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DF改性硼、铝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颜丽娟 荀亚静 +1 位作者 马坤茹 孙运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0,共14页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在显著增强硼粉与铝粉点火燃烧性能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基于国内外近年来在PVDF改性硼、铝含能材料方面的广泛研究,归纳提炼了10种主流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发法、静电纺丝技术、静电...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在显著增强硼粉与铝粉点火燃烧性能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基于国内外近年来在PVDF改性硼、铝含能材料方面的广泛研究,归纳提炼了10种主流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发法、静电纺丝技术、静电喷雾技术、静电喷雾沉积、微乳液法、3D打印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法、非溶剂致相分离法、液相法以及液滴微流控技术,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制备原理、应用场景及优缺点,指出了PVDF改性含能材料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1)安全改进;2)绿色技术;3)纳米材料优化;4)多尺度设计;5)创新的涂层方法;6)深入了解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改性 含能材料 聚偏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高压直流接地电流对埋地管道的干扰
2
作者 赵书华 卢小蝶 +1 位作者 黎少飞 饶永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基于COMSOL软件建立了±800 kV高压直流接地电流对埋地管道干扰模型,研究接地电流对埋地管道的干扰规律,详细分析了管道最小防护距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管道长度、管道防腐涂层类型、土壤电导率对受到高压直流接地电流干扰的管... 基于COMSOL软件建立了±800 kV高压直流接地电流对埋地管道干扰模型,研究接地电流对埋地管道的干扰规律,详细分析了管道最小防护距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管道长度、管道防腐涂层类型、土壤电导率对受到高压直流接地电流干扰的管道影响较大。管道越长,管道防腐涂层电导率越大,土壤电导率越小,管道的最小防护距离越大,其受到的干扰越大。当管道长度达到或超过600 km时,管道受到的干扰程度趋于稳定;管道常用的3PE、环氧粉末、石油沥青3种防腐涂层中,3PE防腐涂层管道最小防护距离最小,其受到的干扰程度最小;在多层土壤结构中,管道最小防护距离的影响主要由电导率最小的一层土壤决定,可将电导率最小的一层土壤的电导率视为整体土壤的电导率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油气管道 电流干扰 最小防护距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GAP协同作用改善硼粉的燃烧性能
3
作者 伍双艳 王吉权 +4 位作者 邵建 刘俊 陈九玉 朱宝忠 孙运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6,I0006,共9页
以氟化锂/缩水甘油叠氮化物聚合物(LiF/GAP)为界面层对微米硼进行改性,研究LiF/GAP协同作用对硼粉热行为、燃烧性能和凝聚相燃烧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硼粉表面黏结性得以提高,LiF能够较好地包覆在硼粉表面;GAP在... 以氟化锂/缩水甘油叠氮化物聚合物(LiF/GAP)为界面层对微米硼进行改性,研究LiF/GAP协同作用对硼粉热行为、燃烧性能和凝聚相燃烧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硼粉表面黏结性得以提高,LiF能够较好地包覆在硼粉表面;GAP在400℃之前抑制了LiF与硼表面氧化膜的反应,使LiF的除膜效应延后至硼粉氧化增重阶段,从而将更多的活性硼暴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促进了硼粉的燃烧;LiF和GAP协同作用显著改善了硼粉的燃烧性能,尤其当LiF和GAP质量分数均为10%时,作用效果最为明显。此外,LiF和GAP协同作用有效抑制了燃烧过程中硼粉团聚,使其凝聚相燃烧产物粒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硼颗粒 LiF/GAP协同作用 燃烧特性 团聚抑制 燃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螺旋流水合物浆液输送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李立军 王树立 +1 位作者 饶永超 赵书华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4年第3期6-13,21,共9页
实现水合物的流态化以及提高管道输送容量,是固态流化法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因此,以水合物泥沙混合浆液为研究对象,进行全程起旋管液-固-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其固相的流动特性,并与普通光管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发现,管道倾角越大,全... 实现水合物的流态化以及提高管道输送容量,是固态流化法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因此,以水合物泥沙混合浆液为研究对象,进行全程起旋管液-固-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其固相的流动特性,并与普通光管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发现,管道倾角越大,全程起旋管截面水合物的体积分数越大,泥沙的体积分数越小,而在普通光管的截面上,固相颗粒分布变化更加明显,说明倾斜角度对普通光管固相分布的影响更大,全程起旋管输送更具稳定性。