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筋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阿里甫江·夏木西 邵金兰 史露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87,共9页
目的为改善再生混凝土不均匀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再生粗骨料利用,进行了配筋钢管再生混凝土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方法基于统一理论思想,充分考虑钢管和钢筋对核心再生混凝土的双重约束作用,对既有核心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中的套箍系... 目的为改善再生混凝土不均匀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再生粗骨料利用,进行了配筋钢管再生混凝土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方法基于统一理论思想,充分考虑钢管和钢筋对核心再生混凝土的双重约束作用,对既有核心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中的套箍系数等指标进行修正,得到适合配筋钢管再生混凝土的非线性数值模拟模型,并采用现有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以修正后的套箍系数为参数对不同钢管壁厚、纵筋直径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正交得到的90根模型试件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随着混凝土强度和钢管壁厚的增加,组合抗压强度对应的荷载值和峰值荷载后的塑性变形能力均呈现增加趋势,而纵筋直径的增加对此影响不大。基于此,以现有T/CECS625-2019规程中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承载力公式为参考,提出基于统一理论思想的R-RACFST(reinforced 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短柱承载力计算公式。为验证该计算公式的可靠性,对100组既有试验和模型试件的试验值和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采用CECS408-2015中的配筋钢管混凝土公式得到的试验值与计算值之比的平均值为0.95,标准偏差为0.05,采用本文推荐的配筋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承载力公式试验值与计算值之比的平均值为1.11,标准偏差为0.06。结论本文提出的配筋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承载力公式安全可靠,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钢管再生混凝土 套箍系数 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2
作者 钟金兔 宁一凡 +1 位作者 薛志成 何勇毅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7,共4页
为探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力学性能演化规律,采用等效应变假设和Weibull统计分布理论,建立了混凝土损伤演化方程;分析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的试验数据,得到了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推导出冻... 为探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力学性能演化规律,采用等效应变假设和Weibull统计分布理论,建立了混凝土损伤演化方程;分析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的试验数据,得到了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推导出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方程。理论曲线和试验曲线对比分析表明: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地描述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单轴受压状态下的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分布 应力-应变曲线 冻融循环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PRB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刚 霍昕怡 +3 位作者 徐汉东 陆诗磊 蒋帅 於双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4,共7页
随着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广泛使用,地下水石油烃污染日益加重。原位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是修复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基于室内PRB模拟柱实验,采用生物炭固定化石油烃降解菌作为PRB反应介质,探究了PRB装置的最适地下水流量,并初步考察了... 随着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广泛使用,地下水石油烃污染日益加重。原位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是修复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基于室内PRB模拟柱实验,采用生物炭固定化石油烃降解菌作为PRB反应介质,探究了PRB装置的最适地下水流量,并初步考察了微生物PRB反应介质的性能。结果表明,微生物PRB装置的最适用地下水流量为6 mL/min,运行30 d对自配废水和实际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为88.41%和69.72%;随反应进行,出水pH无显著变化,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浓度降低。微生物PRB反应介质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PRB反应介质对直链烷烃(C10~C25)的降解效果较好;对吸附后的固定化菌进行解吸,石油烃析出较为迅速,解吸量为53.6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石油烃污染 原位PRB技术 固定化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陆庆龙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201-203,共3页
