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常州某区纺织印染企业耗能排污论纺织产业竞争力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爱华 《染整技术》 CAS 2019年第11期11-15,共5页
通过实际走访和问卷调查,摸清了常州纺织企业生产规模、工艺水平、资源消耗、排污等现状。根据企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利用产品竞争力水平进行定性评价,选用4项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和量化指标,对区域企业进行综合效... 通过实际走访和问卷调查,摸清了常州纺织企业生产规模、工艺水平、资源消耗、排污等现状。根据企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利用产品竞争力水平进行定性评价,选用4项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和量化指标,对区域企业进行综合效益排序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产业升级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材料等离子体拒水改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熊秋元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29-32,共4页
探讨了基于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纺织材料拒水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纺织材料等离子拒水改性的常用方法,指出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在利用氟系饱和或不饱和的化合物对织物进行拒水改性。其发展总趋势是:利用等离子体对纺织材料拒... 探讨了基于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纺织材料拒水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纺织材料等离子拒水改性的常用方法,指出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在利用氟系饱和或不饱和的化合物对织物进行拒水改性。其发展总趋势是:利用等离子体对纺织材料拒水改性的产业化、工业化;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发展;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和常规加工技术的结合;利用等离子体对纺织材料改性,赋予其多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拒水改性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异味气体控制工程实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孙爱华 刘慧清 张春花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5-38,共4页
对废水处理站产生的异味气体进行收集后,经"净化塔+一级除臭吸附塔+二级除臭吸附塔"系统处理,主要污染气体硫化氢、氨气、臭气去除率分别为76%、79%、45%,排放浓度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围内,其他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 对废水处理站产生的异味气体进行收集后,经"净化塔+一级除臭吸附塔+二级除臭吸附塔"系统处理,主要污染气体硫化氢、氨气、臭气去除率分别为76%、79%、45%,排放浓度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围内,其他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也在其对应排放标准范围内,满足现有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恶臭污染物 异味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精练酶用于纯棉细斜纹前处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岳仕芳 於琴 《染整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24-25,38,共3页
采用正交实验,对纯棉细斜纹织物精练酶煮漂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方案,最后将此工艺与短流程碱氧一浴工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精练酶工艺处理对纤维损伤较小,半制品质量优于碱氧一浴工艺,织物白度为82.2,毛效为9.3cm/30min,强力为... 采用正交实验,对纯棉细斜纹织物精练酶煮漂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方案,最后将此工艺与短流程碱氧一浴工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精练酶工艺处理对纤维损伤较小,半制品质量优于碱氧一浴工艺,织物白度为82.2,毛效为9.3cm/30min,强力为474.2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练酶 前处理 纯棉细斜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落麻新型环保脱胶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娟娟 岳仕芳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27,共5页
对亚麻落麻纤维进行复合生物酶-氧漂加工,测试了煮漂后纤维的强伸性能、长度、白度和毛效,以及试纺纱线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25mm长度的短纤维率为13.0%,低于传统氯漂工艺的13.2%;主体纤维(长度25~75mm)含量为43.4%,比... 对亚麻落麻纤维进行复合生物酶-氧漂加工,测试了煮漂后纤维的强伸性能、长度、白度和毛效,以及试纺纱线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25mm长度的短纤维率为13.0%,低于传统氯漂工艺的13.2%;主体纤维(长度25~75mm)含量为43.4%,比传统的氯漂工艺40.5%提高了2.9%;强度与传统工艺相当,断裂伸长率4.6%,优于传统工艺4.2%;新工艺纺制的14.5tex(40^s)麻55%,棉45%混纺纱的强伸性指标均高于传统工艺和国家标准;新工艺污水COD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胶 亚麻落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麻/毛混纺织物的超声波辅助生物酶前处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於琴 岳仕芳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3,共4页
