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央行信誉、货币政策效果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一致性
1
作者 金成晓 朴津叶 姜旭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62,共24页
中央银行对于政策目标承诺的兑现程度,能够改变预期引导能力并影响政策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产生影响。基于非对称且非线性的内生央行信誉生成机制,文章构建了一个半结构模型,并通过动态数值模拟来... 中央银行对于政策目标承诺的兑现程度,能够改变预期引导能力并影响政策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产生影响。基于非对称且非线性的内生央行信誉生成机制,文章构建了一个半结构模型,并通过动态数值模拟来探究央行信誉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拓展的“通胀—产出”双目标政策框架,考察中国央行信誉的构成因素及在不同调控目标下的异质性效果。研究发现:央行信誉会随着政策目标偏离承诺方向的不同而具有非线性与非对称性;央行信誉的存在会提升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幅度和变动惯性,并对央行多目标动态均衡及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产生影响;央行信誉变动与通胀目标承诺的履行程度关联性较大,而产出目标的达成与否对央行信誉的影响相对较小;当经济运行平稳且信誉水平较高时,以基于单一通胀目标的央行信誉机制为导向,将成为政策实践中的更优选择;反之则宜采用基于混合目标的央行信誉机制,以促进央行多目标的协同实现。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健全常态化的政策双向动态沟通机制,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同时,充分考虑在货币政策调控中央行信誉的非线性与非对称特征,以及政策当局和公众对不同政策目标重视程度的分歧,更加合理地权衡社会福利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从而提升货币政策实施的整体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信誉 货币政策传导 预期引导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多目标动态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文华 廖果萍 先礼琼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8-110,共3页
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常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且形成了若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但由于配额取消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常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如何依靠技术、品牌和文化等提升常州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是值得研究的课... 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常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且形成了若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但由于配额取消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常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如何依靠技术、品牌和文化等提升常州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常州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提升常州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 产业集群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姜鸿 潘伟强 徐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5-7,共3页
高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对供给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基建、实验室等方面的投资,对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力。高校通过供给的推力和需求的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逻辑,文章构... 高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对供给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基建、实验室等方面的投资,对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力。高校通过供给的推力和需求的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逻辑,文章构建了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根据该模型提出高校应确立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走产学研之路,促进地方内需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供需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关税和碳税经济效应局部均衡比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姜鸿 陈曦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碳关税和碳税的提高通过影响价格与成本,进而影响"南方"和"北方"国家产量与需求。一方面,北方国家提高碳关税将使北方国家产量提高,南方国家产量下降,这也证明了碳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本质;另一方面,碳关税对南北方... 碳关税和碳税的提高通过影响价格与成本,进而影响"南方"和"北方"国家产量与需求。一方面,北方国家提高碳关税将使北方国家产量提高,南方国家产量下降,这也证明了碳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本质;另一方面,碳关税对南北方国家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社会福利的变化还受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南方国家对内应降低乃至取消碳税,推动技术进步,降低碳排放强度,对外应积极与北方国家举行外交磋商,坚决要求北方国家取消或降低碳关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关税 碳税 局部均衡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秦腾 陈曦 张铁英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39-41,共3页
技术进步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199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q... 技术进步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199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只有跨越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门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才会产生积极影响;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首先在东部地区显现,然后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常州市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月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49,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正日益成为吸引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分析了江苏省常州市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现状,剖析了海归人才创新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样本探讨了促进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它地区的海归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正日益成为吸引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分析了江苏省常州市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现状,剖析了海归人才创新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样本探讨了促进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它地区的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归人才 创新 创业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动员物流系统应变能力评价——基于突变模糊隶属函数 被引量:3
7
作者 荆象源 谭清美 朱佳翔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2期24-28,共5页
通过分析国民经济动员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对动员物流系统应变能力概念进行了描述定义。构建了动员物流系统应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突变评价法对我国6省的国民经济动员物流系统应变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评价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分析国民经济动员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对动员物流系统应变能力概念进行了描述定义。构建了动员物流系统应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突变评价法对我国6省的国民经济动员物流系统应变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评价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评价结果表明,突变评价法是一种客观、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动员 物流系统 应变能力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探析——以常州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夏道明 王永利 《成人教育》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常州作为新市民社区教育成绩突出的城市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常州新市民社区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新市民社区教育方面的内容还有待充实,应增强实用性、针对性;形式上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常州作为新市民社区教育成绩突出的城市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常州新市民社区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新市民社区教育方面的内容还有待充实,应增强实用性、针对性;形式上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新市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市民 社区教育 内容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金融危机阶段人才集聚启动创新型经济的机理 被引量:11
9
作者 季小立 洪银兴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44,278-281,共13页
本文结合创新经济地理研究,反思贸易格局变化和金融危机冲击下比较优势战略面临的现实困境,揭示创新型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拥有异质性生产能力的人才;空间集聚是发挥人才优势的最佳组织形式,人才集聚基于空间临近、制度邻近、关系邻近促进... 本文结合创新经济地理研究,反思贸易格局变化和金融危机冲击下比较优势战略面临的现实困境,揭示创新型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拥有异质性生产能力的人才;空间集聚是发挥人才优势的最佳组织形式,人才集聚基于空间临近、制度邻近、关系邻近促进了隐含知识的生产和共享,牵引需求、相关产业或企业、政府服务等不同元素进行网络化集结,进而通过强化创新激励和提高创新绩效启动区域整体创新和发展转型,因此,后金融危机阶段必须有效集聚和利用全球高级创新要素——人才,服务我国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转型升级进程,重建地区或国家的竞争优势:一是以企业或产业发展拓展人才需求空间;二是创新引才模式,利用互补性机制和探索人才"虚拟同盟体",促进人才及其知识跨越地区或国界流动与传播;三是以政策打造人才流向的区位优势;四是强化人才进一步集聚的人才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阶段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人才集聚 创新型经济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小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5,共4页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及影响变化因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本文论证了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模式,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框架,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发展中国家...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及影响变化因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本文论证了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模式,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框架,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在区域经济视角下研究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动改善这些因素作用的效率,非常必要。论文首先根据技术创新理论,分析了不同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区域经济视角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强调了政府、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动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及技术创新的源动力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小红 董理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9,共4页
