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4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高”背景下“CAD/CAM应用技术”双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罗珊 高潮 《南方农机》 2024年第S01期173-176,共4页
“双高计划”提出了提升高等职业学校国际化水平的建设任务,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以机械类专业“CAD/CAM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对高职双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基于国际化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工作岗... “双高计划”提出了提升高等职业学校国际化水平的建设任务,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以机械类专业“CAD/CAM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对高职双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基于国际化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工作岗位进行了教学设计,建设了双语课程的教学资源库,采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针对学生水平开展了分层教学,验证了教学实践效果。教学实践表明,采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双语课程 CAD/CAM应用技术 SPOC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开发与实践——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李娥 吴访升 盛杨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2-65,共4页
职业素养是直接与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环境和岗位需求相对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无论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言,通识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通识必修课... 职业素养是直接与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环境和岗位需求相对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无论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言,通识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通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特色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竞赛课程、环境课程,论述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基点,开发高职通识课程的实践。同时,提出对保障高职通识课程顺利实施的初步建议,即全员化的职业素养培育理念,全方位的通识教育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职业素养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建设--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管丹 黄一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61-63,共3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的瓶颈之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和协同实训平台,取得了实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的瓶颈之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和协同实训平台,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长效机制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诊改实践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47
4
作者 陈向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39,共7页
基于"诊改"实践的视角,力图从破解高职院校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建立常态化的诊断改进机制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入手,深入探索高职院校"质量自治保证"的核心内涵,厘清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各主体的质量保证责任。通... 基于"诊改"实践的视角,力图从破解高职院校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建立常态化的诊断改进机制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入手,深入探索高职院校"质量自治保证"的核心内涵,厘清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各主体的质量保证责任。通过试点院校"五纵五横一平台"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框架下"诊改"实践运行的探索,为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教学"诊改"机制,不断提升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水平,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工作持续改进并形成良性运行常态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改实践 高职院校 质量保证 建设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蒋恒蔚 董海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3-46,共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在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中,基于国际商务专业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即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中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对实践操作技能等提出较...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在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中,基于国际商务专业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即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中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对实践操作技能等提出较高要求,注重实务型课程安排;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层次要求更高,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数理计算、宏观分析、项目策划以及科研探索等多方面的复合专业知识和综合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务专业 课程体系 “3+2”分段培养 职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为个案 被引量:25
6
作者 谢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4,共4页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应该充分关注学习者的特征,尊重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将体育教学目标向生活体育、娱乐体育、愉快体育、文化体育的方向发展。同时,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学科需要、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职业教育特点,构建具有职业...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应该充分关注学习者的特征,尊重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将体育教学目标向生活体育、娱乐体育、愉快体育、文化体育的方向发展。同时,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学科需要、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职业教育特点,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锻炼与职业岗位体能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体育课程 课程模式 职业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的改革与实践——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化学课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秦海芳 王乾 丁敬敏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5-37,共3页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以过程性知识为主,在职业成长发展的工作过程中体现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自我构建。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四大化学课程应充分体现为专业课程体系服务的思想,即按照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将化学实验技术与四大化学课程知...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以过程性知识为主,在职业成长发展的工作过程中体现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自我构建。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四大化学课程应充分体现为专业课程体系服务的思想,即按照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将化学实验技术与四大化学课程知识再度融合,设计驱动性的工作任务或探究性任务,形成与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三门课程:化学基础、化学应用、化学原理与反应机理。这三门课程伴随着三年的学业,在不同学期中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过程 系统化课程体系 工业分析与检验 化学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欧汉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51-53,共3页
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都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与教师职业能力不足则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因素。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课程体... 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都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与教师职业能力不足则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因素。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9
作者 张兰平 周科 许紫霞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9-41,共3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根据很多地区的人才市场的数据汇总,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专业的需求量一直高居榜首。然而,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市场营销岗位录取率却倒数第一。由于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根据很多地区的人才市场的数据汇总,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专业的需求量一直高居榜首。然而,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市场营销岗位录取率却倒数第一。由于市场营销岗位的实践性很强,它需要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这令职业能力欠缺的高职生对市场营销岗位望而却步。因此,我们探索通过构建行动导向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切实提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来满足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营销岗位 职业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 行动导向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营销团队管理课程在市场营销专业中的设置
10
