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创”教育体系构建 被引量:17
1
作者 仇志海 李龙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65-67,共3页
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在高等院校开展"三创"教育对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三创"教育... 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在高等院校开展"三创"教育对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三创"教育体系要把握工学结合的原则,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为核心,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通过明确定位、构建课程体系、建立保障机制、改革评价方式等来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三创"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创”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微观结构的煤矸石固土材料固土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肖雪军 唐惠东 鞠宇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7-221,共5页
利用XRD、MAS-NMR和SEM分析了煤矸石质固土材料固化土的水化产物以及微观形貌,探讨了煤矸石质固土材料的固土机理,结果表明:(1)煤矸石质固土材料在固化土中的水化产物为纤维状,主要成份为CSH、钙矾石以及少量无定形水合铝硅酸盐,并且随... 利用XRD、MAS-NMR和SEM分析了煤矸石质固土材料固化土的水化产物以及微观形貌,探讨了煤矸石质固土材料的固土机理,结果表明:(1)煤矸石质固土材料在固化土中的水化产物为纤维状,主要成份为CSH、钙矾石以及少量无定形水合铝硅酸盐,并且随着龄期的增长,水化产物逐渐增多,固化土强度增加。(2)煤矸石质固土材料的固土机理包括三个方面:煤矸石质固土材料自身的水化凝结、离子交换作用以及土壤中活性成分的固结反应,其中煤矸石质固土材料自身的水化凝结是固化土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固土材料 固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氧老化对聚碳酸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高炜斌 徐亮成 淡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64,共4页
分别在90~120℃环境下,对聚碳酸酯(PC)进行人工热氧加速老化实验。研究PC老化后的结构性能变化和热氧老化机理。结果表明:在低于120℃温度条件下,老化120h后,PC仍显示强而韧的性能,但断裂伸长减小;在120℃温度条件下,老化24h... 分别在90~120℃环境下,对聚碳酸酯(PC)进行人工热氧加速老化实验。研究PC老化后的结构性能变化和热氧老化机理。结果表明:在低于120℃温度条件下,老化120h后,PC仍显示强而韧的性能,但断裂伸长减小;在120℃温度条件下,老化24h后,PC拉伸断裂伸长消失;PC的热氧降解过程主要是以热诱导氧化降解反应,降解反应引起端基、侧基从主链断裂脱落,导致内部缺陷,力学性能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人工加速老化 性能 热氧老化 失效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rhenius方程外推法预测聚碳酸酯的贮存寿命 被引量:9
4
作者 高炜斌 马立波 刘日鑫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21,106,共3页
通过人工热氧加速老化试验与大气自然环境老化试验,研究聚碳酸酯(PC)人工加速老化与真实大气自然环境老化的相关性;以Arrhenius方程为理论基础,建立聚碳酸酯贮存寿命预测方程,利用该方程预测聚碳酸酯在成都地区大气自然环境中的贮存寿命... 通过人工热氧加速老化试验与大气自然环境老化试验,研究聚碳酸酯(PC)人工加速老化与真实大气自然环境老化的相关性;以Arrhenius方程为理论基础,建立聚碳酸酯贮存寿命预测方程,利用该方程预测聚碳酸酯在成都地区大气自然环境中的贮存寿命,理论贮存寿命值与真实大气自然环境贮存寿命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人工加速老化 Arrhenius方程 预测 贮存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km/h电动车组制动盘/片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枝苗 陈辉 李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7-138,共2页
经查阅资料、材料研究、工艺研究,明确了200km/h电动车组制动盘/片的技术要求,研制出了锻钢制动盘、粉末冶金闸片实物,并进行了1:1制动动力试验台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电动车组 锻钢制动盘 粉末冶金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