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与治疗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唐风雷 朱珊梅 +5 位作者 周建强 于忠兴 朱太春 谢秀雯 蒋星 陆人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9-1093,共5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发病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结构缺陷、血管脆性和脉络膜瘀血等病理机制有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可以辅助诊断本病。复发性或慢性...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发病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结构缺陷、血管脆性和脉络膜瘀血等病理机制有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可以辅助诊断本病。复发性或慢性CSC治疗困难,并可能导致永久的视力丧失,但目前可以运用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和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手段进行治疗。本文将综述CSC病理、诊断、治疗等要点和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浆液性脱离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凝前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CNV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及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志南 邓国华 江一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光凝前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CNV患者100例(100眼),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 目的探讨光凝前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CNV患者100例(100眼),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后行激光光凝,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后行激光光凝。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CNV变化及临床疗效,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裸眼视力,同时采用OCT测量患者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8,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1.2±10.3)μm、(351.3±10.2)μm,治疗后分别为(150.4±7.8)μm、(252.3±9.6)μm,两组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90、49.98,均为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25,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裸眼视力均为0.2±0.1,治疗后分别为1.0±0.3、0.3±0.3;两组治疗后裸眼视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9、2.24,均为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裸眼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3,P〈0.05)。结论CNV患者光凝前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视力恢复显著,有助于视功能及视网膜形态的恢复,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玻璃体内注射 脉络膜新生血管 黄斑区视网膜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paseⅡ消化法原代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及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谢秀雯 周建强 崔红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研究DispaseⅡ消化法原代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观察其体外生长特性,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的上皮细胞。方法 DispaseⅡ消化法原代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观察不同时期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形态,做广谱角蛋白、MUC5AC免疫荧光... 目的研究DispaseⅡ消化法原代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观察其体外生长特性,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的上皮细胞。方法 DispaseⅡ消化法原代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观察不同时期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形态,做广谱角蛋白、MUC5AC免疫荧光染色及PAS染色鉴定;并比较不同部位结膜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阳性情况。结果 DispaseⅡ消化法能够获得大量的较纯净的结膜上皮细胞,细胞生长增殖快,能传代4~5代;绝大多数细胞广谱角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阳性,少数细胞MUC5AC表达阳性及PAS染色阳性。睑结膜、穹隆部结膜和球结膜细胞PCNA阳性率分别为:(32.14±1.69)%、(27.67±1.20)%、(22.76±1.73)%,兔睑结膜上皮细胞PCNA阳性率较穹隆部及球结膜上皮细胞的PCNA阳性率高,各部位PCNA阳性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spaseⅡ消化法是进行体外结膜上皮细胞培养的理想方法,兔眼睑结膜处可能存在结膜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上皮细胞 结膜上皮干细胞 DispaseⅡ 原代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角膜混浊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苗森 蔺琪 +3 位作者 孙亚杰 宋耀文 张樱楠 潘志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角膜混浊(congenital corneal opacities,CCO)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CO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CCO患儿一般特征及临床分类、患病单双侧、相关... 目的分析先天性角膜混浊(congenital corneal opacities,CCO)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CO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CCO患儿一般特征及临床分类、患病单双侧、相关的眼部和全身异常、病理改变和接受的治疗等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66例(93眼)CCO患儿,其中年龄3~36(13.11±9.63)个月,39例(59.1%)为单眼患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Peters异常(32例,48.5%)和角膜巩膜化(15例,22.7%);虹膜粘连(61眼,65.6%)和白内障(22眼,23.7%)是两种最常见的眼部异常;5例(7.6%)患儿出现全身异常,包括生长迟缓(4例)和先天性脑缺陷(1例)。93眼中85眼(91.4%)进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6眼(6.5%)进行了板层角膜移植术。结论年龄≤3岁的CCO患儿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Peters异常及角膜巩膜化;除角膜混浊外,CCO患儿还可能存在虹膜粘连、白内障等眼部异常或生长迟缓等全身异常;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为治疗CCO的主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角膜混浊 虹膜粘连 Peters异常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对抗晶状体上皮细胞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浩 邹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是否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抗晶状体上皮细胞衰老。方法:构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衰老模型,加入人参皂苷Rb1培养后通过PCR检测SIRT1的表达改变,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衰老情况。敲降正常...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是否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抗晶状体上皮细胞衰老。