作者 张兰平 许紫霞 周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88-89,共2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在专业试点改革期间将团队管理结合本专业实际提出了一门新的课程——营销团队管理课程。本文通过阐述该课程能够实施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来论证营销团队管理课程在该系市场营销专业设置的必...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在专业试点改革期间将团队管理结合本专业实际提出了一门新的课程——营销团队管理课程。本文通过阐述该课程能够实施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来论证营销团队管理课程在该系市场营销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团队管理 市场营销专业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英语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玲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92-93,共2页
通过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对商务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认识不明,没有充分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鉴于此,从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结构、资源方式、功能优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商务英语网络教学... 通过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对商务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认识不明,没有充分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鉴于此,从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结构、资源方式、功能优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商务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并对平台建设中的设计问题进行讨论,为商务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 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 学习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建一流优质高职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12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08,共1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常州科教城,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119.86亩,建筑面积36.05万平方米,实践教学场所10万平方米。设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建...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常州科教城,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119.86亩,建筑面积36.05万平方米,实践教学场所10万平方米。设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和社科部、体育部、基础部、实验实训部、继续教育学院等5个教学单位。教职工总数60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发展 常州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高职校 江苏省教育厅 顺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职就业指导课质量创新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爱玲 谢存旭(主持人)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0-54,共5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正向我们走来。高职就业指导课是开展就业指导、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直接指导性课程,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此背景下围绕课程性质、发展现状,探究如何在教学理念、载体、方法上进行创新,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正向我们走来。高职就业指导课是开展就业指导、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直接指导性课程,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此背景下围绕课程性质、发展现状,探究如何在教学理念、载体、方法上进行创新,提高指导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课程质量。这既是时代所需,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互联网+ 就业指导课 课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全民终身学习的现实样态、关键挑战与调适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连权 孙建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1-46,共6页
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赋能全民终身学习的“软要素”。回顾既往,职业教育通过开辟多层次多元化升学通道、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开发学习成果转换标准等途径赋能全民终身学习发展,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终身... 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赋能全民终身学习的“软要素”。回顾既往,职业教育通过开辟多层次多元化升学通道、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开发学习成果转换标准等途径赋能全民终身学习发展,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终身学习发展体系。审视现实,赋能进程中仍面临学习平台建设滞后、数字资源适应存在偏差、技术支持力度薄弱的关键挑战。基于此,职业教育赋能全民终身学习的调适策略包括:精准对接需求,优化学习平台功能;深化知识融合,增强学习资源供给;跨越技术壁垒,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注重人文关怀,完善学习支持制度,为职业教育赋能全民终身学习发展筑基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习型社会 非正式学习 全民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中教与学的主体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锦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69,共2页
针对一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本文提出了教学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自主学习应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学中教师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方式与方法;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四... 针对一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本文提出了教学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自主学习应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学中教师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方式与方法;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四个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育 教学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秀维 刘晨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0,共3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建筑企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和成因,通过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建筑企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和成因,通过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以提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能力,满足企业用人单位需求,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淑华 孙海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7-178,共2页
随着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像技术已经应用到农业工程领域,并在农机工程、农学研究及精确农业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此,介绍了计算机图像技术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及主要组成,讨论了其在农机工程领域、农学研究领... 随着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像技术已经应用到农业工程领域,并在农机工程、农学研究及精确农业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此,介绍了计算机图像技术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及主要组成,讨论了其在农机工程领域、农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分析了计算机图像技术在农业工程应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图像技术 应用 农机工程 农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六西格玛工具完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昊昱 薛叙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8,共4页
运用头脑风暴、帕累托图和鱼骨图以及5WHY分析法等来自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工具,查找并分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工种所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与原有专业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并进行修正。这种从制造型企业中引入质... 运用头脑风暴、帕累托图和鱼骨图以及5WHY分析法等来自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工具,查找并分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工种所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与原有专业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并进行修正。这种从制造型企业中引入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教改研究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方法,打破了"凭经验分析问题"的旧习惯,增强了教改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质量管理工具 国家职业标准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课程标准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规范探索——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陆建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5-8,共4页
探索专业建设规范对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专业建设规范即是专业建设的最低标准和专业特色建设的组合,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其专业建设规范应包括专业师资配置标准、专业实训基地建... 探索专业建设规范对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专业建设规范即是专业建设的最低标准和专业特色建设的组合,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其专业建设规范应包括专业师资配置标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课程设置规范、专业教学实施与评价标准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规范 专业建设标准 专业特色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凯成 蒋春霞 杨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文章从专业人才规格与专业教育目标需求的角度出发,以江苏省土建类专业群人才需求预测为例,进行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探索出一套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主体集合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群体系,融企业... 文章从专业人才规格与专业教育目标需求的角度出发,以江苏省土建类专业群人才需求预测为例,进行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探索出一套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主体集合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群体系,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校内和校外二位一体的建筑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建筑工程 专业课程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