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降解水中金霉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孟俊 魏松灏 +3 位作者 郭培梁 宋天顺 谢婧婧 周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118,共5页
采用生物电化学系统(BES)来还原降解水体中的金霉素,研究了金霉素在非生物阴极与生物阴极BES中的降解速率。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金霉素的降解速率不断提高,以葡萄糖和碳酸氢钠分别作为碳源的生物阴极组,在0.8 V电压下,12 h的金霉... 采用生物电化学系统(BES)来还原降解水体中的金霉素,研究了金霉素在非生物阴极与生物阴极BES中的降解速率。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金霉素的降解速率不断提高,以葡萄糖和碳酸氢钠分别作为碳源的生物阴极组,在0.8 V电压下,12 h的金霉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00%和93.1%,而相同条件下的非生物阴极12 h金霉素的降解率为90.3%,并且随着外加电压的减小,降解速率的提升越显著。葡萄糖组和碳酸氢钠组生物阴极中的显著优势菌分别为Burkholderia和Citrobacter,从而导致了还原降解金霉素效果的不同。并且经生物阴极BES作用后,含金霉素废水的抑菌活性消失,增加了后续处理的生物可降解性。可为水中金霉素的去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 降解 生物电化学系统 生物阴极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乳鸽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晓帅 杨海明 +2 位作者 孟俊 殷洁鑫 杨征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0-152,共3页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08对健康的白羽王鸽种鸽和216羽同一天出雏且体质量相近的1日龄健康乳鸽,随机分成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及抗生素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08对健康的白羽王鸽种鸽和216羽同一天出雏且体质量相近的1日龄健康乳鸽,随机分成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及抗生素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和12羽乳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结果表明: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平均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益生菌组心脏指数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复合益生菌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提高了乳鸽的脏器指数,改善了血清生化指标,其作用优于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白羽王鸽 商品乳鸽 生长性能 脏器指数 血清生化指标 抗生素替代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雌配对鸽繁殖力的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郁钧 孟俊 +2 位作者 杨海明 罗丽 周慧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49,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白羽王鸽双雌配对的最佳效应时间及双雌配对下母鸽状态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白羽王鸽216只(种公鸽72只,种母鸽144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配对2、3、4、5个月后,双雌配对鸽与对应的公母配对鸽的母鸽进行置换),每组9... 试验旨在研究白羽王鸽双雌配对的最佳效应时间及双雌配对下母鸽状态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白羽王鸽216只(种公鸽72只,种母鸽144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配对2、3、4、5个月后,双雌配对鸽与对应的公母配对鸽的母鸽进行置换),每组9对双雌配对种鸽、18对公母配对种鸽。试验记录不同配对周期下双雌配对鸽的产蛋间隔,达到配对周期后双雌拆对再公母配对的产蛋间隔,公母配对下种鸽产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乳鸽0、7、14、21日龄体重。结果表明:配对周期对双雌配对种鸽的产蛋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双雌配对4个月后产蛋间隔开始变长;双雌配对2个月后的种鸽进行拆对再公母配对后的产蛋间隔较之前有所缩短;随着配对周期的延长,母鸽进行再配对后其受精率、孵化率在4个月后明显降低;不同配对周期对乳鸽体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双雌配对最佳配对周期为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王鸽 配对 产蛋间隔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白羽王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晓帅 杨海明 +2 位作者 孟俊 殷洁鑫 杨征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3-3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g5酸菌)对56日龄白羽王鸽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同一天孵化并出雏的种鸽108对,随机分成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三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g5酸菌)对56日龄白羽王鸽生长性状、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同一天孵化并出雏的种鸽108对,随机分成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三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及12只1日龄乳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组饲喂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纽28~56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复合益生菌组胸肌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腹脂率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复合益生菌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腺指数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P〈0.05);复合益生菌组白球比和尿素氮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以改善白羽王鸽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王鸽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免疫器官指数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氨基酸对家禽的免疫调节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慧军 杨海明 +1 位作者 王志跃 孟俊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14期13-18,共6页
