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茅山丘陵金坛茶园秋季杂草发生危害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虎琴 孙国俊 +5 位作者 王哲明 李粉华 陈乐 季忠 钟霁 白洁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53-57,共5页
为了明确茅山丘陵金坛茶园秋季杂草的物种组成及发生危害特点,于2013年10月采用"M"形9点取样法进行了定点调查。结果表明:金坛茶园秋季杂草有80种,隶属36个科、74个属,其中菊科杂草14种、禾本科杂草8种;有一年生杂草41种、多... 为了明确茅山丘陵金坛茶园秋季杂草的物种组成及发生危害特点,于2013年10月采用"M"形9点取样法进行了定点调查。结果表明:金坛茶园秋季杂草有80种,隶属36个科、74个属,其中菊科杂草14种、禾本科杂草8种;有一年生杂草41种、多年生杂草29种;菊科、禾本科杂草为金坛茶园秋季的优势杂草种群;相对多度大于10%的优势杂草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小旱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austro-japonensis、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坛 茶园 杂草 物种组成 生活型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田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段云辉 李勇 +8 位作者 孙国俊 袁方 张海艳 韩敏 朱荣松 季忠 孙亦诚 朱凤 沈家禾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年第3期28-31,共4页
为明确不同施肥方式(纯施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秸秆还田配施有机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稻麦两熟制区农田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的影响,本研究在南京农业大学的江苏金坛试验基地,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结... 为明确不同施肥方式(纯施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秸秆还田配施有机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稻麦两熟制区农田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的影响,本研究在南京农业大学的江苏金坛试验基地,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几种施肥方式均显著提高了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秸秆还田施肥措施下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呈上升趋势;增施有机肥会导致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提高;相同种类、相同施肥量情况下,肥料早施可以降低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追施拔节肥有提高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趋势。各处理区均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农田的养分生境,导致作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和农田生物多样性出现差异。因此,合理、科学施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有机无机肥配施 秸秆还田 有机无机复混肥 小麦赤霉病 稻麦轮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山丘陵地区茶园秋季杂草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虎琴 孙国俊 +5 位作者 王哲明 李粉华 陈乐 季忠 钟霁 白洁瑞 《蚕桑茶叶通讯》 2016年第3期22-26,共5页
对茅山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的发生种类、数量、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在此基础上计测了茅山丘陵茶园22种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茅山丘陵茶园秋季杂草共发现80种,隶属36个科、74个属。其... 对茅山丘陵茶园秋季杂草的发生种类、数量、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在此基础上计测了茅山丘陵茶园22种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茅山丘陵茶园秋季杂草共发现80种,隶属36个科、74个属。其中,发生频率>20%的杂草有22种。22种杂草中,马唐、小飞蓬、小旱稗、牛筋草等4种杂草实际生态位较宽,为茅山丘陵地区茶园秋季优势杂草;马唐、小旱稗小飞蓬、牛筋草、酢浆草、泥胡菜、繁缕、铁苋菜、族生卷耳、苦苣等杂草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说明它们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秋季杂草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秧龄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剑文 张铭 +4 位作者 郑飞 季忠 魏广彬 朱萍 陈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5期16-17,共2页
为探讨秧龄对本地区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适宜秧龄(20 d)为对照,设置30 d秧龄、40 d秧龄不同处理,研究其对机插水稻生育进程、茎蘖动态、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秧龄栽插会造成高峰苗出现时间推迟(按播后天数... 为探讨秧龄对本地区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适宜秧龄(20 d)为对照,设置30 d秧龄、40 d秧龄不同处理,研究其对机插水稻生育进程、茎蘖动态、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秧龄栽插会造成高峰苗出现时间推迟(按播后天数计)、生育期延长;齐穗期单株茎鞘重和整株干物质重降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粗度变小,抗倒伏能力减弱;齐穗期叶面积指数降低,光合能力减弱,籽粒灌浆结实不充分,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秧龄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