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流湿地技术在高密度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晓荣 沈全华 +4 位作者 褚秋芬 孟祥雨 王红卫 曹卢 宋学宏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10期17-23,共7页
构建"潜流湿地+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并以纯生物净化系统作为对照区,研究其对池塘高密度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悬浮物总颗粒(SS)指标的去除效果,并对试验区与对照区内的产量与效益进行分... 构建"潜流湿地+生物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并以纯生物净化系统作为对照区,研究其对池塘高密度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悬浮物总颗粒(SS)指标的去除效果,并对试验区与对照区内的产量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湿地生态系统后,区域内养殖面积有所减少,但产量与效益却有所提高。试验区的净化面积占整个养殖系统的7.9%,远远小于对照区的净化面积占比18.8%。对TN、TP、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80.8%~90.9%、78.95%~88.18%和23.20%~27.24%,对照区对相应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70.8%~88.7%、76.09%~87.14%和15.38%~25.08%,试验区的去除效率略高于对照区。至2011年,试验区与对照区的池塘生产各类水产品产量分别比2009年增长24.8%与19.2%、销售收入分别增长了26.4%与14.8%、利润分别增加了35.2%与18.64%。试验区产量与效益明显好于对照区。因此,潜流湿地方式净化水质节省了土地资源,提高了鱼池利用率及养殖效益,与纯生物净化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养殖 潜流湿地 净化效率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良种规模化繁殖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桦 沈全华 朱晓荣 《水产养殖》 CAS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对黄颡鱼良种亲本的选育,采用人工催产,自然受精和人工授精方式,水泥池静水孵化与孵化缸流水孵化等环节开展试验。获得了质量好、性状稳定的优质黄颡鱼鱼苗。提高了黄颡鱼苗种质量和人工繁殖效率,实现了优质苗种的规模化生产。
关键词 黄颡鱼 人工繁殖 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湿地净化技术对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晓荣 顾建国 +3 位作者 曹卢 岳益超 王红卫 宋学宏 《水产养殖》 CAS 2014年第4期21-28,共8页
构建"潜流湿地+生态池"的湿地生态系统,并以纯生态池净化系统作为对照区,对实验区与对照区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评价该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循环水养殖工程正式运行后,体系中的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数由多到少... 构建"潜流湿地+生态池"的湿地生态系统,并以纯生态池净化系统作为对照区,对实验区与对照区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评价该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循环水养殖工程正式运行后,体系中的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养殖池塘(对照区)>养殖池塘(实验区)>外河。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外河。经过3级净化后水体浮游植物种类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外河>净化系统(对照区)>净化系统(实验区),密度与生物量迅速下降。生物多样性指数也低于外河,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其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增加。同时,实验区浮游植物多样性均小于对照区,水体营养盐去除更彻底,水质净化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湿地 浮游植物 净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池塘伊乐藻的种植养护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全华 《科学养鱼》 2017年第12期33-34,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乐藻广泛用于河蟹养殖业。近年来,笔者致力于河蟹池塘伊乐藻的作用与种植养护技术研究,对不同的时间、栽种布局、栽种数量、生长发育程度、覆盖面、养护措施等,在不同阶段的同一时间加以比较,综合分析,其效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乐藻广泛用于河蟹养殖业。近年来,笔者致力于河蟹池塘伊乐藻的作用与种植养护技术研究,对不同的时间、栽种布局、栽种数量、生长发育程度、覆盖面、养护措施等,在不同阶段的同一时间加以比较,综合分析,其效果也不尽相同。现将伊乐藻有关作用与种植养护技术归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业 养护技术 伊乐藻 种植 池塘 发育程度 养护措施 覆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头鲂出血病生态免疫防治技术
5
作者 沈全华 孙东亚 +2 位作者 朱晓荣 黄桦 恽台红 《水产养殖》 CAS 2010年第3期42-44,共3页
团头鲂(M.amblycephata Yih)为长江中下游附属湖泊的常见鱼类,肉质细嫩鲜美,深受人们炊迎。武进区是团头鲂养殖生产的主产区,
关键词 团头鲂 防治技术 出血病 免疫 生态 长江中下游 养殖生产 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水循环养殖系统中净化湿地的红螯螯虾养殖技术
6
作者 韩晓磊 黄桦 +1 位作者 朱玮阁 朱绿定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33,共2页
江苏省从2008年开展池塘水循环养殖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拿今已有5个年头。2012年笔者利用养殖基地净化湿地进行红螯螯虾开发养殖,获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以期为广大循环水养殖用户提供一些模式借鉴。
关键词 养殖技术 红螯螯虾 循环养殖系统 池塘水 湿地 净化 循环水养殖 试验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全雄性黄颡鱼大规格夏花培育技术
7
作者 沈全华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11期50-51,共2页
该次养殖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水产养殖场进行。该场临涌湖,水源丰足,水质良好,地理环境十分优越。2017年7月6日至8月3日期间,进行了全雄性黄颡鱼鱼苗至大规格夏花培育,成活率达73.6%,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其主要培育技术介绍... 该次养殖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水产养殖场进行。该场临涌湖,水源丰足,水质良好,地理环境十分优越。2017年7月6日至8月3日期间,进行了全雄性黄颡鱼鱼苗至大规格夏花培育,成活率达73.6%,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其主要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育技术 夏花培育 黄颡鱼 规格 雄性 水产养殖场 池塘 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防控关键技术
8
作者 黄桦 孙东亚 +1 位作者 孟庆国 朱晓荣 《科学养鱼》 2021年第10期48-49,共2页
