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污染暴露与体育活动:如何保障健康 被引量:9
1
作者 覃飞 徐旻霄 +4 位作者 瞿超艺 王中玮 范峥峥 董亚南 赵杰修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69,共12页
空气污染物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风险因子之一,长期空气污染暴露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损伤和癌症等多种疾病。已有研究表明,在高浓度颗粒物污染下运动可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组织炎症、功能下降,并影响运动机能。也有... 空气污染物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风险因子之一,长期空气污染暴露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损伤和癌症等多种疾病。已有研究表明,在高浓度颗粒物污染下运动可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组织炎症、功能下降,并影响运动机能。也有研究表明,长期规律性的运动健身产生的有益效应可抵抗颗粒物造成的机体损害,即“运动促进健康”和“空气污染危害健康”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平衡点。如何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科学安全的运动健身,成为学者和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从“空气污染对机体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对运动人群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训练对空气污染所致健康损害的抵抗效应”“运动抵抗空气污染所致健康损害的相关机制”“空气污染环境下运动的保护措施”5个方面对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进行总结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运动抵抗污染物所致机体损害的机制探索、空气污染环境下运动的安全阈值范围确定、运动健身环境污染预警机制的建立等,将是本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与现实意义的研究选题和进一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运动 健康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疾病运动处方新进展——《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第11版)更新记 被引量:6
2
作者 罗曦娟 李新 +13 位作者 张献博 高瑞芳 李博文 王娟 王艳 邱俊强 钱菁华 黄彩华 周誉 李雪梅 张禹 徐峻华 张晓丽 王正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8-664,共7页
随着近些年来体力活动与慢性疾病之间量效关系研究的不断涌现,权威指南中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疾病谱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癌症运动处方的适用癌种增多,在癌症不同阶段的作用增加,以及脑健康相关运动处方疾病谱的扩大;与此同时,健康人群以... 随着近些年来体力活动与慢性疾病之间量效关系研究的不断涌现,权威指南中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疾病谱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癌症运动处方的适用癌种增多,在癌症不同阶段的作用增加,以及脑健康相关运动处方疾病谱的扩大;与此同时,健康人群以及有多种慢性疾病和健康问题人群的运动处方原则也得到大量充实和更新。本文针对这些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前沿参考,并建议参考国际权威指南的最新内容,结合国内研究成果和实践,在各疾病人群临床实践指南中加入运动处方的内容,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运动处方预防、治疗和改善疾病状况和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运动处方 慢性疾病 量效关系 癌症 脑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运动医学会运动风险筛查的演变和发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罗曦娟 王正珍 +3 位作者 李新 张献博 高瑞芳 李博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3-418,共6页
运动在带来健康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心血管事件和运动损伤,为了在运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得益处、规避风险,进行运动风险筛查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运动风险筛查的演变和发展,为学者和实践者深入理解ACSM运动风... 运动在带来健康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心血管事件和运动损伤,为了在运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得益处、规避风险,进行运动风险筛查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运动风险筛查的演变和发展,为学者和实践者深入理解ACSM运动风险筛查流程、掌握相关前沿知识、更好地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风险筛查 美国运动医学会 运动前健康筛查 运动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周间歇性亚极限强度运动中大鼠睾丸组织StAR及其调控因子的时序性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汤昆 张漓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5周间歇性亚极限强度运动引起大鼠睾酮水平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8周龄SD大鼠分为运动干预组和安静对照组,运动组大鼠以尾部负重的方式(6%体重)进行4min×5次游泳训练,间隔90 s,上、下午各进行1次训练,每周6天,分别持续1、... 目的:探讨5周间歇性亚极限强度运动引起大鼠睾酮水平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8周龄SD大鼠分为运动干预组和安静对照组,运动组大鼠以尾部负重的方式(6%体重)进行4min×5次游泳训练,间隔90 s,上、下午各进行1次训练,每周6天,分别持续1、2、3、4、5周。各组大鼠末次训练结束48 h后取材,测定StAR、PKA、pCREB、SF-1等相关蛋白及基因mRNA变化情况。结果:1)运动干预组血睾酮水平后2周下降幅度较大,第5周血睾酮水平与安静对照组相比下降了70%(P<0.01)。2)运动干预组大鼠StAR mRNA在第5周出现了显著性下降(P<0.05)。3)大鼠睾丸组织PKA、pCREB、SF-1蛋白表达以及SF-1 mRNA表达在后2周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结论:5周间歇性亚极限强度运动引起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内St AR及其相关调控因子PKA、pCREB、SF-1等表达下降,进而引起胆固醇转运受限,这可能是导致睾酮合成和血液睾酮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低睾酮 亚极限强度运动 STAR 时序性变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锻炼在外周动脉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云清 高瑞芳 +1 位作者 朱海燕 王正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2-396,共5页
外周动脉疾病(PAD)是指周围动脉粥样斑块发展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包括一系列由供应脑部、内脏器官和肢体的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的非冠状动脉系统的综合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表... 外周动脉疾病(PAD)是指周围动脉粥样斑块发展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包括一系列由供应脑部、内脏器官和肢体的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的非冠状动脉系统的综合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可表现为下肢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硬化等,其中最常累及腹主动脉分叉以下的动脉,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坏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步行锻炼 动脉粥样硬化症 肠系膜动脉硬化 治疗 动脉粥样斑块 腹主动脉分叉 下肢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