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止痛膏药物释放与经皮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齐 贾晓斌 +4 位作者 陈斌 朱静 黄洋 储益平 张家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75-2078,共4页
目的考察关节止痛膏中樟脑、薄荷脑及水杨酸甲酯的释放行为及关节止痛膏中3种成分经皮渗透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释放及透皮接受液中指标性成分-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结果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在24h内分别以12.308、1.59... 目的考察关节止痛膏中樟脑、薄荷脑及水杨酸甲酯的释放行为及关节止痛膏中3种成分经皮渗透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释放及透皮接受液中指标性成分-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结果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在24h内分别以12.308、1.591 3、5.055μg.cm-2.h-1速率渗透;贴膏在8 h内能释放80%以上,其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关节止痛膏为皮肤限速型的控释系统,具有较好的经皮渗透性和体外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止痛膏 释放 经皮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味通痹口服液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2
作者 朱鸣智 殷书梅 +3 位作者 王宓 林新艳 李吉峰 储益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对七味通痹口服液提取及灭菌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提高有效成分青藤碱的转移率,确定最佳灭菌工艺。方法以醇提取清膏的出膏率、醇提取液和成品中青藤碱的转移率为指标比较蚂蚁清洗前后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对蚂蚁进行清洗后,有效成... 目的对七味通痹口服液提取及灭菌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提高有效成分青藤碱的转移率,确定最佳灭菌工艺。方法以醇提取清膏的出膏率、醇提取液和成品中青藤碱的转移率为指标比较蚂蚁清洗前后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对蚂蚁进行清洗后,有效成分青藤碱转移率明显升高。结论研究为七味通痹口服液的实际生产提供积极有效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通痹口服液 工艺优化 青藤碱 灭菌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成型工艺对关节止痛膏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储益平 居玲玲 +1 位作者 高志芬 杨保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关节止痛膏是由辣椒流浸膏、颠茄流浸膏、薄荷素油、水杨酸甲酯、樟脑、盐酸苯海拉明等成分组成的中西药复方外用橡胶膏剂,对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具有活血散瘀、温经镇痛的作用,用于寒湿瘀阻经络所致风湿关节痛或关节扭伤,
关键词 关节止痛膏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止痛膏改进基质辅料前后的安全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储益平 杨保新 居玲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比较关节止痛膏改进橡胶膏基质辅料前后对皮肤刺激性及导致皮肤过敏2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分别在家兔一侧完整或破损的皮肤上贴两种不同胶布,并以另一侧完整或破损的皮肤作空白对照观察不同时段的刺激性;2)豚鼠用阳性药及受试... 目的:比较关节止痛膏改进橡胶膏基质辅料前后对皮肤刺激性及导致皮肤过敏2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分别在家兔一侧完整或破损的皮肤上贴两种不同胶布,并以另一侧完整或破损的皮肤作空白对照观察不同时段的刺激性;2)豚鼠用阳性药及受试药接触致敏3次,于末次接触后第14天激发接触,观察除去药物时及时间段的过敏反应情况。结果:原有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对豚鼠皮肤有轻度刺激性,改变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也使少数豚鼠出现红斑,经χ2检验后发现原有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对豚鼠皮肤的刺激性比改变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大,2者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试验表明,关节止痛膏改进橡胶膏基质辅料前后的样品24h、48h、72h均无过敏反应,2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可以使用改变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胶布代替原有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胶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止痛膏 橡胶膏 皮肤刺激 皮肤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