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色素痣的4种治疗方法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唐亚娟 孙朗炎 +3 位作者 康定华 徐春兴 康莉 郑云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37-637,共1页
目前治疗色素痣有手术、激光、多功能电离子、冷冻等多种方法.我科自1990年至今采用手术切除法、CO2激光法、多功能电离子法、液氮冷冻法治疗皮肤色素痣,并对其中258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色素痣 手术切除法 物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Axl、NF-κ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慎秋 谢春丽 +3 位作者 蒋思 曾芬 梁宁 赵红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观察Axl(Aexekleto)、真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在正常皮肤组织和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特点,并探讨其在皮肤SCC发生发展中可能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0例正常皮肤组织及40例皮肤SCC中Axl、NF-κ... 目的观察Axl(Aexekleto)、真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在正常皮肤组织和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特点,并探讨其在皮肤SCC发生发展中可能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0例正常皮肤组织及40例皮肤SCC中Axl、NF-κB(P65)的表达。结果 Axl在皮肤SCC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7.5%和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NF-κB(P65)在皮肤SCC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和10.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3,P<0.05)。Axl及NF-κB(P65)在皮肤SCC中的表达等级相关系数rs=0.224,P=0.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xl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在皮肤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L 真核转录因子-κB 皮肤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疗妥治疗3种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学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9-320,共2页
喜疗妥治疗3种皮肤病的疗效观察程学兰①手部单纯皲裂、小腿冬季瘙痒病和颈部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患。我们自1996年9月~1997年1月使用喜疗妥乳膏(德国路易坡大药厂生产)治疗上述3种常见病,其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 喜疗妥治疗3种皮肤病的疗效观察程学兰①手部单纯皲裂、小腿冬季瘙痒病和颈部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患。我们自1996年9月~1997年1月使用喜疗妥乳膏(德国路易坡大药厂生产)治疗上述3种常见病,其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人情况:本组45例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药物疗法 喜疗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疗在白癜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榕荫 万聪翀 +1 位作者 殷川伟 吕金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646-2652,共7页
光疗在白癜风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B-UVB)是目前临床治疗非节段型白癜风的一线光疗手段。近年来,可见光逐渐成为治疗白癜风的一种新兴方式。研究表明,氦氖激光对于节段型白癜风具有较好的治... 光疗在白癜风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B-UVB)是目前临床治疗非节段型白癜风的一线光疗手段。近年来,可见光逐渐成为治疗白癜风的一种新兴方式。研究表明,氦氖激光对于节段型白癜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蓝光对局限型白癜风治疗效果较好,而NB-UVB更适合散发或泛发型白癜风的治疗。不同的光疗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诱导白斑复色的作用机制涉及多种生物蛋白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本文就近年来几种光疗手段在白癜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 氦氖激光 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胃肠道癌皮肤转移CK18和CK20及CEA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康定华 汤寅 陈同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9-151,共3页
为了探讨CK18和CK20在乳腺癌和胃肠道癌皮肤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对11例乳腺癌与12例胃肠道癌皮肤转移患者CK18、CK20和CEA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观察。所有23例皮肤转移癌CK18和CEA均呈阳性表达,其中5例结直肠癌皮肤转移CK20呈阳性表达... 为了探讨CK18和CK20在乳腺癌和胃肠道癌皮肤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对11例乳腺癌与12例胃肠道癌皮肤转移患者CK18、CK20和CEA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观察。所有23例皮肤转移癌CK18和CEA均呈阳性表达,其中5例结直肠癌皮肤转移CK20呈阳性表达。结果提示,CK18和CK20在乳腺癌与胃肠道癌皮肤转移中的表达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胃肠癌 皮肤转移 CK18 CK20 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定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康定华患者蒋××,男,56岁,已婚,干部,常州市人。右足底、脐部、腋部、右上肢、阴囊部相继出现暗红色斑4个月。初于右足底有红色小丘疹、丘疱疹,数目增多后融合成斑片,斑片中央逐渐消退,...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康定华患者蒋××,男,56岁,已婚,干部,常州市人。右足底、脐部、腋部、右上肢、阴囊部相继出现暗红色斑4个月。初于右足底有红色小丘疹、丘疱疹,数目增多后融合成斑片,斑片中央逐渐消退,形成环状,伴有脱屑,自觉瘙痒。半年后,脐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T细胞淋巴瘤 病理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生殖支原体感染 被引量:5
7
作者 骆丹 胡春梅 +5 位作者 梁国钧 孙郎炎 王书奎 陈希平 徐文严 朱文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6-218,共3页
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生殖支原体(Mg),设计Mg种属特异性引物及功能性结构蛋白基因引物,先进行标准株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然后进行临床标本的PCR扩增反应。分泌物标本用NP40裂解液一步法制备模板... 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生殖支原体(Mg),设计Mg种属特异性引物及功能性结构蛋白基因引物,先进行标准株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然后进行临床标本的PCR扩增反应。分泌物标本用NP40裂解液一步法制备模板DNA。三对引物有良好的特异性,对Mg标准株模板敏感性可达10-6μg。临床标本检测,广东地区性病门诊261例的MgDNA阳性率明显高于上海、常州及南京地区(χ2=16.1,P<0.01),后三者的感染差异无显著性(χ2=0.06,P>0.05)。性病门诊患者511例的Mg总感染率与56例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7.9,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感染 支原体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康定华 郑云燕 徐春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白癜风 T细胞亚群 转移因子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荨麻疹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 被引量:43
9
作者 唐亚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4-285,共2页
