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炎因子IL-35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林昆 陈城 +6 位作者 王卫珍 赵晓俊 李峰 张学锋 潘浩 浦金贤 侯建全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与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肾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所有受体分为早期肾功能恢复良好(IGF)组(32例)和DGF...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与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肾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所有受体分为早期肾功能恢复良好(IGF)组(32例)和DGF组(13例)。比较肾移植术后1、2、3、7、14、28 d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各时间点两组受体的血清肌酐(S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比较肾移植术后1、2、3、7、14、28 d各时间点两组受体血清和尿液IL-35含量。结果 DGF组受体术后肾功能恢复迟缓,术后7 d时Scr水平高于IGF组,e GFR水平低于I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年,两组受体Sc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 GFR仍存在较大差异,与IGF组相比,DGF组受体术后1年时e GFR仍降低(P<0.05)。术后1、2、3、7、14 d,DGF组血清中IL-35含量均低于IG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8 d,与IGF组相比,DGF组血清IL-35含量反而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7 d,DGF组尿液中IL-35含量均低于IG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4、28 d,两组受体尿液IL-35含量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受体血清和尿液中IL-35含量低与DGF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提示术后早期受体全身和移植肾局部抑炎应答过弱,过度的炎症应答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是DGF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抑炎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35(IL-35)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 炎症应答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 血清肌酐(Scr)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肾移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海燕 徐仁芳 何小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2-628,共7页
如何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器官移植领域拟攻克的难题之一。细胞治疗被认为是替代免疫抑制剂、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有效解决方法,而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因其诱导免疫耐受特性受到重点关注。肾脏是实体、非免疫器官,肾移植术后受者... 如何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器官移植领域拟攻克的难题之一。细胞治疗被认为是替代免疫抑制剂、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有效解决方法,而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因其诱导免疫耐受特性受到重点关注。肾脏是实体、非免疫器官,肾移植术后受者机体和移植肾局部微环境的特殊性是否影响DCreg的应用是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肾脏免疫的角度对DCreg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 肾移植 细胞治疗 免疫抑制剂 免疫耐受 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异常勃起12例治疗体会
3
作者 王建平 何小舟 +4 位作者 严峰 巢志复 车文骏 经浩 徐仁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230-1230,共1页
关键词 阴茎异常勃起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病因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新版肾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标准在中国东部地区应用的评估
4
作者 柳金良 孙立江 +5 位作者 崔笠 毛昕 曹强 秦超 华立新 殷长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评估2010年新版TNM分期系统能否更准确预测肾透明细胞癌(RCC)患者的预后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 216例经行根治性或部分性肾切除术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肾癌),均经过2002... 目的:评估2010年新版TNM分期系统能否更准确预测肾透明细胞癌(RCC)患者的预后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 216例经行根治性或部分性肾切除术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肾癌),均经过2002年版和2010年新版TNM分期系统分别进行分期并收集患者生存期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患者特异性生存期(CS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期数据,通过log-rank检验评估各分期的组间差异。结果:应用2010年新版TNM分期系统,T3a期和T3b期两亚组之间CSS和PFS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新版分期,原T3b期患者中肿瘤侵犯肾静脉归入T3a期与仍留在T3b期相比,CSS和PFS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原T3a期患者中肿瘤侵犯肾上腺归入T4期与仍留在T3a期相比,CSS和PFS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与2002年版TNM分期系统相比,2010年新版TNM分期系统可更准确地预测RC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预后 肾细胞癌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联合应用环孢素A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广臣 谢叔良 +1 位作者 陈家存 孙晓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利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行移植时经门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联合应用环孢素A(CsA)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并从细胞免疫角度探讨其诱导免疫耐受机制。方法:受体鼠移植术前经门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联合短期应用环孢素A(CsA)。采用MT... 目的:利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行移植时经门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联合应用环孢素A(CsA)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并从细胞免疫角度探讨其诱导免疫耐受机制。方法:受体鼠移植术前经门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联合短期应用环孢素A(CsA)。采用MTT法检测术后受体鼠脾淋巴细胞IL-2产生水平及NK细胞活性,采用ELISA检测受体鼠IFN-γ表达水平。结果:门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联合应用CsA能显著延长大鼠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期,且明显抑制受体脾淋巴细胞IL-2,IFN-γ的表达及NK细胞活性。结论:门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能有效地诱导免疫耐受,干扰IL-2-NK-IFN-γ免疫网络功能可能是门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心脏移植 细胞因子 环孢素A 门静脉注射 供体脾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多b值DWI分析的两种拟合法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石芳 邢伟 +4 位作者 丁玖乐 陈杰 俞胜男 孙军 范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适合描述肾脏透明细胞癌的DWI信号强度b值变化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以常规图像为参考,研究透明细胞癌实质成分的DWI信号随着b值的变化过程,分别用两种数学模型对DWI信号拟合,然后... 目的:探讨适合描述肾脏透明细胞癌的DWI信号强度b值变化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以常规图像为参考,研究透明细胞癌实质成分的DWI信号随着b值的变化过程,分别用两种数学模型对DWI信号拟合,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拟合度参数R_2的统计学差异。结果:透明细胞癌的DWI信号随着b值的增大而减小,低b值时最明显。单指数函数拟合的R_2的中位数及75%区间为0.9665(0.9064,0.9868),双指数函数拟合的R_2的中位数及75%区间为0.9991(0.9970,0.9994),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W=-276,P<0.0001)。结论:双指数函数更适合于描述透明细胞癌的DWI信号强度随b值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成像 肾细胞癌 数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兔血脂以及肾上腺的影响
7
作者 聂军 何小舟 +2 位作者 许贤林 罗光华 徐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氨基末端活性肽(ACTH1-24)对正常饮食兔血脂及肾上腺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CTH1-24组(n=10)和对照组(n=10)。ACTH1-24组予ACTH1-24100μg/(kg·d)肌肉注射1周,对照组每天予等量的生理盐... 目的: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氨基末端活性肽(ACTH1-24)对正常饮食兔血脂及肾上腺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CTH1-24组(n=10)和对照组(n=10)。ACTH1-24组予ACTH1-24100μg/(kg·d)肌肉注射1周,对照组每天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肌肉注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血脂及肾上腺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TH1-24组经ACTH1-24作用后血脂明显下降,并有改善肾功能的趋势,肾上腺增生明显,这与在人类研究观察到的结果十分相似。结论:新西兰兔能够作为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脂机制研究的合适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动物实验 血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破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陆亚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4期273-274,共2页
对 7例肾移植后发生破裂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肾移植后排异反应是移植肾破裂的病理基础 ;还与早期活动、过分旋转躯体及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诱因有关 ;亦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血液透析肝素化、肾灌注过度等导致肾组织脆弱有关... 对 7例肾移植后发生破裂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肾移植后排异反应是移植肾破裂的病理基础 ;还与早期活动、过分旋转躯体及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诱因有关 ;亦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血液透析肝素化、肾灌注过度等导致肾组织脆弱有关。提出指导病人保护移植肾 ,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肾破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