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遇、挑战、出路 被引量:25
1
作者 潘剑波 李安萍 郭登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38,共4页
分析了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背景下,地方院校面临的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并着重对地方院校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地方院校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硕士研究生招考中自主与自律的误区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9,共7页
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招考由初试和复试两部分组成,初试涉及国家统一命题科目和招生院校自主命题科目,复试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课笔试和面试组成。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这种实行了30多年的招考方式出现了考试方法单一、科... 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招考由初试和复试两部分组成,初试涉及国家统一命题科目和招生院校自主命题科目,复试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课笔试和面试组成。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这种实行了30多年的招考方式出现了考试方法单一、科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被理解为院校在研究生招考中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招考形式和内容的变迁及美国研究生招考特点的基础上,以中国式GRE在职研究生的招考模式实践为切入点,指出我国研究生招考问题的实质是院校自律性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招考 GRE GCT 自主与自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本科化”认识的形成与思考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2,共7页
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代名词。然而,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导师指导等问题简单地归结为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实际上只是看到了我国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表象,... 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代名词。然而,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导师指导等问题简单地归结为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实际上只是看到了我国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表象,而没有认识其实质。研究生教育"本科化"认识的形成有着更深刻的原因:我国研究生教育观念逐渐固化为以"研究"为主要特征;学历和学位制度的并存,导致研究生身份象征的凸显;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衔接,导致研究生教育高等级性的形成。因此,即使承认研究生教育"本科化",这种"本科化"的成因并不单是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问题,甚至是教育体制的问题。简单地"去本科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化 研究性 学历制度 专业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度探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2,93,共10页
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是国家教育考试,没有专门的教育考试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其权威性、规范性和整体性不如国家教育考试强;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是大规模高利害考试,... 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是国家教育考试,没有专门的教育考试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其权威性、规范性和整体性不如国家教育考试强;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是大规模高利害考试,具有自主性大、分散性强等特点。其院校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招生与早已实施多年的"硕博连读"相似,在选拔机制上是如出一辙的,"硕博连读"可以看作另一种形式的"申请-审核"制,是"申请-审核"制的一种变化形态;院校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与"申请-审核"制招生的设计初衷相契合:相对于普通考试能够考查学生的显性知识而言,"申请-审核"制能够考查出学生内化的默会知识,这种难以用考试的方式考查出来的默会知识对于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是其从事科学研究及创新性思维乃至获得更大科研成果的重要基础;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中隐含了严格的淘汰机制。只有将招生考试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起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培养过程中"淘汰"不合格的学生,才能真正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申请-审核”制 招生制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德育工作应对之策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剑波 李安萍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0-131,共2页
高校应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开展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增强网络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发挥研究生工作队伍的骨干作用,增强网络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加强对网络活跃群体的重点引导,增强网络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关键词 网络 研究生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科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6
作者 潘剑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50,共5页
分析了大工程观产生的背景和内涵,指出目前的工科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偏离工程实践的状态,探讨了在大工程观理念指导下开辟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的办法,并以常州大学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为例,说明通过校内外实践平... 分析了大工程观产生的背景和内涵,指出目前的工科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偏离工程实践的状态,探讨了在大工程观理念指导下开辟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的办法,并以常州大学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为例,说明通过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及与地方和行业产学研深度合作,能够切实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工程观 产学研合作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调整视阈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刍议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剑波 李安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5-87,共3页
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步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经过教育实践,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但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较成熟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 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步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经过教育实践,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但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较成熟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困境,分别从相关政策制定和培养过程两个方面提出了两点思路,以期促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结构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剑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6,共2页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研究生群体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信息化环境下高校研究生群体出现的问题,作者从思政体系、网络建设、组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研究生群体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信息化环境下高校研究生群体出现的问题,作者从思政体系、网络建设、组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四个角度,就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和路径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30,共5页
