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化的心性自觉与返本开新——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现代疏释”
1
作者 赵菲菲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7,187,共10页
徐复观在其文化研究中,始终以探索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路径为核心关切。他从哲学层面将文化界定为“人性对生活的自觉”,并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揭示中国文化赋予生命价值担当的特性。在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基础上,他提出了“... 徐复观在其文化研究中,始终以探索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路径为核心关切。他从哲学层面将文化界定为“人性对生活的自觉”,并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揭示中国文化赋予生命价值担当的特性。在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基础上,他提出了“返本开新”的文化发展路径。尽管其思想体系中保留着“中国文化本位论”的印记,但他对中国文化进行的创造性现代诠释,为文化转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既立足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学术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中国文化 现代疏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之路——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沈伟民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当下,我国社会群体的结构、数量一直在不断变化中,大学生数量呈现持续增加态势,尤其在文化大军中,大学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党... 当下,我国社会群体的结构、数量一直在不断变化中,大学生数量呈现持续增加态势,尤其在文化大军中,大学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党和政府着力强调和大力推进的,也是业界学者孜孜以求的研究重点。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蕊,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可谓值得关注的创新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 创新之路 思政教育 新时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发展理念”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统一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1,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方略。作为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核心内容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方略。作为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核心内容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特征,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境界,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内涵,两者内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须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大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大众化意蕴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萍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当前,大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是把我们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党的科学理论既一... 当前,大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是把我们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化思想内容大众化,坚持立场观点大众化,传承思想方法大众化,彰显语言艺术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具有丰富的大众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思想内容大众化 立场观点大众化 思想方法大众化 语言艺术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四维导向 被引量:13
5
作者 钱正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2,共6页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顺应时代发展,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未来走向和如何发展这个重大课题,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重大创新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积极顺应新时代对"三农"发展提出的新...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顺应时代发展,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未来走向和如何发展这个重大课题,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重大创新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积极顺应新时代对"三农"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广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切实引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行动指向,致力实现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问题导向、价值导向、实践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是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 四维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的主体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萍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26-28,共3页
大众化的根本是服务人民。人民大众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与被普及者,而是大众化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的主体分析,是解决大众化"化谁"的问题。尊重大众的主体地位,探析主体类别、分析主体特性、把握主体向... 大众化的根本是服务人民。人民大众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与被普及者,而是大众化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的主体分析,是解决大众化"化谁"的问题。尊重大众的主体地位,探析主体类别、分析主体特性、把握主体向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大众化主体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切实增强大众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大众化 主体类别 交往性 实践性 自觉性 主体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历史地位——评《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沈伟民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I0003-I0004,共2页
近代纺织工业在旧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中国近代纺织工业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时期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中,近代纺织工业在其中发挥着重... 近代纺织工业在旧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中国近代纺织工业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时期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中,近代纺织工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工业化纺织生产推动了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纺织工业在近代得到了迅速发展,技术不断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工业生产 中国近代工业 半封建社会 近代纺织工业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三农”观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4
8
作者 钱正武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三农"观是面向新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的理论成果,具有突出的理论贡献。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农"问题基本观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问题进行了... 习近平新时代"三农"观是面向新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的理论成果,具有突出的理论贡献。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农"问题基本观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探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三农"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立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客观现实,对"三农"发展进行整体规划,作出顶层设计,丰富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它深刻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充实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三农”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新乡村组织的伦理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夏天静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4,共5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探寻中国社会新出路的过程中,梁漱溟等新知识分子倡导乡村建设运动。他从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的认识出发,将"伦理情谊"融入团体组织,依新礼俗为规范,从义务本位确立"团体-个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探寻中国社会新出路的过程中,梁漱溟等新知识分子倡导乡村建设运动。他从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的认识出发,将"伦理情谊"融入团体组织,依新礼俗为规范,从义务本位确立"团体-个人"中的新关系,以相对论的伦理主义原则培育"团体-个人"中的新观念,以"人生向上"为目标建设中国乡村的团体生活。这种坚持以民族传统资源构建新社会的伦理精神,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但因过度倚重传统伦理道德的力量而忽视其在经济社会变迁中应有的现代转换,梁漱溟的新乡村组织陷入伦理本位主义的理论困境,在"私德"向"公德"的伦理转换和培育中出现了种种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组织 伦理本位 新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物流信息隐私权监管四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伟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08-109,共2页
