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藤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从蓉俊 江晓红 张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2期2759-2761,2765,共4页
目的:探究金刚藤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机制,为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慢性附件炎患者17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联合治疗组... 目的:探究金刚藤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机制,为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慢性附件炎患者17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刚藤胶囊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IL-6和IL-10)]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经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升高,CD8^+、细胞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经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升高,CD8^+、细胞因子(TNF-α、IL-2、IL-6和IL-10)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件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应用金刚藤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慢性附件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件炎 阿奇霉素 金刚藤胶囊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抑制人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钱高潮 丁志祥 +2 位作者 潘薇 金文涛 张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 :探讨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tl pachymaram,CMP)对人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凋亡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rh GM-CSF和IL-4诱导分化为不成熟DC。LPS诱导成熟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MP(终浓度... 目的 :探讨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tl pachymaram,CMP)对人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凋亡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rh GM-CSF和IL-4诱导分化为不成熟DC。LPS诱导成熟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MP(终浓度为10、50、100 mg/L),以不加CMP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趋化因子受体CCR7表达情况,Q-PCR检测CCR7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经CMP处理后DC凋亡率低于对照组,而CCR7的表达高于对照组,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亦增高,且呈剂量依赖趋势。100 mg/L CM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 mg/L和100 mg/L CMP处理组CCR7的表达和磷酸化Akt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P能抑制成熟DC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CR7的表达,经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茯苓多糖 树突状细胞 CCR7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00a靶向BRD4对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田晓静 周伊兰 薛宏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2-836,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200a靶向BRD4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65例,采用RT-PCR检测miRNA-200a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miRNA-200a靶向BRD4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65例,采用RT-PCR检测miRNA-200a在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构建miRNA-NC和miRNA-200a稳定细胞系,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NA-200a和BRD4的靶向关系;pcDNA空载和pcDNA-BRD4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miRNA-NC和miRNA-200a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iRNA-200a靶向BRD4对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分析miRNA-200a靶向BRD4对NSCL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iRNA-200a在NSCL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RD4可能是miRNA-200a的一个作用靶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在过表达BRD4-WT的细胞中,miRNA-200a组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miRNA-NC组细胞(P<0.05);而在过表达BRD4-MUT的细胞中,miRNA-200a组和miRNA-NC组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miRNA-NC组比较,miRNA-200a组细胞BRD4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miRNA-200a+pcDNA组比较,miRNA-200a+BRD4组细胞中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回升,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回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与miRNA-NC组比较,miRNA-200a组细胞的侵袭个数显著下降[(83.66±9.25)个比(32.73±6.02)个,P<0.05];与miRNA-200a+pcDNA组比较,miRNA-200a+BRD4组个细胞的侵袭个数明显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06±5.84)个比(62.02±7.28)个,P<0.05]。结论:miRNA-200a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过表达miRNA-200a可靶向下调BRD4的表达,从而抑制NSCLC中BRD4诱导的EMT和侵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00a BRD4 非小细胞肺癌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精颗粒对少弱精子症及PRM2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卞廷松 王成荣 +3 位作者 丁志祥 谈小林 周华 徐福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聚精颗粒对少弱精子症及PRM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聚精颗粒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21例,选取精子正常者8例,比较治疗前后及他们各自与正常人之间精子浓度、活力和PRM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PRM2mRNA水平治疗前低于正... 目的:探讨聚精颗粒对少弱精子症及PRM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聚精颗粒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21例,选取精子正常者8例,比较治疗前后及他们各自与正常人之间精子浓度、活力和PRM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PRM2mRNA水平治疗前低于正常人(P<0.05),治疗后与正常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精子浓度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A级精子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A+B级精子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聚精颗粒对提高少弱精子症的精子浓度和活力有较好疗效,能显著增加PRM2的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症 PRM2 中药 聚精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_circ_0044235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晓静 薛宏峰 +1 位作者 蒋辉 姚雨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12-2717,共6页
目的:探讨hsa_circ_0044235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分为对照组(Con组)、LPS组、LPS+pcDNA组、LPS+pcDNA-hsa_circ_0044235组、LPS+pcDNAhsa_circ_0044235+miR-NC组... 目的:探讨hsa_circ_0044235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分为对照组(Con组)、LPS组、LPS+pcDNA组、LPS+pcDNA-hsa_circ_0044235组、LPS+pcDNAhsa_circ_0044235+miR-NC组和LPS+pcDNA-hsa_circ_0044235+miR-338-5p组,RT-qPCR检测各组细胞hsa_circ_0044235和miR-338-5p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sa_circ_0044235与miR-338-5p的调控关系。结果:与Con组比较,LPS组MH7A细胞hsa_circ_0044235表达和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miR-338-5p表达、细胞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及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细胞周期G_(0)-G_(1)期缩短(P<0.05),S期延长(P<0.05)。与LPS+pcDNA组比较,LPS+pcDNA-hsa_circ_0044235组MH7A细胞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及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细胞周期G_(0)-G_(1)期延长(P<0.05),S期缩短(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LPS+pcDNA-hsa_circ_0044235+miR-NC组比较,LPS+pcDNA-hsa_circ_0044235+miR-338-5p组MH7A细胞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及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细胞周期G_(0)-G_(1)期缩短(P<0.05),S期延长(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hsa_circ_0044235可靶向结合miR-338-5p。结论:过表达hsa_circ_0044235可能靶向抑制miR-338-5p表达降低LPS诱导的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hsa_circ_0044235/miR-338-5p轴可能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hsa_circ_0044235 miR-338-5p 细胞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对结肠癌潜在枢纽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被引量:8
6
作者 丁志祥 史兵伟 +2 位作者 王永仿 葛贤 刘迁(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结肠癌的枢纽基因及潜在标志物。方法:利用GEO2R分析结肠癌相关芯片集GSE41258、GSE41328和GSE44861中的差异基因;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STRING在线软件分析差异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结肠癌的枢纽基因及潜在标志物。方法:利用GEO2R分析结肠癌相关芯片集GSE41258、GSE41328和GSE44861中的差异基因;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STRING在线软件分析差异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通过Cytoscape筛选枢纽基因;GEPIA在线软件验证枢纽基因的表达及预后价值。结果:共筛选出67个上调差异基因和75个下调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形成及胶原蛋白分解代谢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及癌症通路;通过PPI分析筛选出的枢纽基因包括CCND1、COL1A1、COL1A2、CXCL1、CXCL8、CXCL12、MMP1、MMP3、MYC和SPP1。经验证,CCND1、COL1A1、COL1A2、CXCL1、CXCL8、MMP1、MMP3、MYC和SPP1在结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而CXCL12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生存分析显示,COL1A2过表达与结肠腺癌患者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呈负相关(P<0.05,P<0.01),COL1A1过表达与结肠腺癌DFS呈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结肠癌10个潜在枢纽基因和2个预后相关基因,为结肠癌的分子机制研究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枢纽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