方法:构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衰老模型,加入人参皂苷Rb1培养后通过PCR检测SIRT1的表达改变,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衰老情况。敲降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中SIRT1的表达后检测衰老情况,再次加入人参皂苷Rb1后通过PCR和免疫荧光观察上述指标有无改变。结果:60μmol/L人参皂苷Rb1处理衰老SRA01/04细胞内SIRT1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1沉默后,SRA01/04细胞衰老程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T1沉默组比较,SIRT1沉默同时加入人参皂苷Rb1后,SIRT1有所上升。结论:人参皂苷Rb1可以通过调节SIRT1表达抗晶状体上皮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人参皂苷RB1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细胞衰老 凋亡 炎证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眼前节参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毛罕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CPACG)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眼前节参数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CPACG患者45例(45眼),术前1 d、术后3个月...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CPACG)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眼前节参数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CPACG患者45例(45眼),术前1 d、术后3个月采用Pencat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前房容积、500μm房角开放距离、500μm小梁网虹膜间隙面积,利用OCT检查各象限前房角,观察记录术前1 d及术后1 d、7 d、30 d患者裸眼视力,同时测量术前1d及术后7 d患者眼压。结果术前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前房容积、500μm房角开放距离、500μm小梁网虹膜间隙面积分别为(1.82±0.18)mm、(0.78±0.15)mm、(89.28±25.62)mm3、(0.25±0.14)mm、(0.15±0.06)mm2,术后分别为(3.42±0.26)mm、(1.84±0.21)mm、(138.44±18.78)mm3、(0.64±0.28)mm、(0.28±0.13)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各象限前房角均增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 d、7 d、30 d患者裸眼视力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7 d与术前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可有效改善CPACG患者眼前节结构,有效控制眼压,改善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眼前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远期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夏洋 周吉林 +2 位作者 黄永健 邹茜 陶黎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析并评估影响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远期视力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眼科查确诊的缺血型BRVO继发ME(BRVO-ME)患者30例30眼纳入研究。... 目的分析并评估影响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远期视力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眼科查确诊的缺血型BRVO继发ME(BRVO-ME)患者30例30眼纳入研究。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进行裂隙灯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同时测量治疗前后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网(S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域(FAZ)面积和周长,并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定义随访6个月之后的BCVA为远期视力,分析远期视力与基线视力、CMT和OCTA检查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患眼BCVA明显提高,CMT下降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7、11.334,均为P=0.000);SCP血流密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6,P>0.05);FAZ面积和周长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54、-6.394,均为P<0.05)。BRVO-ME眼患者注药次数为(2.40±0.89)次。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远期BCVA与治疗前BCVA、治疗后1个月BCVA降低值以及治疗后1个月CMT下降值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而与治疗后1个月SCP血流密度下降值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治疗前SCP血流密度、治疗前CMT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治疗前BCVA、黄斑血流灌注情况、首次治疗后CMT下降程度可作为评估BRVO-ME患者远期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人工泪液对合并中重度干眼的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测量和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娟 杜磊 +1 位作者 曾思雨 邢怡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人工泪液对合并中重度干眼的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测量和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合并中重度干眼的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依据患者所用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浓度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各4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人工泪液对合并中重度干眼的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测量和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合并中重度干眼的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依据患者所用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浓度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各40例40眼。低浓度组患者采用1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高浓度组患者采用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5、15 min测量受试眼平坦轴角膜曲率(K 1),计算患者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对比其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后1 min和5 min,低浓度组受试眼K 1均较用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用药后15 min,低浓度组受试眼K 1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高浓度组受试眼用药前后K 1变化情况与低浓度组相似。用药前两组受试眼K 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 min,低浓度组受试眼K 1较高浓度组升高(P<0.05)。用药后1 min和5 min,低浓度组受试眼人工晶状体度数均较用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用药后15 min,低浓度组受试眼人工晶状体度数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高浓度组受试眼人工晶状体度数变化情况与低浓度组相似。用药后1、5、15 min,两组受试眼人工晶状体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合并中重度干眼的白内障患者使用人工泪液短时间内会显著减小患眼K 1,增大人工晶状体度数;建议使用人工泪液后应超过15 min再进行白内障术前生物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人工泪液 角膜曲率 人工晶状体度数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