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家用呼吸机的高频振荡排痰系统研究
1
作者 刘磊 李轩 +3 位作者 车波 郭佳 许小莉 邓林红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04,109,共5页
针对呼吸道患者气道黏液清除困难,长期治疗费用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家用呼吸机的高频振荡排痰系统。在呼吸机正压通气下,该系统通过控制扬声器振荡源的频率、幅值产生周期性振荡气流作用于人体气道,体外模拟小气道黏液栓实验表明:... 针对呼吸道患者气道黏液清除困难,长期治疗费用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家用呼吸机的高频振荡排痰系统。在呼吸机正压通气下,该系统通过控制扬声器振荡源的频率、幅值产生周期性振荡气流作用于人体气道,体外模拟小气道黏液栓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通过流体剪切力移动和稀化黏液栓。同时在不影响排痰效果情况下,提出了低幅高频的保护性通气优化策略,规避了高气道压导致的肺部气压伤风险。该系统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尤其适合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等黏液潴留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呼吸机 正压通气 高频振荡 辅助排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2+)/NO/OGP协同提高钛表面TiO_(2)纳米管的成骨性能研究
2
作者 潘长江 马文富 +2 位作者 丁平云 张秋阳 邓林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165,共12页
首先,采用阳极氧化和水热处理技术在钛表面原位制备装载Sr^(2+)的TiO_(2)纳米管阵列;然后,采用电泳沉积的方法在纳米管表面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MCS)涂层;最后,依次在纳米管中装载NO释放分子(N-亚硝基-N-苯基羟胺铵盐)和成骨生长肽(OGP),... 首先,采用阳极氧化和水热处理技术在钛表面原位制备装载Sr^(2+)的TiO_(2)纳米管阵列;然后,采用电泳沉积的方法在纳米管表面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MCS)涂层;最后,依次在纳米管中装载NO释放分子(N-亚硝基-N-苯基羟胺铵盐)和成骨生长肽(OGP),通过Sr^(2+)、NO气体分子以及OGP的协同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功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化的纳米管阵列不仅可以诱导羟基磷灰石(HA)的仿生沉积,还可以持续释放Sr^(2+)和NO气体信号分子,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以及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在装载OGP后,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功能表达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的表面改性策略可用于在钛合金表面构建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活性涂层,从而提高钛基骨替代材料的骨整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NO气体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中气道缩窄的生物力学模型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邓林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7-355,共9页
虽然对于探索哮喘等气道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和揭示气道系统中有趣的生物物理现象等意义重大,气道缩窄的生物力学模型研究一直是既吸引人又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呈现方兴未艾的形势,新的现象和新的研究思路不断出现... 虽然对于探索哮喘等气道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和揭示气道系统中有趣的生物物理现象等意义重大,气道缩窄的生物力学模型研究一直是既吸引人又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呈现方兴未艾的形势,新的现象和新的研究思路不断出现。本文简要介绍这方面部分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针对哮喘气道缩窄行为,致力于解释在体气道行为的生物力学模型,尤其是不仅探讨孤立气道力学行为,而且也探讨气道间相互耦合和与周围环境耦合的气道力学模型。这些相互作用涉及气道和缠绕其上的气道平滑肌层,也涉及气道动态相互作用导致的气道—肺实质通气的空间分布形态等新颖的行为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缩窄 哮喘 力学模型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自驱动传感器的呼吸率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磊 潘洁 +1 位作者 王予新 邓林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4,共4页
呼吸率是呼吸功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实时监测呼吸率对发现和预防呼吸疾病有着重要意义。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自驱动呼吸气流传感器的呼吸率监测系统,该系统将传感器置于口腔/鼻下通过监测呼吸气流的变化来监测人体的呼吸率。实验测得... 呼吸率是呼吸功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实时监测呼吸率对发现和预防呼吸疾病有着重要意义。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自驱动呼吸气流传感器的呼吸率监测系统,该系统将传感器置于口腔/鼻下通过监测呼吸气流的变化来监测人体的呼吸率。实验测得传感器在呼吸缓慢、呼吸正常、呼吸急促时周期分别为3.8,2.3,1.6 s,小于人呼吸周期时间(3~6 s),系统采用蓝牙通信技术传输数据,方便测试者移动。该系统实现了对人体呼吸率稳定、实时、准确的采集,为后续呼吸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 自驱动传感器 呼吸率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脊柱生物力学测量系统研究
5
作者 李晓芳 邓林红 +1 位作者 廖庆丰 李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97,100,共4页
