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导云 刘安生 +1 位作者 濮居一 赵义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3,共6页
从社会经济的经济、产业、城镇化和人口、空间结构、交通以及城市生态等几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综合分析,采用计量分析、理论建模分析、案例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系统表达轨道交通对城市社会经济影响的路径和程... 从社会经济的经济、产业、城镇化和人口、空间结构、交通以及城市生态等几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综合分析,采用计量分析、理论建模分析、案例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系统表达轨道交通对城市社会经济影响的路径和程度。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对常州市经济增长、城镇化和就业贡献均具有正面促进作用;对优化常州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以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等均有正向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社会经济 空间结构 城市交通 城市生态 影响 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计算机联锁与信号维护监测子系统接口方案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海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8期57-59,共3页
对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信号维护监测子系统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以道岔转辙机和信号机为例,对传统国产计算机联锁与信号维护监测子系统的继电器接口方案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庞巴迪Ebilock950全电子联锁与国产信号维护监测子系统的接口方... 对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信号维护监测子系统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以道岔转辙机和信号机为例,对传统国产计算机联锁与信号维护监测子系统的继电器接口方案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庞巴迪Ebilock950全电子联锁与国产信号维护监测子系统的接口方案,可作为类似项目设计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计算机联锁 信号维护监测子系统 道岔转辙机 接口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昊 崔琰 石杰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0-63,共4页
为提高各省、市轨道交通公司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可执行力,以交通运输部下发的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作为总纲,结合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先进经验方法,最大限度地规避运营安全风险,降低运营管理成... 为提高各省、市轨道交通公司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可执行力,以交通运输部下发的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作为总纲,结合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先进经验方法,最大限度地规避运营安全风险,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为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提供安全保障,为新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预防机制 风险分级 隐患排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最小半径曲线上的通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包学海 金伟 +1 位作者 杨泽迎 胡定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能否通过既有的线路最小半径曲线是车辆购置或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及线路试验等方法对车辆在最小半径曲线上的通过性能进行了研究。某一出口地铁车辆的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车辆能够通过最...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能否通过既有的线路最小半径曲线是车辆购置或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及线路试验等方法对车辆在最小半径曲线上的通过性能进行了研究。某一出口地铁车辆的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车辆能够通过最小半径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最小半径曲线 车辆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乘务计划的优化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迟胜超 屠朝丰 +2 位作者 柴伟元 徐向华 吴德鑫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95,100,共5页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计划的影响因素,对乘务计划的班组、工作时制和人员配置进行研究。结合实际生产中司机使用效率不均匀的问题进行使用效率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置高峰期专用列车及司机,能够减小城市高峰客流对乘务计划的影响...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计划的影响因素,对乘务计划的班组、工作时制和人员配置进行研究。结合实际生产中司机使用效率不均匀的问题进行使用效率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置高峰期专用列车及司机,能够减小城市高峰客流对乘务计划的影响,提高乘务计划的使用效率,优化乘务计划组织。以开车率作为评价指标,可对单线司机和线网司机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基于开车率均衡的原则,可评估各线网的司机配置,并进行司机人员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务计划 运作班制 人员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计算机联锁采集方式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海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7期46-47,共2页
对国内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计算机联锁采集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计算机联锁双断采集和前后接点采集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从安全性与可用性两个方面比较了故障情况下两种采集方式的优缺点,对比的结果可作为设计及选择联锁采集方式的参考。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计算机联锁 采集电路 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座板脱空对板式无砟轨道行车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任娟娟 严晓波 +1 位作者 徐光辉 徐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966,共6页