针对棉、麻和毛纤维不同的形态结构及化学性能,对其采用超声波-生物酶煮练,再进行双氧水漂白。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化了生物酶-超声波煮练工艺:精练酶ATM 1 g/L、退浆酶DL 2 g/L、纤维素酶8000A 1 g/L、渗透剂LFD-30 2 g/L、煮... 针对棉、麻和毛纤维不同的形态结构及化学性能,对其采用超声波-生物酶煮练,再进行双氧水漂白。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化了生物酶-超声波煮练工艺:精练酶ATM 1 g/L、退浆酶DL 2 g/L、纤维素酶8000A 1 g/L、渗透剂LFD-30 2 g/L、煮练温度55℃、煮练时间20 min、浴比1∶10;漂白工艺为:30%双氧水6 g/L、多功能助剂2 g/L、氧漂稳定剂3 g/L、100℃漂白30 min;处理后半成品的毛效、白度、强力均符合要求,羊毛纤维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练漂 超声波 生物酶 混纺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地区印染行业余热回收现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蕴敏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1,57,共3页
对江苏省常州地区印染行业余热回收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余热回收的优势,简要介绍了目前印染厂废水和废热的主要回收技术(热泵技术回收染色废水余热、板式热交换器转换热能、筒染连续套染利用废水余热等),提出了挖掘企业余热回... 对江苏省常州地区印染行业余热回收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余热回收的优势,简要介绍了目前印染厂废水和废热的主要回收技术(热泵技术回收染色废水余热、板式热交换器转换热能、筒染连续套染利用废水余热等),提出了挖掘企业余热回收潜力,促进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热能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的涤/棉混纺比定量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陶丽珍 潘志娟 +1 位作者 蒋耀兴 秦大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了进行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纤维含量的研究,测试了涤纶、棉和不同比例涤/棉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探讨了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涤/棉混纺比的方法。研究表明,2 900、1 717、721 cm-1特征吸收峰面积与涤/棉混合物中涤纶含量的线性关系不明显。以... 为了进行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纤维含量的研究,测试了涤纶、棉和不同比例涤/棉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探讨了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涤/棉混纺比的方法。研究表明,2 900、1 717、721 cm-1特征吸收峰面积与涤/棉混合物中涤纶含量的线性关系不明显。以上述3个特征吸收峰面积为参量,构建了6个特征值,其中4个特征值与涤/棉混合物中涤纶含量的线性相关性较好。验证实验表明,第6个特征值与涤纶含量的线性相关性最好,利用该特征值与涤纶含量的线性方程可确定涤/棉混合物中涤纶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涤纶 混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Ag/TiO_2共混静电纺纳米纤维毡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万倩华 陶丽珍 潘志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选用聚酰胺6(PA6)作为基体,以纳米Ag和TiO2粉体为功能性添加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抗菌复合纳米纤维毡。在纳米粉体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研究2种粉体的比例与纤维形态、结晶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关系。纳米粉体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PA6... 选用聚酰胺6(PA6)作为基体,以纳米Ag和TiO2粉体为功能性添加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抗菌复合纳米纤维毡。在纳米粉体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研究2种粉体的比例与纤维形态、结晶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关系。纳米粉体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PA6纤维的结晶度和拉伸强度;Ag和TiO2的比例对纤维结构的影响不大;纳米Ag单组分添加剂起到了最佳的力学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酰胺6 纳米AG 纳米TIO2 力学性能 结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纺前着色技术及产品的新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晓华 杨蕴敏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7-60,共4页
