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被引量:42
1
作者 仇志海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95,共4页
文章分析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双高”计划建设的价值意蕴,针对“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双高计划”建设的路径:构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打造“双师四能”复合型师资队... 文章分析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双高”计划建设的价值意蕴,针对“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双高计划”建设的路径:构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打造“双师四能”复合型师资队伍、建立创新创业学分银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高计划”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导向的高职“三融三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仇志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53-56,共4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通识教育体系不健全、专创融合不到位、实践平台不完善等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具有鲜明实践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突破口。通...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通识教育体系不健全、专创融合不到位、实践平台不完善等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具有鲜明实践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突破口。通过系统设计"三融三阶"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三层渐进"的通识课程体系,实施"专创融通"的专业教学方案,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按照高职学生特点和高职教育规律有机整合融通、分层递进,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三融三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和正交试验的汽车轮毂盖板冲压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锐 孟亮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7-150,共4页
为解决某轿车轮毂盖板在冲压中遇到的局部拉裂问题,应用Deform软件建立了关于板料、凸模、凹模以及压边圈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整个冲压成形过程来分析轮毂盖板的成形性。模拟结果显示拉裂部位与实际生产结果一致,分析了拉裂产生... 为解决某轿车轮毂盖板在冲压中遇到的局部拉裂问题,应用Deform软件建立了关于板料、凸模、凹模以及压边圈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拟整个冲压成形过程来分析轮毂盖板的成形性。模拟结果显示拉裂部位与实际生产结果一致,分析了拉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以成形板件的最小厚度作为评判指标,基于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板料直径、凸凹模间隙、压边力以及冲压速度对评判指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模拟数据进行极差处理,获得了轮毂盖板的最优冲压工艺参数,经仿真获得的板件无拉裂现象,板件最大减薄率仅为10.6%,大大降低了拉裂风险。最终经实际生产试模,获得的轮毂盖板满足生产要求,板料厚度分布情况与仿真结果一致,误差较小,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有效解决了轮毂盖板的拉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盖板 拉裂 最小厚度 凸凹模间隙 压边力 冲压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4
作者 仇志海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131,共6页
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有力推动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同样需要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基于诊改理念... 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有力推动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同样需要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基于诊改理念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五纵五横一平台”,通过建立目标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手段,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螺旋提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诊断与改进 内部质量 保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轴位控制的单轴机床弹性摩擦精度控制研究
5
作者 李锐 孟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8-82,共5页
由于机床轴摩擦参数改变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使其精度控制具有较大的困难。构建了由机床轴和等效双质量振荡器组成的单轴机床系统,实现单轴机床的弹性摩擦精度控制。将转矩指令通过电机转矩常数转换为正交电流参考信号,从而对单轴系统... 由于机床轴摩擦参数改变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使其精度控制具有较大的困难。构建了由机床轴和等效双质量振荡器组成的单轴机床系统,实现单轴机床的弹性摩擦精度控制。将转矩指令通过电机转矩常数转换为正交电流参考信号,从而对单轴系统的动力学进行数学建模。采用位置-速度级联结构,提出基于滑模和非线性控制的STSMC-NAC非线性轴位控制算法,并与传统的P-PI级联控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P-PI控制,STSMC-NAC控制在0.1、0.5、1 Hz的频率下对库仑摩擦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参数值,且在保证最大绝对误差和功率控制分别降低约50%和33.3%的情况下,系统的复杂度也没有增加。说明STSMC-NAC方法对库仑摩擦进行了良好的精度估计,提高了单轴机床弹性摩擦控制精度以及控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机床系统 摩擦精度控制 P-PI级联控制 STSMC-NAC非线性轴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