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浅水湖泊近岸湿地带建设技术——以常州市长荡湖为例
1
作者 陈寿岭 秦灏 +3 位作者 苗润 孙文 陈童尧 朱金格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6-120,共5页
大型浅水湖泊近岸湿地带水生植被存活及分布与风浪强度密切相关。长荡湖是太湖流域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西部近岸湿地带建设采用了生态潜堤、导流槽、流泥捕获槽等技术,以优化湖体流场结构、减少风浪的侵蚀、沉降水体中的悬浮物。采用三... 大型浅水湖泊近岸湿地带水生植被存活及分布与风浪强度密切相关。长荡湖是太湖流域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西部近岸湿地带建设采用了生态潜堤、导流槽、流泥捕获槽等技术,以优化湖体流场结构、减少风浪的侵蚀、沉降水体中的悬浮物。采用三维水动力模型对建设效果进行模拟评估。结果表明:长荡湖经过采取以上技术综合治理后,水质较差的西部河流河水入湖后将由直接整体向东部流动,改变为先沿导流槽和潜堤向南流动,并且河口附近水体整体呈现迂回循复的特征,水体流程得到增加,延长了水体滞留时间,为水生植被的恢复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生境。无人机和样点监测结果表明:工程2019年完工后国控断面长荡湖湖心总磷总氮均出现明显下降,2023年水生植被物种数量及湖心区生物量分别是2019年工程实施前的3倍与5倍,生态环境得到系统提升。长荡湖近岸湿地带地形重塑成功经验可为太湖及长江流域大型浅水湖泊湖滨生态缓冲带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湿地带 生态潜堤 导流槽 流泥捕获槽 地形重塑 大型浅水湖泊 长荡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