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常州地区构建“现代书香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戴晓娥
-
机构
常州市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中心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37,共4页
-
文摘
"现代书香校园"是对以纸质文本阅读为基础的"书香校园"的发展,它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数字化校园,使"书香校园"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构建"现代书香校园",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常州从区域"现代书香校园"的构建出发,探索了一条省、市、区、校四级行政部门联动,学校、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的校园读书网络运行保障机制;并在人本化阅读平台的开发、数字化阅读资源的建设、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区域"现代书香校园"的推进,促进了本区域电子资源库的建设,优化了课程学习资源,发展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数字化阅读
数字化阅读平台
书香校园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23
- 2
-
-
作者
戴晓娥
-
机构
常州市电化教育馆
常州教育信息中心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7,共5页
-
文摘
信息技术改变课堂,实际上是改变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课堂创造了全新的数字化环境。该文论述了信息技术改变课堂的环境和功能,使得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进而,从在线学习、泛在学习、虚拟学习情境的创设、多重协同学习、实时分析改进学习等方面,具体论述信息技术怎样改变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和支持,带来了情境学习、游戏化学习、活动化学习、问题引导的学习、项目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课堂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状况,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构建了新的课堂文化。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环境与功能
时间空间
教学方式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智能反馈系统参与高互动课堂的形式和特点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戴晓娥
-
机构
常州市电化教育馆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2,共4页
-
文摘
基于新技术与最新学习科学的研究提出未来课堂的核心是互动,这里的互动不仅仅是师生、生生之间,还包括人与技术、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高互动。这样的高互动课堂,将为师生提供一个充满技术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个性的泛在学习空间。目前,高互动课堂的创建主要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智能反馈系统,文章从智能反馈系统的结构和参与课堂的形式,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论述了这一系统参与下课堂中的互动特点。
-
关键词
智能反馈系统
高互动课堂
技术架构
互动特点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戴晓娥
-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电化教育馆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48,共3页
-
文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非常关注新的技术环境给语文课程带来的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特别突出了"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新的交流媒介"这些关键词,提出语文教育一定要符合时代发展,
-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
写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创新
改革
经济全球化
义务教育
语文教育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