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工业废水
1
作者 杨晓梅 贺琼 朱贻钧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2,共2页
针对"油封"造成的膜堵塞问题,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对冷轧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从而稳定了膜生物反应器的膜通量,提高了生化处理工艺的处理效率,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含油废水 膜堵塞 生化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PILC在贫燃条件下催化丙烯选择性还原NO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前程 苏亚欣 +3 位作者 董士林 袁旻昊 周皞 邓文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40-1248,共9页
采用羟基铁离子柱撑Na-Mont制备了铁柱撑黏土催化剂(Fe-PILC),铁物种作为柱撑成分,同时充当活性组分,研究其在贫燃条件下催化丙烯选择性还原NO的特性。通过XRD、N_2吸附-脱附、H_2-TPR、UV-vis、Py-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物理化学性质... 采用羟基铁离子柱撑Na-Mont制备了铁柱撑黏土催化剂(Fe-PILC),铁物种作为柱撑成分,同时充当活性组分,研究其在贫燃条件下催化丙烯选择性还原NO的特性。通过XRD、N_2吸附-脱附、H_2-TPR、UV-vis、Py-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进一步研究其反应机理。研究表明,1.0Fe-PILC在450-600℃时NO的转化率超过98%,N_2的选择性可达97%以上,且抗水蒸气和SO_2的能力较强。XRD和N_2吸附-脱附研究表明,Fe-PILC中铁物种柱撑进入Na-Mont层间,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H_2-TPR研究表明,Fe-PILC在400℃左右还原能力较强,主要体现为Fe^(3+)→Fe^(2+)的还原。UVvis研究表明,Fe-PILC的脱硝活性与铁氧低聚物种FexOy呈正相关。Py-FTIR研究表明,Fe-PILC表面同时含有Lewis酸和Br■nsted酸性位,Lew is酸性位是C_3H_6与NO进行催化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燃条件 铁柱撑黏土 丙烯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Ti-PILC用于C_3H_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董士林 苏亚欣 +4 位作者 刘欣 李前程 袁旻昊 周皞 邓文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31-1239,共9页
采用二氧化钛对蒙脱土进行柱撑改性后,以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铁负载二氧化钛柱撑蒙脱土催化剂Fe/Ti-PILC,考察了其在富氧条件下催化C_3H_6选择性还原NO(C_3H_6-SCR)的性能。并借助N_2等温吸附-脱附、XRD、UV-vis、H_2-TPR、Py-FTIR等表征... 采用二氧化钛对蒙脱土进行柱撑改性后,以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铁负载二氧化钛柱撑蒙脱土催化剂Fe/Ti-PILC,考察了其在富氧条件下催化C_3H_6选择性还原NO(C_3H_6-SCR)的性能。并借助N_2等温吸附-脱附、XRD、UV-vis、H_2-TPR、Py-FTIR等表征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制备的19Fe/Ti-PILC催化剂在400℃时即可实现到NO的完全脱除,N2选择性能够达到90%以上。且具有较好的抗水蒸气和抗SO_2的能力。N_2吸附-脱附和XRD结果显示,蒙脱土的结构被撑开,交联柱撑有效,形成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UV-vis结果表明,催化剂的脱硝活性与铁氧低聚物种FexOy的含量有关,Py-FTIR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Lewis酸和Brnsted酸,Fe^(3+)负载到柱撑黏土中能够显著增加Lewis酸的含量,Lewis酸是影响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因素之一。H_2-TPR表征表明,催化剂在400℃左右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催化剂的还原能力主要体现为Fe^(3+)→Fe^(2+)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条件 柱撑黏土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g/Al_2O_3催化丙烯还原NO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溪 苏亚欣 +4 位作者 钱文燕 袁旻昊 周皞 邓文义 赵兵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65-1375,共11页
以蜂窝状陶瓷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不同Fe/Ag负载量的Fe-Ag/Al_2O_3催化剂。以C_3H_6为还原剂,在模拟烟气条件下和200-700℃范围内,程序控温的陶瓷管流动反应器上进行了催化还原NO的性能评估。结果表明,7.2Fe/1.9Ag/20Al... 以蜂窝状陶瓷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不同Fe/Ag负载量的Fe-Ag/Al_2O_3催化剂。以C_3H_6为还原剂,在模拟烟气条件下和200-700℃范围内,程序控温的陶瓷管流动反应器上进行了催化还原NO的性能评估。结果表明,7.2Fe/1.9Ag/20Al_2O_3/CM在500和550℃时催化C_3H_6还原NO的脱硝效率分别超过90%和达到100%。铁离子能有效地提高Ag/20Al_2O_3/CM催化剂抵抗烟气中的SO_2和H_2O的能力。结果表明,当烟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0.02%的SO2和8%的H_2O时,在500℃时7.2Fe/1.9Ag/20Al_2O_3/CM催化C_3H_6还原NO的脱硝效率不受影响,在6 h的连续实验中保持90%的脱硝效率而没有下降。而未经铁离子修饰的2Ag/20Al_2O_3/CM的催化活性则受烟气中的SO2和H_2O影响很大,0.02%的SO2和8%的H_2O分别使2Ag/20Al_2O_3/CM在500℃时催化C_3H_6还原NO的脱硝效率迅速从70%分别下降至46%和25%。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经铁离子修饰后的7.2Fe/1.9Ag/20Al_2O_3/CM催化剂中,形成了AgFeO_2以及Fe^(3+),催化剂表面变得疏松多孔,形成以Fe_3O_4为主的针状和片状晶体。H_2-TPR结果表明,7.2Fe/1.9Ag/20Al_2O_3/CM比Ag/20Al_2O_3/CM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更好的还原特性。