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黄萍
李黎
+2 位作者
林源
叶赟
江淑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9-64,共6页
目的了解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无针输液接头无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10所医院共978名护士,采用自制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问卷进行...
目的了解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无针输液接头无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10所医院共978名护士,采用自制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0.00(5.00,20.00)、12.00(12.00,16.00)分、6.00(2.00,14.00)分。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工作年限、职称、科室、静疗组成员、静疗专科护士及接受过相关培训为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的知识储备水平不高,态度尚可但行动力不够,应基于护士的不同特征,针对性进行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相关知识与临床实践培训,以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无针输液接头
间歇性给药
消毒
知识
态度
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歇性给药次数对输液用无针接头表面微生物影响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林源
李黎
+2 位作者
黄萍
叶赟
江淑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为静脉输液过程中经无针接头(NC)间歇性给药后、再次连接输液器之前是否需要消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实验室环境模拟临床静脉输液实际情况。以静脉注射为例,在不同间歇性给药次数(1~9次)时采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对N...
目的为静脉输液过程中经无针接头(NC)间歇性给药后、再次连接输液器之前是否需要消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实验室环境模拟临床静脉输液实际情况。以静脉注射为例,在不同间歇性给药次数(1~9次)时采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对NC表面及输液结束后的液体进行微生物检测,每种给药次数重复试验15组,共采集270份标本并进行统计学分析,ATP检测值≤25相对光单位值(RLU)认为检测合格。结果随着间歇性给药次数增多,NC表面微生物整体逐渐增多,但均≤25 RLU;不同断开次数间NC表面微生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断开给药1、2、3、4次与断开9次相比,NC表面微生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断开次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间歇性给药次数间输液结束后的液体微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6)。结论实验室环境中,随着间歇性给药次数增多,NC表面微生物增多,但未破坏输液过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针接头
消毒时机
ATP检测
间歇性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黄萍
李黎
林源
叶赟
江淑芳
机构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
常州市
第一
人民医院
肿瘤
科
常州市
第一
人民医院
护理部
常州市
第一
人民医院
医院
感染管理
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9-64,共6页
基金
2023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技计划项目(yy2023003)。
文摘
目的了解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无针输液接头无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10所医院共978名护士,采用自制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0.00(5.00,20.00)、12.00(12.00,16.00)分、6.00(2.00,14.00)分。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工作年限、职称、科室、静疗组成员、静疗专科护士及接受过相关培训为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的知识储备水平不高,态度尚可但行动力不够,应基于护士的不同特征,针对性进行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相关知识与临床实践培训,以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护士
无针输液接头
间歇性给药
消毒
知识
态度
行为
影响因素
Keywords
nursing staff
needle-free connectors
intermittent administration
disinfection
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歇性给药次数对输液用无针接头表面微生物影响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林源
李黎
黄萍
叶赟
江淑芳
机构
江苏省
常州市
第一
人民医院
肿瘤
科
江苏省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
江苏省
常州市
第一
人民医院
护理部
江苏省
常州市
第一
人民医院
感染管理
科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9-1583,共5页
基金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技计划项目护理学科发展提升科技项目(yy2023003)。
文摘
目的为静脉输液过程中经无针接头(NC)间歇性给药后、再次连接输液器之前是否需要消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实验室环境模拟临床静脉输液实际情况。以静脉注射为例,在不同间歇性给药次数(1~9次)时采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对NC表面及输液结束后的液体进行微生物检测,每种给药次数重复试验15组,共采集270份标本并进行统计学分析,ATP检测值≤25相对光单位值(RLU)认为检测合格。结果随着间歇性给药次数增多,NC表面微生物整体逐渐增多,但均≤25 RLU;不同断开次数间NC表面微生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断开给药1、2、3、4次与断开9次相比,NC表面微生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断开次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间歇性给药次数间输液结束后的液体微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6)。结论实验室环境中,随着间歇性给药次数增多,NC表面微生物增多,但未破坏输液过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
无针接头
消毒时机
ATP检测
间歇性给药
Keywords
needleless connector
disinfection time
ATP detection
intermittent administration
分类号
R181.3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护士无针输液接头间歇性给药后消毒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黄萍
李黎
林源
叶赟
江淑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间歇性给药次数对输液用无针接头表面微生物影响的试验研究
林源
李黎
黄萍
叶赟
江淑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