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联合临床指标鉴别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宜静 周明舸 +1 位作者 李宇峰 刘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7-1242,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低能图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分联合强化程度评分及临床指标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6月因乳腺疾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C... 目的 探讨基于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低能图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分联合强化程度评分及临床指标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6月因乳腺疾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CESM检查且低能图BI-RADS评分3类及以上的女性患者193例,根据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及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特征及强化程度。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低能图BI-RADS评分联合强化程度评分及临床指标的预测模型(模型3),评估模型3的预测效能,并与模型1(低能图BI-RADS评分)、模型2(低能图BI-RADS评分+强化程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193例患者中良性73例,恶性120例。恶性组和良性组的年龄(t=3.75,P<0.001)、绝经史(χ^(2)=14.00,P<0.001)、低能图BI-RADS评分(P<0.001)及强化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859、0.871,从曲线下面积、净重新分类指数、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及决策曲线综合分析,模型3优于模型1和模型2。模型3的最佳截断值为0.595,对应的敏感度为82.2%,特异度为83.3%。结论 在低能图BI-RADS 3类及以上的可疑乳腺癌患者中,基于低能图BI-RADS评分联合强化程度及临床指标有助于提高CESM诊断乳腺癌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X线摄影术 乳腺肿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一站式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建锋 袁建伟 +4 位作者 王跃涛 周瑞珏 杨玲 邵晓梁 陆培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5,25,共5页
目的心肌灌注显像(MPI)联合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一站式检查可同时获得冠状动脉功能信息和解剖信息,本研究探讨MPI联合CACS一站式检查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PI联合CACS一站式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ICA)的18... 目的心肌灌注显像(MPI)联合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一站式检查可同时获得冠状动脉功能信息和解剖信息,本研究探讨MPI联合CACS一站式检查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PI联合CACS一站式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ICA)的188例可疑CAD患者,以ICA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MPI、CACS及两者联合对CAD的诊断效能。结果 1 188例疑似CAD患者中CAD验前概率中度可能者150例(79.8%),高度可能者38例(20.2%)。ICA诊断为CAD 73例,非CAD 115例。2 MPI诊断CA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8%、75.7%、71.8%、63.1%、77.7%。3 CAD组CACS明显高于非CAD组[(494.96±99.60)分比(38.15±16.03)分,P<0.05]。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CACS诊断CAD的最佳界值为96.45分,以CACS≥96.45分作为诊断CAD的标准,其诊断CA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3%、93.9%、80.8%、86.3%、78.8%。4 MPI联合CACS诊断CAD的敏感度高于MPI(80.8%比65.8%,P<0.05),其特异度(71.3%比75.7%)和准确度(75.0%比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I联合CACS诊断CAD的敏感度高于CACS(80.8%比60.3%,P<0.05),特异度低于CACS(71.3%比93.9%,P<0.05),其诊断准确度(75.0%比8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I联合CACS一站式检查可减少单用MPI或CACS对CAD的漏诊,提高CAD的诊断敏感度,对CAD中度可能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心肌再灌注 钙质沉着症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锋 王跃涛 +5 位作者 牛荣 邵晓梁 张云 陈海龙 储懿 陆培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心肌梗死(MI)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及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MI患者,包括左前降支(LAD)病变组21例、左旋支(LCX)或右冠支(RCA)病变组23例、多支病...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心肌梗死(MI)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及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MI患者,包括左前降支(LAD)病变组21例、左旋支(LCX)或右冠支(RCA)病变组23例、多支病变组32例,选择74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GMPI。应用QGS 2009软件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自动分析,获得左心室重构指标:舒张末期球形指数(SIED)和收缩末期球形指数(SIES);并获得心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充盈率(PFR)。比较MI组与对照组左心室重构指标和心功能参数,分析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MI组SIED、SIES、EDV、ESV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LVEF、PF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LAD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之间SIED、SIES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较LCX/RCA病变组明显升高(P〈0.05);LAD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发生左心室重构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05),但两组发生左心室重构的概率明显高于LCX/RCA病变组(χ2=6.502、10.166,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随SIED值增高,LVEF、PFR呈下降趋势(F=43.231、15.642,P〈0.01)。左心室重构定量指标SIED和SIES在同一操作者及两名操作者之间的处理分析结果均呈高度相关(r=0.881-0.926,P〈0.01)。结论 GMPI定量分析技术可准确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LAD病变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所致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左心室重构且程度重,左心室重构会严重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导致整个左心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门控血池显像 心肌再灌注 灌注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飞行时间技术对标准摄取值的增益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邵晓梁 邵小南 +2 位作者 徐梅 王小松 王跃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20,224,共5页