与传统的织物染色技术相比,纺前着色具有染色均匀、色牢度高、污水排放少等优点,是一项低碳环保的生产技术。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纺前着色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相关产品的开发情况,提出高品质颜(染)料和色母粒,以及色泽均匀、色... 与传统的织物染色技术相比,纺前着色具有染色均匀、色牢度高、污水排放少等优点,是一项低碳环保的生产技术。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纺前着色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相关产品的开发情况,提出高品质颜(染)料和色母粒,以及色泽均匀、色牢度高、色彩丰富、性能优良、多功能的有色纤维和产品将是纺前着色纤维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产品 国内外 着色技术 染色技术 纺前着色 有色纤维 污水排放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活性阳离子改性棉织物的活性无盐染色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红萍 朱月琴 +1 位作者 张迪 白亭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自制的双活性新型阳离子改性剂,分别以浸轧冷堆法和浸渍法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研究了改性棉的染深性、匀染性及碱剂用量对染色牢度的影响,并与市售单活性改性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浸轧冷堆法,双活性改性剂... 采用自制的双活性新型阳离子改性剂,分别以浸轧冷堆法和浸渍法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研究了改性棉的染深性、匀染性及碱剂用量对染色牢度的影响,并与市售单活性改性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浸轧冷堆法,双活性改性剂与单活性改性剂处理后的棉织物具有相似的染深性和较高的染色牢度;采用浸渍法,双活性改性剂处理棉的染色性能比单活性改性剂处理棉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染色 双活性阳离子改性剂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品质指数为导向的精梳纯毛纱条干质量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建勤 张宏伟 +2 位作者 陈锡勇 刘娜 张祥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4,共7页
为有效控制精梳纯毛纱的条干质量,通过推导与实验验证,导出了用于原料选配的羊毛直径计算式、毛纱理论条干变异系数计算式以及用于快速确定2种毛条配比的计算式。提出以条干品质指数为导向的前纺半制品条干质量控制流程,依据最新乌斯特... 为有效控制精梳纯毛纱的条干质量,通过推导与实验验证,导出了用于原料选配的羊毛直径计算式、毛纱理论条干变异系数计算式以及用于快速确定2种毛条配比的计算式。提出以条干品质指数为导向的前纺半制品条干质量控制流程,依据最新乌斯特统计公报对毛纱条干质量水平进行预测、分析。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分析前纺半制品的条干质量分析曲线图对条干质量数据进行跟踪研究,为生产技术方案及时得到反馈、调整与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认为,以品质指数为导向的条干质量控制技术能更科学有效地实现精梳纯毛纱的质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梳毛纱 条干品质指数 变异系数 乌斯特统计公报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诺素ECO型活性染料对纯棉绒类织物的染色工艺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恬 冒亚红 管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3,共5页
针对纯棉绒类织物在活性染料连续轧染工艺中存在条坑异色、绒面色花、绒底色泽差异大的问题,采用安诺素ECO型活性染料湿蒸工艺对全棉抓剪毛织物进行染色。以染料配伍性、染色织物K/S值、彩度值、正反色差等指标为评价依据,通过单因素试... 针对纯棉绒类织物在活性染料连续轧染工艺中存在条坑异色、绒面色花、绒底色泽差异大的问题,采用安诺素ECO型活性染料湿蒸工艺对全棉抓剪毛织物进行染色。以染料配伍性、染色织物K/S值、彩度值、正反色差等指标为评价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对染色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染料5 g/L;专用助剂10 mL/L;无水硫酸钠50 g/L;碳酸钠40 g/L;汽蒸时间1.5 min。该工艺与焙烘染色工艺相比,生产能耗更低,且所染织物具有染色深度好、布面色泽鲜艳、正反色差显著减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诺素活性染料 纯棉绒类织物 染色 湿蒸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低温一浴煮漂工艺 被引量:10
14
作者 岳仕芳 高介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4-48,共5页
针对棉针织物常规前处理工艺能耗高、污染大的问题,采用低温精练酶用于棉针织物前处理,以达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目的。自制低温精练酶,探讨了低温精练酶用于纯棉针织物的低温一浴煮漂工艺,即低温精练酶3 g/L,2A精练剂0.3 g/L,30%双氧... 针对棉针织物常规前处理工艺能耗高、污染大的问题,采用低温精练酶用于棉针织物前处理,以达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目的。自制低温精练酶,探讨了低温精练酶用于纯棉针织物的低温一浴煮漂工艺,即低温精练酶3 g/L,2A精练剂0.3 g/L,30%双氧水5.0 g/L,精练时间60 min,精练温度85℃,浴比1∶10。低温一浴煮漂工艺处理的织物顶破强力损失较小(强力比传统工艺高13.7 N),失重率、白度和毛效与传统工艺差异不大,均能满足一般印染产品对前处理的要求。相对于传统工艺,低温精练酶一浴煮漂工艺每处理1 t棉针织物可减少综合标准煤耗约50 kg,且产生的废水CODCr下降85.1 mg/L、pH降低0.92,对污水处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催化 棉针织物 一浴煮漂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纱捻缩率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建勤 余晓华 +1 位作者 张宏伟 刘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36,55,共6页
为提高毛纱质量与毛纺工艺设计效率,通过理论推导与实验验证,建立毛纱捻缩率的预测模型。在截取毛纱横截面几何模型的基础上,逐步导出捻缩率与相关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表明,根据所纺毛纱的线密度、捻度要求以及所用原料的平均直径... 为提高毛纱质量与毛纺工艺设计效率,通过理论推导与实验验证,建立毛纱捻缩率的预测模型。在截取毛纱横截面几何模型的基础上,逐步导出捻缩率与相关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表明,根据所纺毛纱的线密度、捻度要求以及所用原料的平均直径与平均体积密度,利用毛纱捻缩率预测模型可以快速地获得捻缩率预测值;将捻缩率预测值用于计算细纱机前罗拉出条定量、选配捻度变换齿轮组时,毛纱的线密度偏差率与捻度偏差率可被有效地控制在FZ/T 22001—2010《精梳机织毛纱》中优等品毛纱所规定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纱 捻缩率 预测模型 工艺设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色纺纱高效短流程生产工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岳仕芳 张娟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9,95,共7页