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为物流运输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电商物流信息泄露、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担忧。因此,完善监管法律、提高监管技术、明确准入及退出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将成为未来我国电商物流信息隐私... 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为物流运输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电商物流信息泄露、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担忧。因此,完善监管法律、提高监管技术、明确准入及退出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将成为未来我国电商物流信息隐私权监管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信息 隐私权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长效机制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萍霞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5,共5页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长效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引导人们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不只是纯粹的、抽象的、思辨的理性活动,而且是着眼于中国的现实问题与未来发展、富于强烈现实诠释力和指导力的实践...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长效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引导人们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不只是纯粹的、抽象的、思辨的理性活动,而且是着眼于中国的现实问题与未来发展、富于强烈现实诠释力和指导力的实践活动。因此,为了解决"怎么化"的问题,要探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的教化与内化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落实与保障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形成具有常态化、长效性的动态一体化机制,筑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众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理论宣讲 长效机制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中茶叶运输质量控制的法律意识研究
12
作者 沈伟民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77,共2页
随着"互联网+"逐渐融入社会生活,如今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实现了与互联网之间的高度融合,茶叶也不例外,从茶叶的销售到售后服务、渠道建设等等,如今越来越多的茶叶开发者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自身发展。当然电子商务解决的只... 随着"互联网+"逐渐融入社会生活,如今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实现了与互联网之间的高度融合,茶叶也不例外,从茶叶的销售到售后服务、渠道建设等等,如今越来越多的茶叶开发者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自身发展。当然电子商务解决的只是选购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将产品送给顾客,而只有送给客户,客户签收并确认,才算完成整个销售、购物过程。本文拟从当前电子商务中茶叶运输质量控制状况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质量管控工作的价值意义分析,从而探讨完善电子商务中茶叶运输质量控制法律意识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茶叶运输 质量控制 法律意识 思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茶文化思想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13
作者 沈伟民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5-216,共2页
茶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能够为我国思政教育提供大量的指导和素材,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形式需要不断创新,内容需要不断丰富,作为当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挖掘茶文化教育思想,发挥其精神教化作用,不断提升大学生思... 茶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能够为我国思政教育提供大量的指导和素材,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形式需要不断创新,内容需要不断丰富,作为当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挖掘茶文化教育思想,发挥其精神教化作用,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大学生优良品质,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就针对基于茶文化思想的思政课程实践教学进行几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思想 思政教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纺织实业爱国发展研究--评《中国纺织通史》
14
作者 沈伟民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I0010-I0011,共2页
当前我国纺织业正处于发展的高峰状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纺织业逐步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有必要对我国纺织工作进行再认知,用历史上纺织业发展成就来激励现代纺织业发展,深入了解我... 当前我国纺织业正处于发展的高峰状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纺织业逐步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有必要对我国纺织工作进行再认知,用历史上纺织业发展成就来激励现代纺织业发展,深入了解我国纺织业自鸦片战争以来至现代的爱国实业历程,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助力新时期纺织强国建设。由周启澄、赵丰、包铭新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4月出版的《中国纺织通史》从历史学教学研究的角度论述了我国纺织业发展的历程。该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中国近现代史 纺织强国 实业 通史 再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以“厚生”:张申府儒学观的现代价值取向
15
作者 赵菲菲 康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0,共7页
张申府的儒学观并没有单纯地停留于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而是赋予其积极的现代价值取向。张申府认为,科学所关注的工具理性带给人们的是物质世界的满足,而民主所代表的则是人更深层次精神世界的需求,两者的核心精神皆在于理性。而理性是与... 张申府的儒学观并没有单纯地停留于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而是赋予其积极的现代价值取向。张申府认为,科学所关注的工具理性带给人们的是物质世界的满足,而民主所代表的则是人更深层次精神世界的需求,两者的核心精神皆在于理性。而理性是与孔子儒学的核心思想“仁”相契合的,理性是“仁”之外化,科学与民主亦是“仁”之现代性表征,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人,即都建立在对人的关注与关怀之上,可说是对“仁者,人也”最为生动的现代诠释。而这也正是张申府所极力推动儒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申府 儒学观 理性 科学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领导如何避免被“剧场效应”绑架
16
作者 吴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3-26,共4页
部分干部因为古板老派而“不善为”、“力不足”而“不能为”、贪图安逸而“不作为”,成为团队中规矩的破坏者,极易引致更多人效仿而形成“剧场效应”。想要避免被“剧场效应”绑架,应寻找突破口,以“大”格局为前提、“高”境界为基础... 部分干部因为古板老派而“不善为”、“力不足”而“不能为”、贪图安逸而“不作为”,成为团队中规矩的破坏者,极易引致更多人效仿而形成“剧场效应”。想要避免被“剧场效应”绑架,应寻找突破口,以“大”格局为前提、“高”境界为基础、“正”信仰为关键、“硬”实力为核心。具体来说,要以“想作为”树立精神、以“善作为”引领认知、以“能作为”端正行为、以“敢作为”彰显态度,发挥引领效用,践行担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基层工作 “剧场效应” 作为 “不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素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7
作者 沈伟民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2期244-244,共1页
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以思政知识内容和情感引导为前提,注重对学生情感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有效启迪,在完善融入多种思维理念的基础上,发挥茶文化思维的教育价值,从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性创新。本文将从高校思政教育机... 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以思政知识内容和情感引导为前提,注重对学生情感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有效启迪,在完善融入多种思维理念的基础上,发挥茶文化思维的教育价值,从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性创新。本文将从高校思政教育机制的创新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素养的内涵及价值分析,通过探究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创新诉求,从而具体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中茶文化素养的综合应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素养 高校教学 思政教育 精神启迪 应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
18
作者 沈伟民 《福建茶叶》 2021年第10期221-222,共2页
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引作用,其蕴涵着丰富的儒释道精神内涵,有助于高校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此高校需要挖掘茶文化的思政元素,积极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借助茶的历史、茶道茶艺传播和谐的精神,从而彰显出包... 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引作用,其蕴涵着丰富的儒释道精神内涵,有助于高校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此高校需要挖掘茶文化的思政元素,积极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借助茶的历史、茶道茶艺传播和谐的精神,从而彰显出包容的价值理念。其实茶文化博大精深,其蕴含的工匠精神、人文美学等德育元素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息息相关,可以引领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从而弘扬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大学生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动能
19
作者 张建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40,共7页
回望近代以来的百年征程,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面对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课题,在各种主义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各种流派中选择了科学社... 回望近代以来的百年征程,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面对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课题,在各种主义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各种流派中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前行方向、在各种党派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力,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生性和优越性,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实践之源;中国共产党是扎根人民群众、总揽事业全局的政党,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保障之源。面向新的时代、踏上新的征程,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牢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行方向、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三者共命运、共发展,汇聚三者合力、构筑政治动能,对于走好新的长征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政治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全面”: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视角
20
作者 张建 聂启元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6,共5页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论断。这一新思想既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理论上升华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面对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协调推进...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论断。这一新思想既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理论上升华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面对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