采用有限元动力学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底座板脱空条件下车辆-轨道-路基垂向耦合振动模型,以分析底座板脱空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底座板下纵向脱空长度小于3.125 m(脱空面积10 m2)时,对车辆及轨道系统动... 采用有限元动力学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底座板脱空条件下车辆-轨道-路基垂向耦合振动模型,以分析底座板脱空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底座板下纵向脱空长度小于3.125 m(脱空面积10 m2)时,对车辆及轨道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小;当底座板下纵向脱空长度超过3.125 m时,钢轨垂向位移、转向架及车体垂向加速度显著增大,可能危及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建议底座板下纵向脱空长度限值不超过3.1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单元板式轨道 底座板 脱空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救援路径拥挤状态的交通应急资源派遣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濮居一 柴干 过秀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2-1107,共6页
针对高速公路路网多事故点与多救援点的应急资源派遣问题,应对交通事件引发救援路径拥挤状态变化,提出一种考虑救援路径拥挤状态的交通应急资源派遣方法.应用垂直排队假设,定义救援路径行程时间为自由流行程时间与排队延误时间之和,将... 针对高速公路路网多事故点与多救援点的应急资源派遣问题,应对交通事件引发救援路径拥挤状态变化,提出一种考虑救援路径拥挤状态的交通应急资源派遣方法.应用垂直排队假设,定义救援路径行程时间为自由流行程时间与排队延误时间之和,将排队部分平移至路段下游尾部,把非排队路段和排队路段看成2段连续路段,重新估计救援路径行程时间,改进高速公路路网交通应急资源派遣模型.河南省高速公路区域路网交通应急资源派遣示例表明:改进模型重新估计行程时间以反映救援路径拥挤状态,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使得总救援行程时间相比传统模型减少16. 5%,对于解决多事故点与多救援点的应急资源派遣问题起到了优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事件 拥挤状态 应急救援 资源派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地铁车站基坑地下连续墙不同接头型式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思源 童立元 +1 位作者 朱文骏 尤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240-243,248,共5页
基于常州地铁2号线怀德站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利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接头型式作用下的地下连续墙接头位置的水平位移变化以及接头型式对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头处的最大水平位移... 基于常州地铁2号线怀德站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利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接头型式作用下的地下连续墙接头位置的水平位移变化以及接头型式对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头处的最大水平位移多发生在基坑开挖的上部,据此可以指导工程设计与安全防控,避免接头位置的位移变形过大及大面积渗漏水情况的发生;较柔性接头而言,刚性接头与地下连续墙整体性更好,可以增强围护结构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降低支护体系受力,提升围护结构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常州地铁车站基坑工程设计中接头型式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地下连续墙 接头型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对无砟轨道静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严晓波 徐光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2,共5页
为评估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基于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的无砟轨道静力学模型,分析两股钢轨之间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一股钢轨下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对无砟轨道的静力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路基结... 为评估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基于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的无砟轨道静力学模型,分析两股钢轨之间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一股钢轨下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对无砟轨道的静力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对底座板及路基的受力影响较大,对轨道板及CA砂浆的影响较小;两股钢轨之间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范围达到6.3m2时对轨道板的受力影响较小,不大于C4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1.71MPa时底座板不会开裂;一股钢轨下路基结构性能不均匀范围达到7.2m2时,底座板底面最大纵向拉应力2.427 MPa,大于C4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2.39 MPa,不均匀范围达到7.7 m2时,轨道板底面纵向拉应力最大值2.971 MPa,大于C60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2.8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路基结构 不均匀 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地区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文君 赵宇豪 +3 位作者 闫鑫 童立元 刘松玉 奚赛英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59,64,共6页
统计了常州地区多个基坑土层超固结比资料。结合两处场地的抽水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分层总和法与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计算方法,并将这两种方法与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果、沉降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分层总和法,考虑应力... 统计了常州地区多个基坑土层超固结比资料。结合两处场地的抽水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分层总和法与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计算方法,并将这两种方法与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果、沉降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分层总和法,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计算方法更接近于实际沉降监测结果,可将其用于快速估算大降深条件下、水文地质特点类似常州地区、由降水引起的周围地面沉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地区 基坑降水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地铁2号线高架区间清水混凝土墩柱施工技术探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建国 戴公强 +4 位作者 王宁宁 张玉奇 张奇 刘明 杜泽鸿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93,101,共5页