在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过程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能够提供精确的地形和地物数据,是现代土地调查监测的核心。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政府和企业能够... 在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过程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能够提供精确的地形和地物数据,是现代土地调查监测的核心。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政府和企业能够高效地收集、处理、分析和利用地理空间数据,以支持土地使用决策和规划。本文详细论述了地理信息技术和地质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并系统地分析了这些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中的多方面应用,包括地形测绘与数据获取、精准定位与土地信息管理、土地利用变更分析、土地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为土地调查监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 地理信息技术 土地调查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试验与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宇 陈东霞 +1 位作者 于佳静 李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0,共8页
针对花岗岩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性,通过干湿循环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试验,研究了花岗岩残积土的压实度和干湿循环次数对其崩解特性和崩解参数指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花岗岩残积土的压实度越小、经历的干湿循环次数越多,崩解... 针对花岗岩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性,通过干湿循环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试验,研究了花岗岩残积土的压实度和干湿循环次数对其崩解特性和崩解参数指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花岗岩残积土的压实度越小、经历的干湿循环次数越多,崩解速率越快,试样完全崩解所需的时间越短;拟合了平均崩解速率与干湿循环次数、压实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利用电镜扫描试验,分析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微观结构变化,解释了崩解机理: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片状颗粒间的层叠结构遭到破坏,颗粒的团聚性减弱,平面孔隙率增大,结构趋向疏松,加速了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干湿循环 压实度 崩解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相合成固体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焦宝龙 裴斐 +3 位作者 濮熊熊 邱建华 蔡振亚 史明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40-3444,共5页
通过优化引发方式进行本体均相聚合,采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丙烯酸(AA)、封端酰胺膦酸酯(TA)作共聚单体,在链转移剂的共同作用下合成固体聚羧酸减水剂PCE-S1。通过GPC分析了本体均相聚合引发方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多分散性(PDI... 通过优化引发方式进行本体均相聚合,采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丙烯酸(AA)、封端酰胺膦酸酯(TA)作共聚单体,在链转移剂的共同作用下合成固体聚羧酸减水剂PCE-S1。通过GPC分析了本体均相聚合引发方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多分散性(PDI)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IR)和热重分析(TG-DSC)表征PCE-S1聚合产物分子结构中特征官能团和储存稳定性。通过改变引发方式控制反应活性的研究表明:PCE-S1的转化率为93.31%,PDI为1.707,40℃温度下储存稳定性良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标与常规溶液聚合减水剂(40%固含)的性能一致,结构特征峰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合成 反应活化能 转化率 储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阻酚对灌缝胶体系的抗老化改性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汉超 张凯华 +1 位作者 张菁燕 滕新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56-2666,共11页
为研究受阻酚对沥青路面灌缝胶体系的抗老化改性效果,采用受阻酚1076、受阻酚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以及受阻酚1010对制备的普通型灌缝胶进行改性,模拟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老化试验,对比老化前后灌缝胶性能及黏弹性特征变化,并进行结构表征... 为研究受阻酚对沥青路面灌缝胶体系的抗老化改性效果,采用受阻酚1076、受阻酚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以及受阻酚1010对制备的普通型灌缝胶进行改性,模拟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老化试验,对比老化前后灌缝胶性能及黏弹性特征变化,并进行结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受阻酚1076可以在老化12 h内持续改善灌缝胶的抗老化性能;受阻酚BHT在老化6 h内可以有效遏制极性基团的生成,抑制灌缝胶模量的升高,但在长时间老化下其抗老化效果衰退明显;受阻酚1010在老化6 h内抗老化效果并不理想,但在老化12 h后可以有效抑制羰基的生成。受阻酚对灌缝胶体系的抗老化改性效果受到受阻酚分子结构、迁移性及其与灌缝胶体系相容性的影响。高相容性、低位阻效应以及低迁移性有助于受阻酚稳定、高效地提升灌缝胶的抗老化性。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可以有效改善受阻酚在灌缝胶中的分散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老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缝胶 受阻酚 抗氧剂 老化 改性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在大型文体建筑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许鸣 丁保安 《园林》 2021年第1期36-41,共6页
