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9例非免疫缺陷病毒患者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杰 单飞 +3 位作者 邱建国 施裕新 王青乐 张志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总结非免疫缺陷病毒(AIDS)患者肺隐球菌病(P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顺性分析4家医院2003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经病理学证实的非AIDS患者PC的CT影像资料39例。结果:39例PC患者中肺肿块/结节型占62%(24例),并以单... 目的:总结非免疫缺陷病毒(AIDS)患者肺隐球菌病(P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顺性分析4家医院2003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经病理学证实的非AIDS患者PC的CT影像资料39例。结果:39例PC患者中肺肿块/结节型占62%(24例),并以单发型最多见(46%,18例);混合型占21%(8例);肺实变型占15%(6例);弥漫型占3%(1例)。普通型及周围型分别占46%(18例)及38%(15例)。所有患者共检出可评估病灶75个,主要累及下肺区(65%,49个)。充气支气管征见于57%的肺肿块/结节(26个),其中Ⅲ型22个,假空洞征7个。磨玻璃影/晕征见于46%的肺肿块/结节(21个)及52%的肺实变(15个)。卫星灶见于33%(13例)的患者。结论:非AIDS患者PC的CT表现各异。肺单发/多发性肿块/结节主要位于下肺、胸膜下/接近胸膜下区域、周围磨玻璃影/晕征、Ⅲ型充气支气管征/假空洞征及卫星灶可能对诊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