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及影响变化因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论证了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模式,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 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及影响变化因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论证了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不同模式,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源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效应转化下的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继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1-42,共2页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摸索各种适应规律的机制或模式,用以消除或降低边界效应的消极作用,防范合作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促进跨边界次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边界效应 次区域经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对卫生的影响及启示
13
作者 陈丽 姜鸿 姚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777-3778,共2页
本文分析了经济危机对各国卫生体系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各国卫生体系进而影响居民健康的分析,概括总结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相关经验和具体措施,有利于提高各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为今后制定更好的策略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卫生体系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板数据的江苏新兴产业投入绩效研究——以常州五大产业为例
14
作者 李群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76-79,共4页
新兴产业的迅猛增长已成为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江苏新兴产业的总体布局来看,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这其中又以常州五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代表。包括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 新兴产业的迅猛增长已成为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江苏新兴产业的总体布局来看,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这其中又以常州五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代表。包括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在内的五大新兴产业是常州经济增长的强劲推动力。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新兴产业投入是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先决条件,新兴产业投入的绩效则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通过面板数据,对常州五大新兴产业的投入绩效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影响因素问题提出促进新兴产业内涵式发展、实施科技振兴新兴产业战略、推进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加大新兴产业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建设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 新兴产业 投入绩效 江苏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同矩阵理论的华东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15
作者 韩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4,共3页
文章利用图形化的形象分析方法,合同矩阵相关理论作为中介平台,将该地区的三次产业数据有序地引入到合同矩阵标准型模型中,对该华东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是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性分析与研究。从而为上述地区未来经济协调发... 文章利用图形化的形象分析方法,合同矩阵相关理论作为中介平台,将该地区的三次产业数据有序地引入到合同矩阵标准型模型中,对该华东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是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性分析与研究。从而为上述地区未来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矩阵 标准型 华东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效应实证研究——来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文华 夏丹丹 朱佳翔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6,共5页
运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对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研发融资约束现象,且表现出显著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特征;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的直接效应显著,间接效应不显著;我... 运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对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研发融资约束现象,且表现出显著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特征;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的直接效应显著,间接效应不显著;我国资本市场债务融资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权益融资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上市公司 政府补贴 研发融资约束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过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足膺 佟金萍 +1 位作者 朱陈松 张宏如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6-268,283,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内高校的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着局限性,亦不符合来自学科自身、社会及高校等方面的诸多要求。因此,基于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和工商管理专业实际状况,并借鉴了生态学"资源流动"理念,...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内高校的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着局限性,亦不符合来自学科自身、社会及高校等方面的诸多要求。因此,基于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和工商管理专业实际状况,并借鉴了生态学"资源流动"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交互式培养为主要方式、集合实践与研究,将"知识—能力—素养"贯穿一体的动态人才培养模式,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也体现了"综合为主、突出专业"的内涵式培养原则,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反馈和完善机制,以期构建符合创新、创业和跨界等多方位要求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管理 国内外对比 动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盟网络、组织合法性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彭伟 顾汉杰 符正平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60-1769,共10页
将社会网络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引入新创企业成长研究,以珠三角地区新创企业为研究样本,对新创企业联盟网络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合法性影响企业成长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创企业联盟网络对其组织合法性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合... 将社会网络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引入新创企业成长研究,以珠三角地区新创企业为研究样本,对新创企业联盟网络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合法性影响企业成长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创企业联盟网络对其组织合法性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合法性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新创企业联盟网络对其成长绩效并不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是通过组织合法性这一中介变量对其成长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网络 组织合法性 新创企业 企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9
19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2 位作者 王慧敏 秦腾 王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106,共6页
借鉴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和Tobit模型展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呈先降后升再回落走势,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年降水量、农产品进... 借鉴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和Tobit模型展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呈先降后升再回落走势,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年降水量、农产品进出口以及供水结构中地下水所占比例与农业用水效率均呈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人均水资源量与用水效率呈负向关系,表明丰水地区需加强节水措施;在灌溉费与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关系上,全国、东部和中部模型结果与西部模型结果表现不一,但灌溉费与每亩灌溉水量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灌溉费的节水效应是显著的,也意味着水价政策的节水效应将促进节约水量流向用水效益更高的用水户,进而提高整体的农业用水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 超效率DEA TOBIT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利益趋同效应还是管理防御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王文华 张卓 季小立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31,共9页
运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8—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发投资战略,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具有利益趋同效应,随着持股比例增加,产生管理防御效应;股权性质微弱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 运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8—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发投资战略,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具有利益趋同效应,随着持股比例增加,产生管理防御效应;股权性质微弱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微弱正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关系.因此,适度的高管持股比例及制约大股东控制的影响将有利于公司加大研发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持股 研发投资 利益趋同效应 管理防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