基于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文章以扬州高邮市文化体育休闲中心为例,阐述相关绿色建筑技术在大型文体建筑中的应用与评价。项目考虑自身的功能需求及区域特点,结合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因地制宜地选用了复层绿化、高... 基于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文章以扬州高邮市文化体育休闲中心为例,阐述相关绿色建筑技术在大型文体建筑中的应用与评价。项目考虑自身的功能需求及区域特点,结合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因地制宜地选用了复层绿化、高效围护结构、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雨水回用、节水器具、空气质量监测、室内通风采光优化等多项绿色技术,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绿色建筑技术 大型文体建筑 应用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盐改性碱矿渣砂浆的抗硫酸盐物理侵蚀性能
9
作者 张雨点 孔润 +2 位作者 张哲 邓加鑫 杨凯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4-912,共9页
测试分析了不同种类硬脂酸盐改性碱激发矿渣(AAS)抗硫酸盐物理侵蚀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干湿循环条件下AAS受到明显物理结晶损伤;加入硬脂酸钙(CaSt)、硬脂酸钠(NaSt)后能通过降低吸水速率、改善内部孔结构、减小表观损伤,来提... 测试分析了不同种类硬脂酸盐改性碱激发矿渣(AAS)抗硫酸盐物理侵蚀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干湿循环条件下AAS受到明显物理结晶损伤;加入硬脂酸钙(CaSt)、硬脂酸钠(NaSt)后能通过降低吸水速率、改善内部孔结构、减小表观损伤,来提升AAS半浸泡-干湿循环下的抗硫酸钠物理结晶破坏能力;硬脂酸钾(KSt)的加入则加剧了AAS硫酸钠物理结晶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矿渣水泥 结晶破坏 硬脂酸盐 吸水速率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修正的土体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龚琰 朱建群 陈浩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探究地基土体在附加应力作用下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对传统剪切试验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气压式全自动固结仪预先对试样施加多组精确的附加应力(超出原状土体上覆土重的荷载)后进行快剪试验,以淤泥质粉质黏土与粉土夹粉砂两类土体为研... 为探究地基土体在附加应力作用下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对传统剪切试验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气压式全自动固结仪预先对试样施加多组精确的附加应力(超出原状土体上覆土重的荷载)后进行快剪试验,以淤泥质粉质黏土与粉土夹粉砂两类土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结构与状态的变化对抗剪强度指标值的影响;从受剪土体与剪切盒各层面受力与沉降关系出发,融入剪切面积动态表达式,推导出剪切正应力的修正公式,代入试验计算抗剪强度参数值。结果表明:两类土体受附加应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淤泥质粉质黏土以黏聚力变化为主,粉土夹粉砂则体现在内摩擦角上;含水量及孔隙比的改变与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值的变化之间存在反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应力 含水率 孔隙比 抗剪强度指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水热养护对铝酸钙水泥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剑峰 杨涛 +2 位作者 张菁燕 周文平 高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2-807,826,共7页
稠油热采常使用具有早强和耐高温特性的铝酸钙特种水泥完成固井作业,为保证固井安全和采油效率,需明确早期水热养护对水泥硬化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20、50、80℃下水泥的强度发展、矿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水热养护... 稠油热采常使用具有早强和耐高温特性的铝酸钙特种水泥完成固井作业,为保证固井安全和采油效率,需明确早期水热养护对水泥硬化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20、50、80℃下水泥的强度发展、矿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水热养护过程中铝酸钙水泥中的钙铝黄长石、CAH_(10)和C_(2)AH_(8)等主要矿物相逐步转变为胶结性差的颗粒状水榴石,导致硬化体结构疏松多孔,进而引发硬化体抗压强度衰退。掺入粉煤灰和矿渣无法有效抑制晶型转变和结构破坏,但六偏磷酸钠改性可使矿物相保持结构稳定性,六偏磷酸钠溶出的Na^(+)、HPO_(4)^(-)与铝酸钙水泥溶出的Ca^(2+)、[AlO_(4)]^(5-)反应生成水化磷铝酸钠钙(N-C-A-P-H)凝胶相产物,进一步提高了硬化体的致密度和胶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钙水泥 固井 稠油热采 矿相转变 微观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收缩型混凝土用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焦宝龙 仇影 +4 位作者 蒋青青 董小帅 王微涵 裴达伟 濮熊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49,共8页