阐述了工程论理教育及其时代性,回顾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认为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价值: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养成工程伦理道德提供平台、为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滋养、为其道德品... 阐述了工程论理教育及其时代性,回顾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认为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价值: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养成工程伦理道德提供平台、为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滋养、为其道德品质培养提供精神指引。指出具体的融入路径包括:制定工程伦理规范、优化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依托专业课程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工程硕士研究生 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潘剑波 李克林 郭登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56,共4页
科技创新是实现国家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和拓展高校综合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能有效推动和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提出在国家推... 科技创新是实现国家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和拓展高校综合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能有效推动和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提出在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新形势下,高校要转变理念,从成果培育机制、考评体系、利益共享机制、平台建设诸方面入手,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成果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研究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正华 李雷 +2 位作者 乔玉涛 戎海龙 曹海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53-159,共7页
研究利用三类传感器(表面肌电仪、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信号的特点进行信息融合,提高可识别动态手势动作的种类和准确率。将动态手势动作分解为手形、手势朝向和运动轨迹三个要素,分别使用表面肌电信号(s EMG)、陀螺仪信号(GYRO)和加速度信... 研究利用三类传感器(表面肌电仪、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信号的特点进行信息融合,提高可识别动态手势动作的种类和准确率。将动态手势动作分解为手形、手势朝向和运动轨迹三个要素,分别使用表面肌电信号(s EMG)、陀螺仪信号(GYRO)和加速度信号(ACC)进行表征,利用多流HMMs进行动态手势动作的模式识别。对包含有5个运动轨迹和6个静态手形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从连续信号中识别动态手势,三类传感器组合使用获得的全局平均识别率达到92%以上,明显高于任意两个传感器组合和仅采用单个传感器获得的平均识别率。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并且相较于传统的动态手势识别的方法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表面肌电信号(sEMG) 加速度信号(ACC) 陀螺仪信号(GYRO) 多流隐马尔可夫模型(MHM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位与学历关系的误读分析——由高职“工士”学位授予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潘剑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9-42,共4页
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实行学位制度和学业证书制度。除专科层次教育外,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均与相应的学位相对应。目前,我国存在着学位认识的误区,对相应层次学位与学历认识的误区。这些认识误区导致学位和学历的概念长期被误读,造成高... 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实行学位制度和学业证书制度。除专科层次教育外,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均与相应的学位相对应。目前,我国存在着学位认识的误区,对相应层次学位与学历认识的误区。这些认识误区导致学位和学历的概念长期被误读,造成高等教育及高校教育追求的偏离,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因此,学位和学历上的误读亟待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 学历 高等职业教育 “工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误区辨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2-56,共5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以现有的中职教育为起点,构建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以现有的中职教育为起点,构建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认为普通本科院校主要进行学术性教育,由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缺位,需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本科层次高职教育转型;认为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构建起高职专科层次学位-学士学位-硕士专业学位-博士专业学位的四级学位体系。这些误区背后正折射出对什么是职业教育、如何看待职业教育的模糊认识以及传统"重学轻术"思想在职业教育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误区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缺失”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宋丽娜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82,共5页
美国的职业教育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欧洲大陆国家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轨制,而是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独具特色的单轨制。因而,美国的职业教育常被认为是缺乏完整体系的。文章从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探索... 美国的职业教育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欧洲大陆国家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轨制,而是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独具特色的单轨制。因而,美国的职业教育常被认为是缺乏完整体系的。文章从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探索其单轨特色形成的历史原因、文化原因和教育观念的原因。认为对民主、平等的追求使其放弃了体现等级差异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轨制;文化上的多元与融合使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传统阻止了教育的过分职业化。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缺失"是传统与时代的产物,其扎根于本土的形成过程的内生性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职业教育 单轨制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职专科层次学位的适切性分析——基于学位设置动因及学位内涵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潘剑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
我国高职专科层次设置学位的观点大多是源于对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职专科层次学位的借鉴,其目的是构成完整的四级学位体系,使得高职教育及其人才培养可以沿着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体系贯通原则衔接上升。梳理高职... 我国高职专科层次设置学位的观点大多是源于对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职专科层次学位的借鉴,其目的是构成完整的四级学位体系,使得高职教育及其人才培养可以沿着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体系贯通原则衔接上升。梳理高职学位设置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与典型国家和地区学位设置动因和学位内涵的比较,提出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下,学位设置虽然在形式上能达到与国际学位体系接轨,但对有效解决高职教育面临困境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学位 学业证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应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剑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0,共2页
在高校规模急剧扩张,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地方性院校应走一条适应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地方高校应该认真研究自身的特点,准确定位,采取有效措施,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特色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