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实验结果显示,Fe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Lewis酸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脱硝 丙烯 Fe-Ag/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e/Al_2O_3/cordierite催化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欣 苏亚欣 +3 位作者 董士林 周皞 邓文义 赵兵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3-753,共11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负载于蜂窝陶瓷上的Co/Fe/Al_2O_3/cordierite催化剂,在陶瓷管流动反应器上对其催化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最优脱硝性能,在模拟烟气条件下,当反应温度为550℃时可实...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负载于蜂窝陶瓷上的Co/Fe/Al_2O_3/cordierite催化剂,在陶瓷管流动反应器上对其催化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最优脱硝性能,在模拟烟气条件下,当反应温度为550℃时可实现97%的脱硝效率。Co的引入可显著增强Fe/Al_2O_3/cordierite催化剂抗SO_2和H_2O的能力。在模拟烟气中同时引入0.02%SO_2和3%H_2O后,1.5Co/Fe/Al_2O_3/cordierite的脱硝性能受影响甚微,当反应温度高于500℃时1.5Co/Fe/Al_2O_3/cordierite催化C_3H_6还原NO的效率均可达到90%以上;相比之下,未经Co修饰的催化剂Fe/Al_2O_3/cordierite脱硝性能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在整个反应温度区间(200-700℃)内,其催化C_3H_6还原NO的效率最高不足50%。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经过适量的Co修饰后的1.5Co/Fe/Al_2O_3/cordierite表面变得更疏松,且形成了以钴铁和钴铝双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球状晶粒。H_2-TPR结果表明,相比于Fe/Al_2O_3/cordierite,1.5Co/Fe/Al_2O_3/cordierite有更好的低温还原性能。PyFTIR结果表明,Co的引入可使催化剂表面的Lewis酸明显增加,且生成了Brnsted酸。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表明,Co可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Co/Fe/Al2O3/cordierite催化剂 NO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e-PILC催化C3H6选择性还原NO的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程江浩 苏亚欣 +4 位作者 李前程 温妮妮 邓文义 周皞 赵兵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91-2300,共10页
采用羟基铁离子柱撑Na-Mont制备出1.0Fe-PILC,通过超声浸渍法合成不同铜负载量的nCu-Fe-PILC,并测试了其在富氧条件下催化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通过N2吸附脱附、XRD、UV-Vis、H2-TPR、Py-FTIR等技术手段表征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 采用羟基铁离子柱撑Na-Mont制备出1.0Fe-PILC,通过超声浸渍法合成不同铜负载量的nCu-Fe-PILC,并测试了其在富氧条件下催化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通过N2吸附脱附、XRD、UV-Vis、H2-TPR、Py-FTIR等技术手段表征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物化性质,进一步解释其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u的引入提高了1.0Fe-PILC的中低温活性和抗水硫能力。其中9Cu-Fe-PILC在<300℃时NO转化率可达69.8%以上,400℃后NO转化率保持在99%以上且水硫影响较小。XRD、N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催化剂的SCR活性与所负载的活性组分和催化剂的吸附能力有关。UV-Vis结果表明,9Cu-Fe-PILC具有较强的中低温活性,与其含有较多的游离态Cu2+有关。H2-TPR结果表明,与1.0Fe-PILC相比,经Cu修饰的nCu-Fe-PILC获得了中低温还原能力。Py-FTIR结果表明,nCu-Fe-PILC表面同时含有Lewis酸和BrФnsted酸,Lewis酸是影响催化剂SCR活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选择性催化还原 nCu-Fe-PILC 柱撑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对Fe/Al-PILC的SCR-C3H6脱硝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显威 苏亚欣 +4 位作者 程江浩 林睿 温妮妮 邓文义 周皞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8-1378,I0006,共12页
为提高低温段(<300℃)铝柱撑蒙脱土负载铁基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采用银离子对其进行修饰。通过超声浸渍法合成银-铁双金属催化剂,并于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催化剂性能。结果表明,Ag的引入显著改善了Fe/Al-PILC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在25... 为提高低温段(<300℃)铝柱撑蒙脱土负载铁基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采用银离子对其进行修饰。通过超声浸渍法合成银-铁双金属催化剂,并于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催化剂性能。结果表明,Ag的引入显著改善了Fe/Al-PILC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在250℃时,Ag-Fe/Al-PILC催化剂的NO转化率达到60%以上,高于Fe/Al-PILC催化剂20%的NO的转化率,其中,2.1Ag-Fe/Al-PILC在250℃时NO转化率达到82%,N2选择性达到100%。而且,引入银离子后的双金属催化剂保持了铁基催化剂较好的抗H2O和SO2性能。通过多种技术探究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根据N2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形成了稳定的整体结构,并具有较大的内比表面积。同时,XRD和UV-vis表征结果显示,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银-铁固溶体、Ag+和Agn^δ+物种是影响其低温活性的关键因素。Ag-Fe/Al-PILC的低温活性与形成的银-铁固溶体有关,同时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Ag+和Agn^δ+物种是影响其低温活性的关键因素。XPS结果表明,Ag和Fe之间存在电子转移,形成了双金属协同作用,改变了催化剂表面的银、铁成分含量及其价态。H2-TPR结果表明,Ag促使Fe/Al-PILC还原特征峰出现在低温区,提高了其低温还原性能。表面酸性的Py-FTIR分析结果表明,Ag-Fe/Al-PILC催化剂同时存在Lewis酸和Bronsted酸,且Ag提高了Bronsted酸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柱撑黏土 Ag-Fe/Al-PI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催化剂Fe-Co/Al-PILC的CH_(4)-SCR脱硝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黄莎莎 苏亚欣 +6 位作者 周夏 杨迪 王聪颖 温妮妮 邓文义 周皞 田凤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3-1081,共9页