设计了一种能够模拟脊柱侧弯、前屈、后伸、轴向压缩等方向的运动、快速分析脊柱生物力学特性的测量系统。对脊柱不同方向的加载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结合特制夹具实现,椎骨的应变由应变式传感器测量。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应变记录模块... 设计了一种能够模拟脊柱侧弯、前屈、后伸、轴向压缩等方向的运动、快速分析脊柱生物力学特性的测量系统。对脊柱不同方向的加载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结合特制夹具实现,椎骨的应变由应变式传感器测量。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应变记录模块通过RS—232读取应变信号并实时显示。数据综合处理模块对传感器所测的信号和试验机记录的载荷、位移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最终由数据分析模块得出反映脊柱应变、刚度、运动范围等生物力学特性的参数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操作简单,能够模拟脊柱的三维运动,实现对脊柱多个生物力学特征参数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生物力学 载荷—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可持续穿戴的肺音信号监测听诊贴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晨凯 车波 +2 位作者 刘磊 朱霖霖 邓林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0,共4页
针对当前数字听诊器在长时间穿戴监测方面的不足,研制了一种具有可延展电路结构、可紧密贴合的柔性肺音无线听诊贴。对听诊贴的前端进音腔室、体表贴合性、可延展电路结构的力学-电学性能以及信号降噪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柔性听... 针对当前数字听诊器在长时间穿戴监测方面的不足,研制了一种具有可延展电路结构、可紧密贴合的柔性肺音无线听诊贴。对听诊贴的前端进音腔室、体表贴合性、可延展电路结构的力学-电学性能以及信号降噪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柔性听诊贴可贴合体表,可延展电路在体表动态环境中力学-电学性能稳定,最后对采样的肺音信号经过小波阈值降噪后信噪比显著提高,实现了持续动态监测的可穿戴数字化听诊,可为后续肺部的持续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路 数字听诊器 可穿戴器件 肺音信号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丝素纤维增强胶原基角膜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高闻语 刘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3-423,共1页
目的胶原蛋白作为天然角膜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组织工程角膜修复的首选原材料。目前常见的胶原基支架材料在临床移植手术中常因无法满足手术缝合的剪切过程而导致移植失败。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在胶原基材料中引入天然丝素来改... 目的胶原蛋白作为天然角膜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组织工程角膜修复的首选原材料。目前常见的胶原基支架材料在临床移植手术中常因无法满足手术缝合的剪切过程而导致移植失败。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在胶原基材料中引入天然丝素来改善其力学性能。方法首先,配置6.5 mg/m L的胶原蛋白(Col)溶液,并从丝纤维中提取丝素蛋白(SF)溶液;控制复合体系中的Col∶SF=100∶3;接下来,向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EDC/NHS,使得EDC∶NHS∶Col三者质量比为1∶1∶6。待混合溶液在4℃条件下搅拌充分反应5 h后,除去混合溶液中的气泡,最后将溶液转移至模具中风干成膜,制备得到丝素蛋白复合胶原基薄膜。结果通过力学拉伸试验测定Col膜和Col-SF复合膜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薄膜材料的极限抗张强度分别为7.20±0.9 MPa和9.71±0.14 MPa,添加了丝素纤维的胶原基材料(Col-SF)的抗张强度明显高于纯胶原材料(Col)。同时,Col膜和Col-SF膜的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5.1±0.7%和49.5±0.7%,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本研究制备得到的Col-SF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天然丝素纤维可以作为调节胶原基材料物理性质和增强其机械强度的一种合适选择。除此之外,Col-SF还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降解性等理化性能,满足作为角膜修复材料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角膜 手术缝合 丝素纤维 细胞外基质 抗张强度 支架材料 胶原蛋白 丝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多孔结构壳聚糖药物载体材料的构建
8
作者 奚晓玮 陈诚 +5 位作者 高闻语 刘子睿 王东煜 张传蕾 邓林红 刘杨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基于温度变化过程对高分子构象的作用,通过调控冰晶生长过程制备了径向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壳聚糖支架材料(CS-RC)。研究表明:在低温环境下,支架材料的外缘区域的温度梯度差大于内核区域的温度梯度差,通过进一步调控冰晶的生长过程,实现了... 基于温度变化过程对高分子构象的作用,通过调控冰晶生长过程制备了径向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壳聚糖支架材料(CS-RC)。研究表明:在低温环境下,支架材料的外缘区域的温度梯度差大于内核区域的温度梯度差,通过进一步调控冰晶的生长过程,实现了壳聚糖支架内部孔隙结构呈规则的梯度分布,孔径分布在100~140µm。理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CS-RC支架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稳定的降解性能,并且孔隙率能达到88.8%左右。此外,相对于传统的低温冻干壳聚糖支架材料,CS-RC支架的载药率显著提高,对亲水性药物阿仑膦酸钠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提高了8.4%、15.9%,对疏水性药物利福平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提高了4.8%、11.5%,药物在支架中呈现出稳定的缓释过程和有效释放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多孔支架 冷冻干燥 冰晶生长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化学修饰构建高效抗菌功能化的胶原基角膜修复材料
9
