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型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小强 逢明剑 +3 位作者 刘志坤 许珈硕 黎炜浩 蒋必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成功制备了一种环氧型碳纤维上浆剂。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聚乙二醇400(PEG400)和环氧树脂E51为原料,成功备出两种具有不同亲水亲油平衡(HLB)值的乳化剂PEG6000-E51-PEG6000和PEG400-E51,使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及核磁共振波谱仪对... 本文成功制备了一种环氧型碳纤维上浆剂。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聚乙二醇400(PEG400)和环氧树脂E51为原料,成功备出两种具有不同亲水亲油平衡(HLB)值的乳化剂PEG6000-E51-PEG6000和PEG400-E51,使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及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将两种不同HLB值的乳化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对环氧树脂进行乳化,通过调节乳化剂的含量和乳化机的转速,最终确定出PEG6000-E51-PEG6000和PEG400-E51两种乳化剂质量复配比为7∶1,乳化剂用量为40%,乳化转速为7000 r/min制备出的上浆剂粒径和稳定性最好;对自制上浆剂和使用自制上浆剂上浆后的碳纤维进行热稳定性、毛丝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层间剪切强度等一系列测试,证明自制上浆剂的热稳定性良好,成功上浆后的碳纤维比未上浆的碳纤维的集束性明显提高,且单丝的层间剪切强度也提升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 乳化剂 乳液 碳纤维上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辛酸/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薛小强 黎炜浩 +3 位作者 黄文艳 杨宏军 蒋其民 蒋必彪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49,172,共6页
为了探究硫辛酸/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其固化物的力学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硫辛酸/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进行动力学分析,选择5、10、15、20℃/min的升温速率在50~250℃进行固化。利用Starink方程计算出不同转化率下的活化能,得... 为了探究硫辛酸/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其固化物的力学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硫辛酸/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进行动力学分析,选择5、10、15、20℃/min的升温速率在50~250℃进行固化。利用Starink方程计算出不同转化率下的活化能,得到该体系的平均活化能为60.39 kJ/mol。通过n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自催化模型2种方法对固化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和对比,在转化率90%之前,拟合结果符合n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自催化模型的拟合度为0.999,拟合程度良好,完全符合固化过程,结果表明自催化模型更符合该体系的固化过程。固化物的拉伸强度为67.4 MPa,断裂伸长率为16.6%,弯曲强度为79.4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5 kJ/m^(2)。对固化物进行粉碎,热压回收后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力学性能 活化能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改性氨基硅油的合成及阳离子型PAN原丝油剂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小强 许珈硕 +3 位作者 刘志坤 逢明剑 黎炜浩 蒋必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6,89,共6页
利用2-氯乙氧基乙醇对端氨基硅油进行季胺化,并利用机械乳化法进行乳化制备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油剂,通过调节乳化剂的含量和乳化机的转速,最终确定出羟基改性氨基硅油与OP-10的质量比为3∶4,乳化转速为3000 r/min制备出的油剂粒径和... 利用2-氯乙氧基乙醇对端氨基硅油进行季胺化,并利用机械乳化法进行乳化制备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油剂,通过调节乳化剂的含量和乳化机的转速,最终确定出羟基改性氨基硅油与OP-10的质量比为3∶4,乳化转速为3000 r/min制备出的油剂粒径和分散性指数(PDI)最好,乳液液滴均匀统一,油剂热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碳纤维油剂 端氨基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酚醛杂化气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文杰 贾献峰 +5 位作者 王际童 乔文明 凌立成 王任平 余子舰 张寅旭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72-3583,共12页
酚醛气凝胶的本征脆性限制了其在吸附、隔热等领域的应用。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对苯二甲醛配制有机硅溶液,将其与热塑型酚醛树脂-六亚甲基四胺溶液混合,利用化学键作用解决了两体系的相容性问题,再经溶胶-凝胶反应和常压干燥工艺... 酚醛气凝胶的本征脆性限制了其在吸附、隔热等领域的应用。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对苯二甲醛配制有机硅溶液,将其与热塑型酚醛树脂-六亚甲基四胺溶液混合,利用化学键作用解决了两体系的相容性问题,再经溶胶-凝胶反应和常压干燥工艺制备有机硅/酚醛杂化气凝胶。由于韧性有机硅分子链的引入和较小凝胶颗粒尺寸的效应,改善了酚醛气凝胶的脆性。研究结果表明,杂化气凝胶具有纳米级凝胶网络结构,表现出较低的密度(0.187 g/cm^(3))和室温热导率[0.035 W/(m·K)];在压缩应力作用下,杂化气凝胶能够更好地耗散应力而未发生脆性断裂,其压缩模量低至13.92 MPa,相较于纯酚醛气凝胶降低了46%。这种通过简易高效方法制备的杂化气凝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有机硅 气凝胶 力学性能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