河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俗称水瘪子病,其典型症状表现为河蟹肝胰腺逐步萎缩、坏死,颜色由正常的金黄色逐渐变为灰白色,附肢空瘪无力,出现“水化”症状,在遭遇环境突变、运输等过程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大量死亡,即使存活下来,肥满度也显著降低... 河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俗称水瘪子病,其典型症状表现为河蟹肝胰腺逐步萎缩、坏死,颜色由正常的金黄色逐渐变为灰白色,附肢空瘪无力,出现“水化”症状,在遭遇环境突变、运输等过程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大量死亡,即使存活下来,肥满度也显著降低,无食用价值。从2015年开始,该病呈周期性暴发流行。笔者在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武进推广示范基地开展了4年的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防控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环境突变 现代农业 防控技术 中华绒螯蟹 应激反应 肥满度 典型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拉萨裂腹鱼驯化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陆文浩 黄桦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12期26-29,共4页
泥鳅属鲤型目,鳅科,泥鳅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中,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保健功能,一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前景看好。近年来,由于受天然水... 泥鳅属鲤型目,鳅科,泥鳅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中,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保健功能,一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前景看好。近年来,由于受天然水域污染、农药使用以及捕捞过度等各种因素影响,天然野生资源日趋减少,泥鳅优质苗种供应短缺,无法满足集约化养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资源 驯化技术 裂腹鱼 拉萨 淡水经济鱼类 药用保健功能 集约化养殖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与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程亮 朱晓荣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7期56-57,共2页
近两年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商机。然而,在进行无公害草鱼养殖过程中治疗难、病死率高一直困扰着很多养殖户,甚至在季节交替时,大量草鱼出现疫病并且死亡,这些疫病通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且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反复。该... 近两年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商机。然而,在进行无公害草鱼养殖过程中治疗难、病死率高一直困扰着很多养殖户,甚至在季节交替时,大量草鱼出现疫病并且死亡,这些疫病通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且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反复。该文就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以及养殖技术进行探讨,加强对于无公害草鱼疫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防治 草鱼养殖 养殖户 病死率高 无公害 季节交替 养殖业 季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杂交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明宝 陈强 +1 位作者 陈耀炳 郭闯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4期273-273,278,共2页
对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与本地黄颡鱼正杂交,黄颡鱼生长速度快,形态特征好,当年可达到125 g/尾。
关键词 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 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水产业如何避险增效
12
作者 沈桂清 《科学养鱼》 2000年第9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特种水产业 经济风险 避险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设置网箱养殖黄鳝技术
13
作者 马腊平 《科学养鱼》 2000年第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黄鳝 池塘养殖 网箱养殖 鳝种放养 日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流人工湿地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净化效能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陈家长 何尧平 +3 位作者 孟顺龙 胡庚东 瞿建宏 范立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98-1904,共7页
2005年7月30日—12月2日,每月一次对人工湿地的进、出水进行采样,以总磷(TP)、总氮(TN)、正磷酸盐(PO43--P)、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Chla)等为主要水质指标,研究了在池塘... 2005年7月30日—12月2日,每月一次对人工湿地的进、出水进行采样,以总磷(TP)、总氮(TN)、正磷酸盐(PO43--P)、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Chla)等为主要水质指标,研究了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混养区养殖废水的净化效能。结果表明,5次测定中,人工湿地对NH4+-N、NO-2-N、NO3--N、PO34--P、TN、TP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变化在56.25%~91.67%、38.46%~79.59%、43.75%~81.82%、47.50%~78.67%、31.37%~80.00%、39.53%~71.43%和32.07%~50.00%,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91%、53.06%、60.88%、61.33%、54.22%、59.15%和41.69%。出水水质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分别从50.33、51.11、50.28、56.00和51.08的富营养状态降低到39.86、41.28、42.70、47.76和46.16的中营养状态,而且CODMn在所有测定时间下的出水水质中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类水质标准,出水中的TP在大多时间下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或Ⅱ类水质标准。说明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流人工湿地 循环经济模式 净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鱼混养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净化效能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家长 何尧平 +3 位作者 孟顺龙 胡庚东 瞿建宏 范立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6,共6页
