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章的修改”教学实录与评析
- 1
-
-
作者
蒋砾
沈莲
-
机构
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常州市花园小学
-
出处
《江苏教育》
2007年第4期43-43,共1页
-
文摘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这首歌名叫……
生:吉祥三宝。
-
关键词
教学实录
修改
文章
-
分类号
G623.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小语新课程实施状况的两点思考
- 2
-
-
作者
汤海燕
-
机构
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
出处
《江苏教育》
2004年第06B期21-22,共2页
-
文摘
课程改革已在广大实验区全面推进,新理念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许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机地融进课改精神,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崭新气息。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简单化操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追求形式的热闹”已引起大家的关注。结合新课程实验的具体情况,我认为下面两方面的情况,也值得反思:
-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合作学习
小学
语文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由“急急忙忙”想到的
- 3
-
-
作者
徐彤
-
机构
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
出处
《江苏教育》
2000年第3期33-33,共1页
-
文摘
苏教版教材第二册《进城》一课第一句话是这样的:从前,有个人拿着一根竹竿,急急忙忙进城去。由于这句话总领了全文,也为后文作了铺垫,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急急忙忙”地问学生:“急急忙忙”是什么意思?当学生说出“着急”、“很急”等等之后,随之就要求学生用“着急”的语气朗读这句话。怎样的语气才是“着急的语气”?学生无所适从:这样解词、朗读训练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
关键词
学生
朗读训练
教师
铺垫
苏教版
语气
求学
《进城》
无所适从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研究性实践:滋养生命成长的源泉
- 4
-
-
作者
蒋玉琴
-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
出处
《江苏教育》
2006年第11B期14-16,共3页
-
文摘
“人怎样生活就会变成怎样的人”(叶澜)。日常的活动天天进行,正如“滴水穿石”一般,能产生真正的因不间断而带来的积累效应。日常实践的变革若达到观念、思维方式、内在需求和活动模式变革的程度,而不是外表行为的简单模仿,它就在改变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同时,在实质上形成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日常教育工作变革之所以能对教师转型,产生生命成长感的实践性依据。
-
关键词
生命成长
实践
研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
小学
教学观念
教师专业成长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当学生探究受阻时
- 5
-
-
作者
徐志彤
-
机构
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
出处
《江苏教育》
2005年第09B期37-38,共2页
-
文摘
一次颇有争议的教研活动 前些时候参加某校数学教研活动,听五年级数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课。在评课过程中,
-
关键词
教研活动
五年级
“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小学
数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谈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 6
-
-
作者
卫建玫
-
机构
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
出处
《江苏教育》
2001年第2期45-,共1页
-
文摘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友好的合作伙伴,课堂中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全面认识教学目标入手,重新定位自我角色,使自己成为: 一、育人者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两种理念的根本区别就是对待学生问题、现代教育理念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塑造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以及培养独立的人格。
-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再定位
教师角色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