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潘敏 蒋轶岭 +3 位作者 夏瑜秦 刘卫东 苏工 谢伟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行射频消融的肝癌患者(单发肿瘤≤3 cm)211例,男166例,女45例,Child-Pugh A级。根据术中使用药物分为两组:芬太尼...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行射频消融的肝癌患者(单发肿瘤≤3 cm)211例,男166例,女45例,Child-Pugh A级。根据术中使用药物分为两组:芬太尼组(n=92)和舒芬太尼组(n=119)。记录性别、年龄、BMI、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吸烟饮酒史、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资料和ALT、AST、TBiL、ALP、LDH、ALB、GGT等肝功能指标,以及保肝药物(甘草酸二铵)的使用情况。采用分层Logistic回归筛选肝癌射频消融患者术后1 d ALT>3×UL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后1 d的ALT、AST、TBiL和LDH明显升高,术后7 d的ALT和AST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1 d比较,两组术后7 d的ALT、AST、TBiL和LDH均明显降低(P<0.05)。与芬太尼组比较,舒芬太尼组术后1 d的ALT和AST明显降低(P<0.05)。分层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使用舒芬太尼且年龄<65岁(OR=0.301,95%CI 0.149~0.610,P=0.001)、肿瘤大小1.1~2.0 cm(OR=0.417,95%CI 0.191~0.910,P=0.028)、手术时间10~20 min(OR=0.231,95%CI 0.081~0.658,P=0.006)是术后1 d ALT>3×ULN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早期肝癌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术中使用舒芬太尼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使用芬太尼患者,术中使用舒芬太尼是术后1 d ALT>3×ULN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癌 芬太尼 舒芬太尼 肝功能 分层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东 范正达 +2 位作者 朱珊梅 陈定贵 周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96-1699,共4页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疏肝健脾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Th1、Th2、Th17及Treg细胞比例和数量;比较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监测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reg/Th17及Th1/Th2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阻治疗16、24周后,HBsAg转阴数、HBeAg转阴数、HBeAg转换数、ALT复常数及HBV DNA转阴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颗粒不仅可以明显抑制HBV的复制,改善CHB患者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颗粒 肝郁脾虚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与治疗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风雷 朱珊梅 +5 位作者 周建强 于忠兴 朱太春 谢秀雯 蒋星 陆人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9-1093,共5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发病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结构缺陷、血管脆性和脉络膜瘀血等病理机制有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可以辅助诊断本病。复发性或慢性...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发病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结构缺陷、血管脆性和脉络膜瘀血等病理机制有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可以辅助诊断本病。复发性或慢性CSC治疗困难,并可能导致永久的视力丧失,但目前可以运用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和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手段进行治疗。本文将综述CSC病理、诊断、治疗等要点和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浆液性脱离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