采用自由基共聚法,以苯乙烯磺酸钠(SS)和2-羟乙基乙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大单体(IPEG-PPG)为主要合成原料,并加入自制减缩组分(RS)共聚,制备了低收缩聚羧酸系减水剂(SRPC),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测试分析了其相对分子... 采用自由基共聚法,以苯乙烯磺酸钠(SS)和2-羟乙基乙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大单体(IPEG-PPG)为主要合成原料,并加入自制减缩组分(RS)共聚,制备了低收缩聚羧酸系减水剂(SRPC),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测试分析了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以及特征官能团。测定了表面张力、对水泥颗粒吸附行为、混凝土自收缩及各项混凝土应用性能(减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并分析其吸附-降低表面张力的减缩机理。结果表明,当侧链接枝密度(EO∶PO)为3∶1,侧链长度为23且摩尔比RS∶SS∶IPEG-PPG=3∶0.6∶1时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高减水性能且对混凝土具有低收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低收缩 聚羧酸系减水剂 侧链接枝密度 侧链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张法预制预应力工字型板桩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汉东 李志刚 +3 位作者 姚和康 高洲 顾荣军 恽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11-217,共7页
先张法工字型预制预应力板桩(YBZ桩)是为满足深基坑工程支护需要而设计制作的一种新型围护桩,其采用非传统工字型、双轴对称截面设计。为检测YBZ桩的抗弯、抗剪性能和理论设计方法的准确性进行现场试验;并通过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试... 先张法工字型预制预应力板桩(YBZ桩)是为满足深基坑工程支护需要而设计制作的一种新型围护桩,其采用非传统工字型、双轴对称截面设计。为检测YBZ桩的抗弯、抗剪性能和理论设计方法的准确性进行现场试验;并通过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YBZ桩理论设计值、试验结果及数值模拟值基本一致,差异性较小。因此,工字型性能理论计算公式是合理的,数值模拟的结果也是切合实际情况的;同时验证了YBZ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对今后YBZ桩的推广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工字型板桩 理论设计 力学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消能减震产品检测标准及方法差异性分析
14
作者 孙茹茹 王义川 周永峰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4,共7页
作为建筑抗震的第一道防线,阻尼器在建筑结构抗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规范消能减震行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有关阻尼器检测的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但在具体的检测内容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 作为建筑抗震的第一道防线,阻尼器在建筑结构抗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规范消能减震行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有关阻尼器检测的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但在具体的检测内容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不清晰的地方。本文针对速度型阻尼器和位移型阻尼器,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判定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指出不同行业和地方检测标准的异同点,并通过试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给出了推荐的阻尼器加载制度和参数定义,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型阻尼器 位移型阻尼器 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固废胶凝材料固化土性能预测与优化
15
作者 袁慧慧 邓加鑫 +4 位作者 虞犇 张晓翔 顾磊 杨建辉 韩双 《硅酸盐通报》 2025年第10期3761-3772,共1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土管理问题日益严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废胶凝材料的土壤固化方法,利用矿渣、钢渣和脱硫石膏作为固化剂,通过混料设计研究了不同配合比对砂质粉土无侧限抗压强度(UCS)的影响,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土管理问题日益严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废胶凝材料的土壤固化方法,利用矿渣、钢渣和脱硫石膏作为固化剂,通过混料设计研究了不同配合比对砂质粉土无侧限抗压强度(UCS)的影响,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了固化土UCS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固废胶凝材料显著提升了固化土的早期和后期UCS,尤其是钢渣含量不高于30%(质量分数)时,固化土UCS优于水泥固化土。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水化产物钙矾石(AFt)和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填充了土壤孔隙,提升了固化土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基于ANN构建的7、28 d UCS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均在0.95以上,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通过特征重要性分析,胶凝材料掺量和土壤含水率对固化土UCS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固废胶凝材料的配合比优化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胶凝材料 土壤固化 人工神经网络 无侧限抗压强度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