城市地铁清水混凝土施工对混凝土工作性、模板、浇捣工艺及外观质量要求较高。以常州地铁2号线TJ09标土建工程为依托,对清水混凝土的选材、配合比、模板选型、脱模剂、施工及养护工艺进行研究。成型后的混凝土墩柱表面平滑、棱角分明、... 城市地铁清水混凝土施工对混凝土工作性、模板、浇捣工艺及外观质量要求较高。以常州地铁2号线TJ09标土建工程为依托,对清水混凝土的选材、配合比、模板选型、脱模剂、施工及养护工艺进行研究。成型后的混凝土墩柱表面平滑、棱角分明、有镜面效果,无明显鼓包、蜂窝麻面、气泡、开裂,颜色均匀一致,接缝自然过度无错台、漏浆现象,保持了混凝土本身的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清水混凝土 高架区间 墩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对数压缩模型的真空预压非线性固结解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文君 刘松玉 +1 位作者 章定文 刘维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7-972,共6页
考虑真空荷载实际边界条件,引入对土体压缩曲线线性化的双对数坐标,建立了真空预压砂井地基非线性固结近似解答;利用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解答的可靠性,并分析了真空度衰减和土性参数对固结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了真空荷载衰减及... 考虑真空荷载实际边界条件,引入对土体压缩曲线线性化的双对数坐标,建立了真空预压砂井地基非线性固结近似解答;利用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解答的可靠性,并分析了真空度衰减和土性参数对固结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了真空荷载衰减及双对数坐标的解答计算得到的土体沉降、超静孔压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对于超固结土而言,基于变形计算的固结度随着压缩指数与渗透指数比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真空荷载衰减系数的减小而减小;当压缩指数与渗透指数比值大于1时,正常固结状态中基于孔压计算的固结度随真空荷载衰减系数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压缩指数与回弹指数比值的增大,地基超静孔压消散速率也随之增加,沉降速率在超固结状态时随之减缓,在正常固结状态时则随之加快,土体由超固结状态进入正常固结状态的时间随之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压缩模型 径向固结 解析解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再生制动系统仿真及节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驰 谭南林 +2 位作者 刘敏杰 苏树强 徐万兵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118,共7页
将列车简化为受控电流源,建立逆变回馈式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在Simulink软件中将该模型串联建立地铁列车全线系统模型,以计算各牵引变电所的电压变化曲线及列车通过再生制动逆变回馈的能量。以地铁列车全线对向开行时供电臂和走行轨等效... 将列车简化为受控电流源,建立逆变回馈式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在Simulink软件中将该模型串联建立地铁列车全线系统模型,以计算各牵引变电所的电压变化曲线及列车通过再生制动逆变回馈的能量。以地铁列车全线对向开行时供电臂和走行轨等效电阻的损耗功率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对牵引变电所设置策略进行优化;为延长相邻列车牵引和制动的总重叠时间,采用引力搜索算法对列车运行图进行优化。以某在建地铁为例,为减少电网能耗和提高再生能量的利用,仿真研究牵引变电所的优化设置和列车运行图的优化调整。结果表明:牵引变电所位置应尽量均布设置;采用引力搜索算法优化列车运行图,可最大化相邻列车牵引和制动的叠加时间,改善节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再生制动 逆变回馈 牵引变电所 列车运行图 引力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劈裂真空法加固软土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文君 刘松玉 章定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118,共11页
劈裂真空法是综合真空预压法和气压劈裂技术的优势而形成的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新技术。为深入揭示其加固机理,设计劈裂真空法室内模型试验装置,进行劈裂真空法与常规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对比试验,对加固过程中真空度、孔隙水压力、土... 劈裂真空法是综合真空预压法和气压劈裂技术的优势而形成的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新技术。为深入揭示其加固机理,设计劈裂真空法室内模型试验装置,进行劈裂真空法与常规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对比试验,对加固过程中真空度、孔隙水压力、土体变形、气压劈裂参数进行监测,并采用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取样室内试验对两种方法加固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加固过程监测结果表明:气压劈裂可改善真空度在排水体中的传递效率,水平布置的真空度测头变化规律证实在喷气点深度形成了水平向的裂隙;劈裂真空法加固软土的超静孔压消散速率和土体沉降速率都明显快于常规真空预压法,工后沉降量小于常规真空预压法。加固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劈裂真空法使得加固后土体含水量小于常规真空预压法,且远离排水边界的土体差异更为显著;劈裂真空法加固土体强度增长最大幅度较常规预压法提高1.5—2.0倍。模型试验表明,劈裂真空法新技术可缩短地基固结时间,提高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裂真空法 裂隙 加固效果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PID控制器的地铁列车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驰 谭南林 +2 位作者 周挺 刘敏杰 单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4,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地铁列车的行车间隔不断缩小,准点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列车运行控制算法的精度和鲁棒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分数阶PID控制器引入地铁列车的速度控制,并进行优化研究。建立地铁列车的运动模型,该模... 城市轨道交通运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地铁列车的行车间隔不断缩小,准点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列车运行控制算法的精度和鲁棒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分数阶PID控制器引入地铁列车的速度控制,并进行优化研究。建立地铁列车的运动模型,该模型参考牵引制动特性,采用遗传算法修正列车基本阻力系数。基于该模型将分数阶PID控制算法应用于ATO系统的速度控制中。仿真对比分数阶PID控制算法与传统PID控制算法,采用现场数据对建立的模型和算法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列车的运动特性,当分数阶PID控制算法应用于调速控制后,可以使列车实现更优的速度控制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动驾驶 列车运动模型 基本阻力系数 分数阶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型水平冻结法端头加固与钢套筒辅助的盾构接收技术 被引量:25