该研究对螺旋流提高水合物输送能力和导流条全程起旋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泥沙 全程起旋 普通光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的油藏深部调剖体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邵明鲁 左姜 +4 位作者 赵红雨 常爱莲 李晓骁 浮历沛 廖凯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油藏深部调剖作为一类改善开采效果、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非均质油藏水窜治理。为改善水窜治理过程中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这一矛盾,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提出自组装深部封堵技术。首先,以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 油藏深部调剖作为一类改善开采效果、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非均质油藏水窜治理。为改善水窜治理过程中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这一矛盾,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提出自组装深部封堵技术。首先,以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烯丙基-β-环糊精和苯乙烯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得粒径为170 nm、表面含有β-环糊精基团的主体纳米颗粒;然后,以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通过可控自由基聚合法制得数均分子量低于4000、分子量分布为1.1~1.4的客体聚合物。通过主体纳米颗粒和客体聚合物,构筑具有自组装性能的调剖体系。通过调剖体系的黏度来评价纳米颗粒与聚合物的自组装性能;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调剖体系的注入-封堵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客体聚合物分子中的疏水烷基链与主体纳米颗粒表面的β-环糊精基团具有主客体识别作用,β-环糊精基团包合疏水烷基链形成包合物,客体聚合物发挥“桥连”作用,纳米颗粒自组装聚集形成团粒簇,使调剖体系黏度缓慢增至约90 mPa·s。0.1%纳米颗粒与0.2%聚合物组成的调剖体系的注入性良好,阻力系数为2.0;待自组装后进行后续水驱,残余阻力系数为3.42,封堵率为70.7%。该研究为缓解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识别 自组装 纳米颗粒 Β-环糊精 聚合物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浆液对U型管冲蚀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袁巧玲 范婕 +3 位作者 方迪 张丙航 周诗岽 周年勇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3期67-73,共7页
为探究天然气水合物颗粒对U型弯管内壁造成的冲蚀现象,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基于实验室水合物高压环路,建立U型管固液两相流冲蚀数值模拟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U型管外侧弯管内壁受到的冲蚀比内侧弯管内壁面受到的冲蚀更... 为探究天然气水合物颗粒对U型弯管内壁造成的冲蚀现象,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基于实验室水合物高压环路,建立U型管固液两相流冲蚀数值模拟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U型管外侧弯管内壁受到的冲蚀比内侧弯管内壁面受到的冲蚀更加严重;同等工况下,随着U型管内径的增加,弯管内壁面受冲蚀严重区域会往转弯角增大的方向移动;U型管内管壁受到的最大冲蚀速率随水合物浆液流速、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大,但随着水合物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水平放置的实验装置内水合物颗粒会削减内管壁冲蚀磨损程度,垂直放置的实验装置内水合物颗粒会加重内管壁冲蚀磨损程度。模拟结果表明流速是内壁面受到冲蚀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次之。研究结果对天然气水合物浆液的安全生产、运输以及预防对输送管道的损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浆液 固液两相流 U型管 冲蚀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设施温室的设计及能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董佳瑞 董立国 +3 位作者 汪城 葛永琪 马立新 吴云岗 《农学学报》 2023年第9期74-80,共7页
为了探讨风、光互补发电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可行性,选择宁夏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中部干旱带,在已有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能够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的日光温棚,并计算分析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相关指标。研究得出:宁夏中部地区风光... 为了探讨风、光互补发电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可行性,选择宁夏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中部干旱带,在已有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能够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的日光温棚,并计算分析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相关指标。研究得出:宁夏中部地区风光互补性良好,适合应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合理配置下,该发电系统每年发电量约为15481.3 kW·h,能够在春、夏、秋三季满足日常温棚常规用电需求,而且发电量有盈余,如果条件允许则能够实现并网发电。在冬季由于夜间温度较低,温棚需要采用电暖风机加热,导致用电量骤增,需要外接电源或应用其他供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 日光温棚 新能源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深部调剖-驱油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天宇 邵明鲁 +3 位作者 赵红雨 常爱莲 浮历沛 廖凯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3-749,760,共8页
