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布依族服饰纹样创作的艺术思维与情感表现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吕颖
黄柏利
吴志明
李淑嵘
-
机构
常州开放大学艺术系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60073)。
-
文摘
布依族服饰纹样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族群审美观念和民俗风貌的典型例证。文章结合艺术学、民俗学理论,分析布依族服饰纹样特征,深入解读纹样创作过程中运用的艺术思维和情感表现形式,由表及里挖掘该族群对于世间万物的认知与理解。研究表明,布依族服饰纹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其创作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形象思维”与主观能动的“抽象思维”的衍生结合,并通过“直接显露”“谐音传达”“抽象转化”的情感表现形式呈现。以创新视角理解其纹样的创作内核,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
关键词
布依族服饰纹样
艺术思维
情感内涵
纹样特征
-
Keywords
Buyi costume patterns
artistic thinking
emotional connotation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
题名符号学视域下湘绣题材创作源流及艺术意蕴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吕颖
黄柏利
-
机构
常州开放大学艺术系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
出处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99,共2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60073)。
-
文摘
不同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中华民间刺绣艺术,刺绣除具有装饰美学外,探究绣品题材蕴藏的艺术意蕴是揭示其内涵属性的方式之一。湖湘刺绣是一种具有代表性、久经不衰的地域性特色,其历史从楚汉时期到蓬勃发展的现代,早期经历了萌芽、演变与发展,后期融合自身优势形成了刺绣流派的集大成者--湘绣,属中华“四大名绣”之一。其题材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在构成内容和情感要素上与中华汉文化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具有差异性,受社会文化发展影响,其兴衰反映了社会背景的转变,也是审美现实化、艺术生活化的过程体现。本文探究湘绣题材的起源与流变,挖掘其艺术意蕴与符号价值,从侧面反映人们的审美艺术及精神需求。
-
关键词
艺术生活化
社会文化发展
艺术意蕴
符号价值
地域性特色
四大名绣
湖湘
早期经历
-
分类号
J523.6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布依族服饰纹样设计因子提取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黄柏利
吴志明
吕颖
-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常州开放大学艺术系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130,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60073)。
-
文摘
为将布依族服饰纹样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实现民族文化融汇古今的创新与传承,选取157件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馆藏布依族服饰的纹样为研究对象,运用设计学和语义学理论,从用户感知意象着手分析布依族服饰纹样中具有典型特征属性的样本要素,以可视化纹样的造型、色彩、工艺为装饰因子,透过其表征挖掘内隐情感要素为意涵因子,共同构成设计因子;采用问卷调查经李克特5级量表统计2轮因子筛选,经测评得出用户感知偏好,完成文创产品设计应用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似物非物的造型骨骼变化、视觉变幻的色彩要素碰撞、巧妙细腻的古今工艺加持、由表及里的意涵情感植入等设计方法选取要素输出产品,可实现媒介的跨时代转换,传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
关键词
布依族服饰纹样
文创产品
设计因子
用户感知
表象特征
隐性意涵
-
Keywords
Buyi clothing patter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factor
user perception
representational features
implicit meaning
-
分类号
TS195.6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体验经济视域下童装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黄柏利
吴志明
吕颖
-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常州开放大学艺术系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131,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60073)。
-
文摘
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针对后疫情时代童装企业如何创新体验式营销、实现童装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文章通过文献阅读和实例调研法,采用服装学、消费学、传播学理论分析体验经济下国内童装企业的营销现状,从市场竞争的兼收并蓄、消费群体的更新换代、多品牌的星罗棋布等方面论述竞争机制下创新体验互动式服务、增加公司盈利的必要性;以中小型童装企业D公司为例分析终端的陈列、商品、服务方面的共同典型特征。研究认为:注重互动式体验是未来童装企业营销渠道中创造红利的关键;从围绕实体场景与线上虚拟融合共生的角度提出,采用搭建场景体验功能分区来塑造终端形象;通过扩散信息创造口碑进行线上渠道社群关系维护;通过全渠道的通达往来以实现多向协同共赢的创新营销策略。
-
关键词
体验经济
童装企业
营销渠道
社群关系
品牌形象
-
Keywords
experience economy
children′s wear enterprise
marketing channel
community relationship
brand image
-
分类号
TS941.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
题名跨媒体叙事视域下游戏衍生服装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吕颖
宋璟
吴志明
-
机构
常州开放大学艺术系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5,共7页
-
文摘
为满足游戏用户及消费者对游戏衍生服装的个性化需求,运用跨媒体叙事理论对游戏衍生服装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分析市场上现有的游戏衍生服装设计案例,从跨媒体叙事的视角探究服装媒介呈现游戏元素的多种方式。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不同设计方式下游戏元素体现程度及服装整体效果的差异,得出不同题材游戏衍生服装适用的设计方法。游戏衍生服装中的游戏元素分为可视元素和非可视元素,游戏元素在服装中的设计方法包括直白式、隐喻式和综合式设计方法。研究表明,将跨媒体叙事理论融入游戏衍生服装设计,以叙述游戏故事为设计核心充分展现服装媒介特点,有助于加强游戏与服装的联系、推动现实与虚拟的融合。
-
关键词
跨媒体叙事
游戏衍生服装
服装设计
游戏元素
-
Keywords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game derived clothing
clothing design
game elements
-
分类号
TS94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
题名Boro元素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 6
-
-
作者
方翠兰
吴志明
吕颖
-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常州开放大学艺术系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5,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760073)。
-
文摘
Boro是一种日本的传统织物,如今正以潮流元素的形式在时尚界中掀起一股复古风潮。为了挖掘Boro元素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为传统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创新运用提供更多设计思路,文章以日本传统Boro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和图文互证法,从图案、色彩、工艺等方面分析传统Boro的艺术特征,探讨Boro在当代服饰中得以复兴的原因,并结合Boro元素在当代服饰品牌中的应用案例,探究其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Boro以无规则的色彩图案拼贴和破旧特征尽显当代复古艺术的魅力,通过“移用、复刻和升级”3种应用方法,Boro元素与现代服饰相结合形成新的时尚潮流。
-
关键词
Boro
服饰设计
复古艺术
创新应用
-
Keywords
Boro
clothing design
vintage art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