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摆线齿锥齿轮加工中相关检验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邹旻 杨勇 +2 位作者 盛伟民 付丽 牟杏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3-85,共3页
摆线齿锥齿轮可通过硬齿面刮削消除热处理变形,具有加工效率高、模数大、齿面硬的特点,所以非常适用于大型煤矿、冶金、运输等重型机械设备,针对大型摆线齿锥齿轮的生产实际提出并阐述了以更加直观和准确的实体建模方式对可能发生的刀... 摆线齿锥齿轮可通过硬齿面刮削消除热处理变形,具有加工效率高、模数大、齿面硬的特点,所以非常适用于大型煤矿、冶金、运输等重型机械设备,针对大型摆线齿锥齿轮的生产实际提出并阐述了以更加直观和准确的实体建模方式对可能发生的刀盘干涉、齿面刮伤、槽底留埂、小齿轮根切或齿顶变尖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锥齿轮 实体建模 刀盘干涉 齿面质量 加工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热冲压模具无化合物层抗冲击抗热疲劳离子渗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磊 陈尧 +3 位作者 彭甜甜 李冬 顾晓明 胡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8-53,共6页
目的以H13热冲压模具钢为研究材料,探索不形成化合物层的低温创新离子渗氮工艺,旨在提高H13钢热冲压模具的抗冲击性和抗疲劳性,延长服役寿命。方法将H13钢试样放在LD-8CL型直流离子渗氮炉内进行离子渗氮处理,渗氮温度分别为470、490、51... 目的以H13热冲压模具钢为研究材料,探索不形成化合物层的低温创新离子渗氮工艺,旨在提高H13钢热冲压模具的抗冲击性和抗疲劳性,延长服役寿命。方法将H13钢试样放在LD-8CL型直流离子渗氮炉内进行离子渗氮处理,渗氮温度分别为470、490、510℃,保温时间为8 h。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压痕检测法及自行设计的热疲劳实验,对渗氮后的H13钢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渗层脆性和热疲劳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与普通离子渗氮相比,H13钢经470℃低温离子渗氮处理后,表层无化合物层生成;渗层脆性显著降低,在较大检测载荷下压痕周围无裂纹产生;同时,抗热疲劳性提高3倍以上。将470℃低温无化合物层创新离子渗氮技术应用到汽车板件热冲压模具中,使模具冲压能力由之前18 000~20000件提升到80000~100000件,即服役寿命提高到5倍左右。结论 H13钢经470℃低温离子渗氮处理后,表面无化合物层产生,具有良好的韧性,与常规离子渗氮相比,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表面抗热疲劳性以及模具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离子渗氮 无化合物层 抗热疲劳性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钢空气离子氮氧共渗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武计强 魏坤霞 胡静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9-1263,共5页
采用不同空气流量对42Cr Mo钢进行离子氮氧共渗,并和常规离子渗氮进行对比。利用金相、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厚度、物相、表面硬度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空气可... 采用不同空气流量对42Cr Mo钢进行离子氮氧共渗,并和常规离子渗氮进行对比。利用金相、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仪对复合渗层的显微组织、厚度、物相、表面硬度及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空气可用作42Cr Mo钢离子氮氧共渗处理的氧气源;同样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离子氮氧共渗比常规离子渗氮的渗层厚,表面显微硬度提高,硬度梯度更加平缓。同时,渗层中物相含微量Fe3O4,起到提高耐蚀性的效果。同时,研究发现,空气流量0.3 L/min为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氮氧共渗 显微硬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轧辊表面的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辉 翟小兵 +2 位作者 李洪友 钟杰 李姚君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5-97,共3页
针对成型轧辊表面光整加工的需要,将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技术与数控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成型轧辊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工艺及设备。介绍了装置的构成,以及影响光整效果的主要工艺因素。
关键词 成型轧辊 脉冲电化学 光整加工 数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对18CrNiMo7–6齿轮钢气体渗碳影响研究
5
作者 缪小吉 宋璐 +3 位作者 麻恒 顾晓明 孙斐 胡静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7期71-75,共5页
以18CrNiMo7–6齿轮钢为材料,首次探索激光冲击预处理对气体渗碳效率及组织与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旨在获得组织性能优良的高效气体渗碳新技术。采用金相显微镜、粗糙度仪、维氏显微硬度计等对激光冲击及气体渗碳后表层特性及性能进行测... 以18CrNiMo7–6齿轮钢为材料,首次探索激光冲击预处理对气体渗碳效率及组织与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旨在获得组织性能优良的高效气体渗碳新技术。采用金相显微镜、粗糙度仪、维氏显微硬度计等对激光冲击及气体渗碳后表层特性及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预处理使气体渗碳效率显著增加。相同气体渗碳条件(910℃+4h强渗碳)下,渗碳层由1.24mm增加到1.49mm,即渗碳效率提高约20%。同时,激光冲击后气体渗碳试样表层硬度从680HV0.05提高到700HV0.05,且截面硬度梯度下降平缓,从而可提升渗碳层与基体结合力。对激光冲击后表层特性分析表明,激光冲击预处理对气体渗碳的促进作用机理为:试样表面粗糙度从0.12μm增大到0.57μm,且表层形成了厚度约220μm的变形层,同时表层晶粒显著细化,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促进了活性C原子在表面吸附及向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 18CrNiMo7–6 气体渗碳 预处理 渗碳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