深部调剖-驱油技术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首先从水窜关键问题分析及残余油高效驱替关键问题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油藏深部调剖-驱油的两个主要矛盾:调剖剂注入性与油藏深部水窜通道封堵的矛盾以及深部调剖与剩余油驱替的矛盾。重... 深部调剖-驱油技术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首先从水窜关键问题分析及残余油高效驱替关键问题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油藏深部调剖-驱油的两个主要矛盾:调剖剂注入性与油藏深部水窜通道封堵的矛盾以及深部调剖与剩余油驱替的矛盾。重点综述了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的原理以及在低渗透油藏中的研究应用,指出了各技术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并分析了我国深部调剖-驱油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驱油 综述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纳米孔绝热材料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启睿 唐波 +2 位作者 任首龙 刘家源 问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5,共7页
纳米孔绝热材料是一种理想的保温隔热材料,目前SiO_(2)纳米孔绝热材料是研究最多的纳米孔绝热材料。综述了SiO_(2)气凝胶基绝热复合材料和气相SiO_(2)纳米粉末基绝热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材料制备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S... 纳米孔绝热材料是一种理想的保温隔热材料,目前SiO_(2)纳米孔绝热材料是研究最多的纳米孔绝热材料。综述了SiO_(2)气凝胶基绝热复合材料和气相SiO_(2)纳米粉末基绝热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材料制备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SiO_(2)纳米孔绝热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 SiO_(2)气凝胶 绝热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输油管道清管过程中出口温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亚吉 刘春雨 +4 位作者 唐宁依 王文光 李国豪 杨纯 孙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6-164,共9页
清管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保障海管安全运行、保证油田正常生产至关重要。为此,基于多相流瞬态软件OLGA,结合渤海油田某输油海管实际运行工况,对海管清管过程中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并通过现场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 清管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保障海管安全运行、保证油田正常生产至关重要。为此,基于多相流瞬态软件OLGA,结合渤海油田某输油海管实际运行工况,对海管清管过程中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并通过现场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含水体积分数、输液量以及凝析气会明显影响温度、截面含水面积分数及各阶段持续时间的变化,不同因素下温度变化会经历初始阶段、升高阶段、下降阶段、恢复阶段等4个阶段;出口温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出口截面含水面积分数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流体热力学性质差异;现场验证表明,海管温度异常是含水体积分数、输液量及清管产物在清管段塞下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可为海管清管的现场操作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输油管道 清管 OLGA 出口温度 截面含水面积分数 凝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运维技术》课程线上实验教学研究
11
作者 谢云欣 朱晨阳 +1 位作者 李婷 潘海俊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10期99-100,74,共3页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大高校逐步有序地开展线上教学也成为近几年来的一种趋势,在此期间线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寻求一个便捷实用的线上实验教学平台至关重要。《互联网运维技术》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大高校逐步有序地开展线上教学也成为近几年来的一种趋势,在此期间线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寻求一个便捷实用的线上实验教学平台至关重要。《互联网运维技术》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在遵循教学各项规定的前提下,通过蓝桥云课平台设计了《互联网运维技术》这门课的实验教学环节,最后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成绩对线上实验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运维技术 线上实验教学 蓝桥云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