对60例荨麻疹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表明 ,荨麻疹患者CD3+及CD4 +细胞明显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急性荨麻疹患者CD3+、CD4+改变最为明显... 对60例荨麻疹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表明 ,荨麻疹患者CD3+及CD4 +细胞明显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急性荨麻疹患者CD3+、CD4+改变最为明显。实验结果表明 ,荨麻疹患者存在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现象 ,在荨麻疹的发病中 ,不但有体液免疫参与 ,而且细胞免疫在荨麻疹的发病中亦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类型、面积与sICAM-1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康定华 程学兰 郑云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型 细胞间粘连分子 SIG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艳 闵仲生 +4 位作者 施和建 杨丽佳 徐春兴 魏志平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66-768,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A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PV患者随机分为6组:试验组3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照一组(卤米松乳膏)、对照二组(他卡西醇乳膏)和对照...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A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PV患者随机分为6组:试验组3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照一组(卤米松乳膏)、对照二组(他卡西醇乳膏)和对照三组(卡泊三醇乳膏),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连续4周。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各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PV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寻常性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抗真菌药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亚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6-218,共3页
应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3种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120例甲真菌病患者,并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显示,3种药物均有较好的抗真菌疗效,特比萘芬疗效优于伊曲康唑及氟康唑,伊曲康唑疗效优于氟康唑。3种药物近、中、远期临床治愈率及... 应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3种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120例甲真菌病患者,并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显示,3种药物均有较好的抗真菌疗效,特比萘芬疗效优于伊曲康唑及氟康唑,伊曲康唑疗效优于氟康唑。3种药物近、中、远期临床治愈率及真菌学阴转率、复发率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氟康唑 甲真菌病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春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6,共2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于2007年1月-2008年1月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药物治疗PHN,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神经痛 紫外线 中波 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皮质类固醇等综合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亚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5-376,共2页
采用小剂量泼尼松及转移因子等综合疗法治疗67例白癜风,结果痊愈33例(49.25%),显效20例(29.85%),有效9例(13.43%)。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25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 采用小剂量泼尼松及转移因子等综合疗法治疗67例白癜风,结果痊愈33例(49.25%),显效20例(29.85%),有效9例(13.43%)。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25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1,而CD8+则升高,P<0.01。对其中20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动态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有明显升高,P<0.01,而CD8+则有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泼尼松 转移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综合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疗霉舒霜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唐亚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疗霉舒霜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对比观察唐亚娟①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抗真菌新药,如抗真菌外用药中疗霉舒霜和霉克霜均有较好抗真菌疗效,但比较两者的疗效未见有报导,我们自1996年7月~11月采用瑞士山德士药厂... 疗霉舒霜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对比观察唐亚娟①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抗真菌新药,如抗真菌外用药中疗霉舒霜和霉克霜均有较好抗真菌疗效,但比较两者的疗效未见有报导,我们自1996年7月~11月采用瑞士山德士药厂生产的1%疗霉舒霜治疗浅部真菌病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真菌病 药物疗法 疗霉舒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欣颗粒联合转移因子、迪维霜治疗扁平疣4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定华 郑云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906-906,共1页
关键词 同欣颗粒 转移因子 迪维霜 扁平疣 疗效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苷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48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春梅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7期782-783,共2页
目的探讨积雪苷治疗痤疮后瘢痕的疗效及其使用方法。方法48例痤疮后瘢痕患者,均采用外用和口服结合的方法,每天口服积雪苷片12 mg,tid,外擦积雪苷软膏,tid,擦前先清洁局部皮肤,擦后轻轻按摩3~5 min。4周为1个疗程,最长治疗4个疗程,每... 目的探讨积雪苷治疗痤疮后瘢痕的疗效及其使用方法。方法48例痤疮后瘢痕患者,均采用外用和口服结合的方法,每天口服积雪苷片12 mg,tid,外擦积雪苷软膏,tid,擦前先清洁局部皮肤,擦后轻轻按摩3~5 min。4周为1个疗程,最长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结果积雪苷治疗痤疮后瘢痕的总有效率81.25%;病程半年之内的患者痊愈率100.00%,~1 a者痊愈率44.44%,显效率55.56%,有效率100.00%,~5 a者有效率60.00%,〉5 a者基本无效;通常用药2~4周后患者症状、体征开始有所改善;痊愈患者平均用时(2.8±0.9)个疗程,显效患者平均用时(3.2±0.7)个疗程。结论积雪苷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但宜早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苷 瘢痕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含镍金属植入物过敏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中芝 曹妍 李绍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7-309,共3页
血管内金属植入物(ME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含镍MEI引起的过敏反应罕见,多为个案报道。Ⅳ型超敏反应在含镍MEI相关过敏反应中起关键作用。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应根据患者是否有金属过敏史和皮肤斑贴试验结果,制定具体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包... 血管内金属植入物(ME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含镍MEI引起的过敏反应罕见,多为个案报道。Ⅳ型超敏反应在含镍MEI相关过敏反应中起关键作用。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应根据患者是否有金属过敏史和皮肤斑贴试验结果,制定具体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对症治疗和取出MEI治疗(移除过敏源)。临床医师应掌握含镍MEI过敏反应相关知识,尽量避免MEI过敏反应发生。一旦发生,应给予适当诊断和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并发症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疣状斑块型汗管角化症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云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汗管角化症 疣状斑块型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tterer-Siwe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亚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0-190,共1页
Letterer-Siwe病1例报告唐亚娟Letterer-Siwe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国内报道不多,最近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月。因全身发疹2月伴发热半月于1994年1月11日住我院儿科。患儿2月前... Letterer-Siwe病1例报告唐亚娟Letterer-Siwe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国内报道不多,最近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月。因全身发疹2月伴发热半月于1994年1月11日住我院儿科。患儿2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热度在3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tterer-Siwe 皮肤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