传统氨基酸分类存在缺陷,功能性氨基酸作为对传统氨基酸的一种重新界定,在动物的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试验对谷氨酰胺(Gln)、精氨酸(Arg)、苏氨酸(Thr)、色氨酸(Trp)、甘氨酸(Gly)、含硫氨基酸(SAA)和支链氨基酸(BCAA)等功能... 传统氨基酸分类存在缺陷,功能性氨基酸作为对传统氨基酸的一种重新界定,在动物的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试验对谷氨酰胺(Gln)、精氨酸(Arg)、苏氨酸(Thr)、色氨酸(Trp)、甘氨酸(Gly)、含硫氨基酸(SAA)和支链氨基酸(BCAA)等功能性氨基酸对家禽免疫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家禽生产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氨基酸 家禽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乳化剂对肉鸽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6
作者 赵凤至 杨海明 +2 位作者 孟俊 李婧 俞淑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3,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乳化剂添加水平对种鸽产蛋性能、养分利用率及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两个试验过程均随机分为5个组(A、B、C、D、E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0、400、600、800 g/t的乳化剂。结果表明:(1)当乳化剂的添加量...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乳化剂添加水平对种鸽产蛋性能、养分利用率及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两个试验过程均随机分为5个组(A、B、C、D、E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0、400、600、800 g/t的乳化剂。结果表明:(1)当乳化剂的添加量达到600 g/t时,种鸽的产蛋数和出雏数最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81%、26.67%;(2)C组和D组种鸽对粗脂肪的利用率分别较A、B、E组显著提高了10.37%、9.49%、15.53%和9.34%、8.48%、14.46%(P<0.05),各组间种鸽对饲料中钙、磷、粗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3)5个处理组间乳鸽的平均日采食量、28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4)28日龄时,各组间乳鸽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乳化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种鸽的产蛋性能和养分利用率,对乳鸽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且在本试验条件下,初步得出肉鸽饲粮中乳化剂的推荐用量为600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肉鸽 生长性能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窝对乳鸽生长性能、体尺性状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孟俊 杨海明 +2 位作者 陈晓帅 赵凤至 周慧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7年第1期34-35,共2页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并雏数量对乳鸽生长性能、体尺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相同繁殖周期且繁殖性能良好的36对白羽王鸽种鸽,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对,分别设置每对种鸽哺育2、3、4羽乳鸽,即对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结果表明,试验...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并雏数量对乳鸽生长性能、体尺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相同繁殖周期且繁殖性能良好的36对白羽王鸽种鸽,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对,分别设置每对种鸽哺育2、3、4羽乳鸽,即对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乳鸽28日龄体重和料重比均显著小于试验Ⅰ组(P<0.05);并窝对乳鸽体斜长、胫长、胸宽和胸深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28日龄乳鸽全净膛率和心脏重均显著小于试验Ⅰ组(P<0.05)。肉鸽养殖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3羽乳鸽/窝的并窝饲养方式,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窝 乳鸽 生长性能 体尺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蛋对亲鸽及乳鸽生产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仰白 杨海明 +3 位作者 王莹 孟俊 曹伟 周慧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6年第4期51-52,55,共3页
本试验以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选取配对经产种鸽33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真1仿真蛋组、2仿真蛋组),每组11对,开展孵化试验,研究其对亲鸽及乳鸽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亲鸽孵化仿真蛋对亲鸽和乳鸽的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 本试验以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选取配对经产种鸽33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真1仿真蛋组、2仿真蛋组),每组11对,开展孵化试验,研究其对亲鸽及乳鸽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亲鸽孵化仿真蛋对亲鸽和乳鸽的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乳鸽日龄的增长,亲鸽体重均呈现下降趋势,到乳鸽28日龄时,亲鸽体重降幅1真1仿真蛋组>2仿真蛋组>对照组,而带雏亲鸽采食量的增幅2仿真蛋组>1真1仿真蛋组>对照组。就乳鸽而言,1真1仿真蛋组乳鸽体重高于同期孵化2枚仿真蛋组,但2枚仿真蛋组的28日龄乳鸽成活率分别比全真蛋组、1真1仿真蛋组高12%、14%。综合亲鸽和乳鸽生产性能,孵化2枚仿真蛋对亲鸽和乳鸽并无显著不利影响(P>0.05),且可以提高乳鸽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王鸽 仿真蛋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