探讨了亚麻粗纱高效短流程煮漂及染色工艺,测试分析了粗纱煮漂半制品质量指标、粗纱染色效果及染色纤维的可纺性能。结果表明:粗纱的染色牢度和色泽指标与传统工艺相符,50 mm以下短纤维率为34.0%,低于传统工艺35.4%;纤维平均长度为77.5 ... 探讨了亚麻粗纱高效短流程煮漂及染色工艺,测试分析了粗纱煮漂半制品质量指标、粗纱染色效果及染色纤维的可纺性能。结果表明:粗纱的染色牢度和色泽指标与传统工艺相符,50 mm以下短纤维率为34.0%,低于传统工艺35.4%;纤维平均长度为77.5 mm,比传统工艺提高了11.3 mm,纤维长度整齐度较好,符合后道纺纱要求。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新工艺减少了纺纱厂的烘干、包装、染色前的络筒、染色时的预处理工序和纺厂到染厂的运输、装卸等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水耗、能耗和污水处理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粗纱 煮漂一浴 粗纱染色 色纺细纱 高效短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rolan RP皂洗酶用于活性染料纯棉深浓色后处理的工艺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蔡苏英 岳仕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38,共5页
探讨了Eurolan RP皂洗酶用于活性染料纯棉深浓色染色后处理的工艺,得出了优化工艺条件:皂洗酶用量0.6g/L,pH值6~7,85~90℃皂洗20min.并与传统高温皂洗工艺效果相对比,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用Eurolan RP皂洗酶处理的织物皂洗沾... 探讨了Eurolan RP皂洗酶用于活性染料纯棉深浓色染色后处理的工艺,得出了优化工艺条件:皂洗酶用量0.6g/L,pH值6~7,85~90℃皂洗20min.并与传统高温皂洗工艺效果相对比,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用Eurolan RP皂洗酶处理的织物皂洗沾色牢度、湿摩擦牢度均优于传统工艺,织物表面色深K/S值相近,目测基本没有差异,酶洗残液吸光度值和CODCr值比传统工艺低,节能、减排、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深浓色 皂洗酶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等离子体射流改善羊毛织物服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淑芳 卞克玉 董昱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0-32,共3页
针对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影响其服用性能的缺点,选用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对羊毛织物进行等离子处理,测试了处理前后织物的吸湿性能、力学性能、厚度、透气性能和微观形貌,并对比了不同运行速度对织物吸湿性能、力学性能、厚度、透气性能... 针对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影响其服用性能的缺点,选用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对羊毛织物进行等离子处理,测试了处理前后织物的吸湿性能、力学性能、厚度、透气性能和微观形貌,并对比了不同运行速度对织物吸湿性能、力学性能、厚度、透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等离子处理后,羊毛织物的吸湿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力学性能增强,透气性变好,且运行速度越慢,效果越明显。经SEM观察发现羊毛的外观形态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此织物的手感并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等离子体射流 羊毛织物 吸湿性能 力学性能 厚度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孔管状织物结构件的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红 韩慧敏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3-638,654,共7页
针对产业用多边形孔管状结构件的技术需求,分别制作三角形、菱形、方形和类圆形三维孔管状结构件,采用有效的定型加工方法实现织物结构件的成型,并通过分析得出孔管状结构件设计参数间的数学关系.研究结果为多排孔管类技术纺织品结构设... 针对产业用多边形孔管状结构件的技术需求,分别制作三角形、菱形、方形和类圆形三维孔管状结构件,采用有效的定型加工方法实现织物结构件的成型,并通过分析得出孔管状结构件设计参数间的数学关系.研究结果为多排孔管类技术纺织品结构设计制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纺织品 三维结构 多排孔管结构 定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交叉长度的数字化测试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陶建勤 张宏伟 陈锡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23,共5页
羊毛交叉长度是毛纺生产中确定各道工序牵伸总隔距的依据,牵伸总隔距最终影响纤维条牵伸后的条干均匀度,快速准确测得交叉长度对毛纺工艺的制定至关重要。为此,利用梳片式纤维长度分析仪测试原始数据,在理论分析和逻辑推导的基础上,运用... 羊毛交叉长度是毛纺生产中确定各道工序牵伸总隔距的依据,牵伸总隔距最终影响纤维条牵伸后的条干均匀度,快速准确测得交叉长度对毛纺工艺的制定至关重要。为此,利用梳片式纤维长度分析仪测试原始数据,在理论分析和逻辑推导的基础上,运用Excel软件绘制羊毛长度分布数字排列图,并通过添加趋势线得到多项式曲线回归方程。该方程的拟合精度相关系数达到0.994,其测试结果与传统手工排图法相比,误差率只有0.77%,可以认为羊毛交叉长度数字化测试法方便快捷,准确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片法 羊毛交叉长度 数字化测试法 多项式曲线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