以TP、TN、PO4^3--P、NO3^--N、NO2^--N、NH4^+-N、CODMn、Chla等为主要水质指标研究了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蚌、鱼混养对主养区养殖废水的净化效能。结果表明:在7月30日到12月2日的5次测定中,除Chla外,其他指标的去除率表现为... 以TP、TN、PO4^3--P、NO3^--N、NO2^--N、NH4^+-N、CODMn、Chla等为主要水质指标研究了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蚌、鱼混养对主养区养殖废水的净化效能。结果表明:在7月30日到12月2日的5次测定中,除Chla外,其他指标的去除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NH4^+N在各测定时间的去除率在25.58%-50.82%之间变化,平均去除率为38.05%,8月28日去除率最大,12月2日去除率最小;NO2^--N、NO3^--N、PO4^3--P、TN、TP和CODMn去除率分别在16.95%-45.45%、25.23%~48.48%、18.37%-52.43%、19.47%-49.39%、12.24%-50.00%和31.88%~49.63%之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93%、34.75%、36.50%、29.66%、32.49%和41.21%。且均在9月29日去除率达到最大,12月2日降低为最小。蚌、鱼混养对Chla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去除率达83.49%。各测定时间的出水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明显低于进水。认为蚌、鱼混养对主养区养殖废水具有很好的净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循环经济模式 混养区 净化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乐藻对黄颡鱼池塘养殖水体净化效果的试验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明华 沈全华 +2 位作者 唐晟凯 秦钦 蔡永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了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伊乐藻)与对照组相比,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黄颡鱼单产、成活率和成鱼... 研究了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伊乐藻)与对照组相比,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黄颡鱼单产、成活率和成鱼规格分别提高17.21%、5.38%、14.27%。可见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伊乐藻对黄颡鱼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乐藻 黄颡鱼 池塘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不同泥鳅群体子代鱼种期生长性能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坤 凌去非 +3 位作者 于连洋 张振早 褚秋芬 朱晓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045-21046,21060,共3页
[目的]进一步开展泥鳅的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对泥鳅太湖群体(TH)、洪泽湖群体(HZ)、巢湖群体(CH)、鄱阳湖群体(PY)、洞庭湖群体(TD)、洪湖群体(HH)的自繁子代和太湖群体(♀)×洪泽湖群体(♂)繁殖的子... [目的]进一步开展泥鳅的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对泥鳅太湖群体(TH)、洪泽湖群体(HZ)、巢湖群体(CH)、鄱阳湖群体(PY)、洞庭湖群体(TD)、洪湖群体(HH)的自繁子代和太湖群体(♀)×洪泽湖群体(♂)繁殖的子代(HT)进行了为期124 d的生长对比试验。[结果]各群体子代的绝对增重率(g/d)依次为HT﹥TH﹥HZ﹥CH﹥TD﹥HH﹥PY;HZ、TH、HT的试验末重与CH、PY、TD、HH的试验末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群体子代的体重变异系数(%)依次为TD﹥HH﹥PY﹥HZ﹥CH﹥HT﹥TH;各群体子代的成活率依次为TH﹥HT﹥HZ﹥CH﹥TD﹥PY﹥HH。[结论]太湖群体子代以及太湖群体(♀)×洪泽湖群体()繁殖的子代(HT)的生长性能优于其他群体的子代,有较好的育种与养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子代 生长性能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致病力及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桦 许永刚 +1 位作者 沈全华 张建军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以投喂患白斑综合征病毒病(WSSV)的南美白对虾组织的方法人工感染健康的克氏原螯虾,利用PCR检测实验克氏原螯虾的感染情况;同时比较健康的克氏原螯虾和感染病毒的克氏原螯虾体内ATPase活性。结果显示:白斑综合征病毒可以感染克氏原螯虾... 以投喂患白斑综合征病毒病(WSSV)的南美白对虾组织的方法人工感染健康的克氏原螯虾,利用PCR检测实验克氏原螯虾的感染情况;同时比较健康的克氏原螯虾和感染病毒的克氏原螯虾体内ATPase活性。结果显示:白斑综合征病毒可以感染克氏原螯虾,受感染的克氏原螯虾体内病毒含量与其死亡呈正相关;健康的克氏原螯虾和感染病毒的克氏原螯虾体内的ATPase活性分别为7.337 U/mgprot和4.212 U/mgprot,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PCR 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氧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桦 陈敏怡 +2 位作者 李佳佳 朱晓荣 顾伟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8期36-38,共3页
为探究溶解氧对克氏原螯虾死亡率的影响,对不同规格和性别的克氏原螯虾在高溶解氧和低溶解氧环境下肝胰腺ATPase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小虾、雄虾与雌虾三组中高解溶氧组虾体的Na^(+)/K^(+)-ATPase和Ca^(2+)/Mg^(2+)-ATPas... 为探究溶解氧对克氏原螯虾死亡率的影响,对不同规格和性别的克氏原螯虾在高溶解氧和低溶解氧环境下肝胰腺ATPase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小虾、雄虾与雌虾三组中高解溶氧组虾体的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低于低溶解氧组;从规格和性别上分析,大虾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均低于小虾;雄虾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均高于雌虾。研究认为,养殖水体溶解氧状态会影响克氏原螯虾肝胰脏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且与其体质量和性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溶解氧 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疫苗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褚秋芬 朱晓荣 孙东亚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3期36-37,共2页
淡水鱼养殖中,细菌性败血症是危害最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疾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该病对团头鲂,鲫鱼、鲢鱼、鳙鱼危害最为严重,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症 应用 疫苗 鱼类 温和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 淡水鱼养殖 传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