目的在临床病例中验证PET飞行时间技术(TOF)对标准摄取值(SUV)的增益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 61例受检者共136处病灶分别采用TOF和非TOF重建图像,比较两组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mean)的差异;将TOF组较非TOF组SUV... 目的在临床病例中验证PET飞行时间技术(TOF)对标准摄取值(SUV)的增益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 61例受检者共136处病灶分别采用TOF和非TOF重建图像,比较两组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mean)的差异;将TOF组较非TOF组SUV升高的百分比定义为ΔSUV,ΔSUV>0视为存在增益作用;分析TOF技术对病灶ΔSUV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小病灶及高体重指数(BMI)者SUV的增益价值。结果①TOF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10.02±7.40、6.89±4.95,均显著高于非TOF组的9.17±7.50、6.32±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72、10.136,P<0.01)。②136处病灶中,ΔSUVmax>0共117处(0.21%~82.86%),ΔSUVmean>0共119处(0.18%~93.46%)。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检者的BMI与ΔSUVmax、ΔSUVmean呈正相关(r=0.312、0.272,P<0.01),病灶直径与ΔSUVmax、ΔSUVmean呈负相关(r=-0.426、-0.411,P<0.01)。④TOF技术对直径<1.5 cm的病灶及BMI≥25 kg/m2的SUV增益更显著(P<0.05)。结论 PET图像通过TOF重建后,可以显著提高SUV,其中高BMI受检者图像质量及小病灶的探测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飞行时间技术 标准摄取值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差异在诊断输卵管妊娠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凌 刘艳萍 王跃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TP)时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的差异及其在诊断TP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9例TP患者按黄体所在位置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分为A组(TP与黄体同侧、血β-HCG≤800mIU/ml,n=30)、B组(TP与黄体同侧、血β...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TP)时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的差异及其在诊断TP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9例TP患者按黄体所在位置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分为A组(TP与黄体同侧、血β-HCG≤800mIU/ml,n=30)、B组(TP与黄体同侧、血β-HCG>800mIU/ml,n=32)、C组(TP与黄体异侧,n=7);选择同期62例宫内早孕孕妇作为对照组。将黄体所在一侧定义为功能侧,无黄体一侧定义为非功能侧,比较TP患者各组与对照组双侧子宫动脉PI的差异。结果 B组功能侧子宫动脉PI低于非功能侧(t=2.675,P<0.05);对照组、A组及C组双侧子宫动脉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9、0.776、0.225,P>0.05)。A组与对照组双侧子宫动脉PI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双侧子宫动脉PI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以18.88%作为双侧子宫动脉PI相差百分比作为临界值,诊断T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25%和82.23%。结论 TP时双侧子宫动脉PI的差异主要受异位胚胎活力的影响,可以为诊断TP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输卵管 子宫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在风湿性疾病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冬艳 杨彦松 +1 位作者 邵小南 王跃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9-763,770,共6页
目的目前X线、CT、MRI和超声对风湿性疾病大多表现为局部部位成像,难以显示风湿性疾病全身范围的疾病全貌,本文旨在探讨风湿性疾病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特征及其初步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8例风... 目的目前X线、CT、MRI和超声对风湿性疾病大多表现为局部部位成像,难以显示风湿性疾病全身范围的疾病全貌,本文旨在探讨风湿性疾病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特征及其初步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8例风湿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显像特征,观察病灶18F-FDG摄取情况。结果 18例风湿性疾病患者中,类风湿关节炎(RA)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TA)5例,成人Still病(AOSD)2例,风湿性多肌痛(PMR)1例,强直性脊柱炎(AS)6例。PET/CT表现:RA表现为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腕关节等大关节及部分掌指关节等多个关节FDG摄取增高,CT未见骨质异常;TA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壁FDG弥漫性摄取增高,CT示多发动脉血管壁不均匀增厚、局部伴点条状钙化,其中1例规律治疗1年后,FDG摄取明显减低,其左侧锁骨下动脉SUVmax由6.8下降到3.2;AOSD表现为脾脏及骨髓FDG弥漫性摄取增高,CT未见脾脏及骨质异常;PMR表现为寰枢关节、肩关节、胸锁关节、髋关节、耻骨联合、坐骨结节以及腰椎棘突周围FDG摄取异常增高;6例AS仅有1例表现为左侧髋臼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伴FDG摄取增高,CT均表现为脊柱多发椎体骨质增生硬化,呈"竹节样"改变,FDG代谢基本正常。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反映其活动性,并可用于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管用于PET/CT检查患者^(18)F-FDG注射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小霞 徐梅 +1 位作者 王跃涛 牛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56-57,75,共3页
目的提高PET/CT检查患者注射18F-FDG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注射器直接注射18F-FDG;观察组35例采用三通管连接注射器与头皮针间接注射18 F-FDG。结果两组均一次检查成功;观察组注射18 FFDG时间显著... 目的提高PET/CT检查患者注射18F-FDG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注射器直接注射18F-FDG;观察组35例采用三通管连接注射器与头皮针间接注射18 F-FDG。结果两组均一次检查成功;观察组注射18 FFDG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一次注射成功率相对高于对照组,放射性药物渗漏率相对少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器材残余放射性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通管间接注射法可缩短18F-FDG注射操作时间,从而减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其残余放射性活度不影响显像;一次注射成功率及药物渗漏降低度还有待大样本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氟脱氧葡萄糖 三通管 头皮针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后维生素D缺乏性骨软化症一例
8
作者 滕若凌 谈波宇 +12 位作者 刘华 杨玉娇 刘芬芬 刘萍 王龙 张剑 朱禛 王建锋 庞聪 张翠萍 傅琪 向莉 丁怡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全胃切除术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骨软化症临床少见,易被误诊、误治。本文报道1例65岁老年女性,以全身骨痛就诊。5年前因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术,术后长期腹泻。入院后完善实验室检查示低血钙、低血磷、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激素升高、骨吸收... 全胃切除术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骨软化症临床少见,易被误诊、误治。本文报道1例65岁老年女性,以全身骨痛就诊。5年前因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术,术后长期腹泻。入院后完善实验室检查示低血钙、低血磷、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激素升高、骨吸收及骨形成指标升高,同时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尿电解质示低尿钙和低尿磷。影像学示肋骨及骨盆多处骨皮质不连续。经长期维生素D、钙剂等治疗,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在治疗开始时恶化,但随访1年后明显改善。本文在复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胃切除术后骨软化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尤其是大剂量维生素D的用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化症 维生素D缺乏 胃切除术 大剂量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