为了提高甲烷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CH_(4)-SCR)的效率及其抗烟气中的SO_(2)和H_(2)O的能力,以铝离子柱撑黏土为载体,制备铁-钴双金属催化剂(Fe-Co/Al-PILC)。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吡啶吸... 为了提高甲烷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CH_(4)-SCR)的效率及其抗烟气中的SO_(2)和H_(2)O的能力,以铝离子柱撑黏土为载体,制备铁-钴双金属催化剂(Fe-Co/Al-PILC)。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表征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对其CH_(4)-SCR特性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Fe-Co/Al-PILC具有较好的脱硝反应活性,其中0.27Fe-Co/Al-PILC(0.27为Fe与Co的质量分数比)在600℃时达到63.5%的脱硝效率和100%的N_(2)选择性,其抗水抗硫性能也大大提高。催化剂物化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Fe-Co负载量有利于催化剂中形成Co^(2+)和游离态Fe^(3+),它们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H_(2)-TPR结果表明,Fe离子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降低,还原性能增强。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Lewis酸和Brønsted酸,Lewis酸是催化反应的活性酸性位,Fe离子增加了Lewis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控制 选择性催化还原 CH_(4)-SCR 双金属催化剂 Fe-Co/Al-PI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改性Fe/Al-PILC催化剂的SCR-C3H6脱硝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程江浩 苏亚欣 +4 位作者 林睿 张显威 温妮妮 邓文义 周皞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3-833,I0004,共12页
为提高Fe/Al-PILC催化剂的SCR脱硝的低温活性,采用Cu对Fe/Al-PILC催化剂进行改性。采用超声浸渍法合成系列xCu-Fe/Al-PILC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H2-TPR、UV-vis、XPS、Py-FTIR等系列技术手段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进行C... 为提高Fe/Al-PILC催化剂的SCR脱硝的低温活性,采用Cu对Fe/Al-PILC催化剂进行改性。采用超声浸渍法合成系列xCu-Fe/Al-PILC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H2-TPR、UV-vis、XPS、Py-FTIR等系列技术手段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进行C3H6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铜改性后的xCu-Fe/Al-PILC催化剂有效解决了Fe/Al-PILC催化剂低温SCR活性不足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中高温活性。催化剂在200-500℃能够实现80%以上脱硝效率,其中,0.13Cu-Fe/Al-PILC在250-500℃实现了90%以上NO转化率,并在250℃达到最高脱硝效率93%。XRD、N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经过铜改性的催化剂可以提供更多反应活性位,提高反应速率。H2-TPR结果表明,掺杂铜使催化剂获得低温还原能力,同时增强了中高温还原能力。UV-vis、XPS结果表明,铜掺杂不仅使铁获得更高氧化态,同时产生了更多低温活性物质孤立Fe3+。Py-FTIR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Lewis酸和Brnsted酸,Lewis酸是SCR反应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还原 SCR-C3H6 xCu-Fe/Al-PILC 低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竞技体操制胜规律的再认识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洪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制胜。要制胜,就必须研究制胜规律。重新认识了竞技体操的制胜规律,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竞技体操制胜因素等个人看法。
关键词 竞技体操 制胜因素 制胜规律 运动成绩 竞技体育 博弈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体操运动员的时间知觉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洪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91-93,共3页
体操运动员的时间知觉对于运动技能的形成以及赛场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时间知觉 心理训练 运动技能 运动训练 运动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竞技体操项目的创新思维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洪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5-87,共3页
创新 ,是竞技体操发展的动力 ,是竞技体操发展的总趋势。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 ,本文结合竞技体操的实践对体操项目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
关键词 竞技体操 创新思维 实践 极品思维 逆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竞技体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
13
作者 赵洪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产业化 发展趋势 体育产业 职业体育 商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