17
作者 赵亮 杨平 +2 位作者 刘增光 姚梦威 陈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130,共5页
盾构接收是复杂软弱富含水地层盾构施工的关键风险点。针对某地铁车站端头隧道施工中所遇到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并采用了杯型水平冻结法端头加固与钢套筒辅助的盾构接收施工工艺。采用工程应用与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平冻结加... 盾构接收是复杂软弱富含水地层盾构施工的关键风险点。针对某地铁车站端头隧道施工中所遇到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并采用了杯型水平冻结法端头加固与钢套筒辅助的盾构接收施工工艺。采用工程应用与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平冻结加固区的温度以及盾构接收期间地表沉降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分析了冻结壁温度变化规律,判断安装和切割钢套筒时机,确保了钢套筒顺利切割。总结了软弱富含水地层钢套筒盾构接收技术的特点及难点,有效地避免了盾构接收过程中涌水、涌砂的风险,保障了盾构的安全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富含水土层 盾构接收 杯形水平冻结法 钢套筒 实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技术加固夹砂软土地基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严红霞 韩文君 +1 位作者 孙信 吕伟华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0-145,共6页
真空预压法是一种有效加固软土的地基处理方法,但工程中常因地基土中含有透水层而影响了真空荷载向深部传递,进而影响该工法的应用效果。以江海高速真空预压试验段为工程应用背景,利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技术测定地基土中粉质砂土层厚... 真空预压法是一种有效加固软土的地基处理方法,但工程中常因地基土中含有透水层而影响了真空荷载向深部传递,进而影响该工法的应用效果。以江海高速真空预压试验段为工程应用背景,利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技术测定地基土中粉质砂土层厚度和深度,当采用高压旋喷桩密封处理粉质砂土层时,结合真空度、水位、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等现场实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加固前后部分软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变化对真空预压法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PTU测试技术准确测得该试验场地粉质砂土层埋深介于9.5~12.5m,将高压旋喷桩的设计深度优化至8~14m,有效节约工程造价。加固后深部软土的强度显著提高,土体的含水量与压缩系数较加固前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达11%和24.8%,综合场地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分析,验证了真空预压结合高压旋喷桩技术对含有粉质砂土层的软基加固的良好处置效果,可为类似工程建设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粉质砂土层 真空预压法 高压旋喷桩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加固夹薄弱透水层软土固结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红霞 韩文君 吕伟华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161,共7页
由于土的沉积历史原因,实际软土地基中常含有薄透水层,如何分析薄透水层对地基固结过程的影响是地基处理效果评价的关键。笔者利用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3组真空预压法加固夹薄弱透水层软土地基效果研究,以分析不同厚度的透水层对真空... 由于土的沉积历史原因,实际软土地基中常含有薄透水层,如何分析薄透水层对地基固结过程的影响是地基处理效果评价的关键。笔者利用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3组真空预压法加固夹薄弱透水层软土地基效果研究,以分析不同厚度的透水层对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固结的影响;利用已有成层砂井地基固结理论分析透水层透水特性和土层厚度对软土固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透水层可加快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消散速率与透水层的厚度密切相关;透水层可以加快软土的固结速率。计算结果表明,当透水层厚度及渗透系数与软土厚度及渗透系数的比值介于0.1~100时,透水层对加快土体固结最为显著;当比值超过100时,透水层已接近完全排水边界。加固软土层厚度与砂井半径的比值与地基固结速率和透水层作用密切相关,随着比值的增大,砂井地基固结时间增长,透水层加快软土固结速率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当比值大于8时,透水层对地基固结速率基本影响很小。透水层可以显著改善井径比、涂抹效应增大对地基固结速率减缓的影响。因此,真空预压工程中若需要设置水平向透水层,透水层竖向间距不宜大于其厚度的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法 薄透水层 软土固结 地基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盾构隧道开挖面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模式的上限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冯利坡 郑永来 +1 位作者 邓树新 李文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05-2110,共6页
相对于盾构隧道施工的大量需求与快速发展的状况,国内在盾构工法特别是大型深埋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水压条件下深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水土压力统一参数,对考虑水压影响的均质... 相对于盾构隧道施工的大量需求与快速发展的状况,国内在盾构工法特别是大型深埋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水压条件下深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水土压力统一参数,对考虑水压影响的均质土深埋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考虑水压影响的深埋盾构隧道开挖面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模式模型,并推导了其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公式。然后利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法,可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多层土深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评价中。最后,以上海长江盾构隧道实际工程为例,采用本文推导的极限分析上限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模式方法计算并分析其极限支护压力,并将计算结果与前人研究和规范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该研究可改进与完善水压条件下深埋盾构隧道极限支护压力确定方法,从而为考虑水压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支护压力的合理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盾构隧道 开挖面稳定性 极限上限法 极限支护压力 三维对数螺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