作者 刘慧玉 任天 刘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胶原蛋白因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卓越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等优点而被用于构建角膜修复材料。但其在应用过程中易产生细菌感染的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合成抗菌胶原基薄膜用于角膜修复... 胶原蛋白因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卓越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等优点而被用于构建角膜修复材料。但其在应用过程中易产生细菌感染的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合成抗菌胶原基薄膜用于角膜修复,该材料以Ⅰ型胶原蛋白为原料,利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交联剂,有效地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分子接枝到胶原膜表面。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庆大霉素/胶原基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庆大霉素/胶原基薄膜(GM/Col)上的庆大霉素的药物负载量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该改性膜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GM/Col膜上负载庆大霉素的质量约占其总质量的2.33%±0.54%。庆大霉素的成功接枝显著提高了胶原膜的抗菌性能。此外,庆大霉素/胶原基薄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因此,这种新型GM/Col膜在角膜组织工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细菌 薄膜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斌 江兴方 +2 位作者 石晓灏 刘磊 邓林红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7-443,共7页
研制了一套基于Linnik干涉仪的全场光学相干层析(FF-OCT)系统对细胞进行层析成像。不同于其他FF-OCT系统的成像方法,该系统采用了基于Hilbert变换的图像恢复算法,只需2幅移相干涉图就可以恢复样品的结构信息,即使移相出现误差,仍能得到... 研制了一套基于Linnik干涉仪的全场光学相干层析(FF-OCT)系统对细胞进行层析成像。不同于其他FF-OCT系统的成像方法,该系统采用了基于Hilbert变换的图像恢复算法,只需2幅移相干涉图就可以恢复样品的结构信息,即使移相出现误差,仍能得到样品层析图。系统的实测纵向、横向分辨率分别达到1.1μm、2.5μm。通过对洋葱表皮细胞的初步成像实验,验证了该FF-OCT系统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实现高分辨率细胞成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显微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 成像系统 希尔伯特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醚聚酯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的pH响应性水凝胶纳米微球的制备及药物释放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宗丹 盛扬 +5 位作者 李新庆 潘艳 孙一新 邓林红 Mark Bradley 张嵘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12-218,共7页
以聚乙二醇(M_(w)1000)为引发剂,引发ε-己内酯和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co-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二醇(PCLA),用甲基丙烯酸酐封端得到PCLA预聚物单体(PCLAMA),并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合成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 以聚乙二醇(M_(w)1000)为引发剂,引发ε-己内酯和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co-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二醇(PCLA),用甲基丙烯酸酐封端得到PCLA预聚物单体(PCLAMA),并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合成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PCLAMA为大分子交联剂、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丙烯酸为共聚单体,利用紫外引发聚合制备水凝胶纳米微球(PCLAMA-AP),并对其溶胀、降解、药物释放、细胞毒性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CLAMA-AP具有pH响应性,其溶胀率随着pH的增大而变大,其中最佳配比下的纳米微球包载茶多酚的载药量超过57%,132 h的累计释放率达到30%,PCLAMA-AP与人脂肪干细胞共培养48 h后,细胞存活率高于94%,并且纳米微球能成功进入细胞。因此该水凝胶纳米微球具有作为药物载体的潜力,有可能极大地提高茶多酚的生物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co-乳酸) 水凝胶纳米微球 药物缓释 生物可降解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Faster R-CNN对小尺度车辆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御宇 杨彪 邓林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8-103,共6页
针对传统Faster R-CNN算法对小尺度车辆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网络进行车辆检测的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经典全卷积网络和区域建议网络的结构,增强低层特征与高层特征之间的信息传递;其次,增加更小尺度的锚,从而改善Faster R-... 针对传统Faster R-CNN算法对小尺度车辆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网络进行车辆检测的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经典全卷积网络和区域建议网络的结构,增强低层特征与高层特征之间的信息传递;其次,增加更小尺度的锚,从而改善Faster R-CNN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增加锚选择策略,通过平衡锚数量的差异,缓解区域建议网络生成的正负锚数量不平衡问题。文中实验分别在VOC2007、Kitti、真实数据集上对所提方法和传统Faster R-CNN算法进行比较,检测准确率分别提高了9%,8.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ER R-CNN 小尺度车辆检测 全卷积网络 区域建议网络 锚选择 平衡锚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谊 王立晖 +4 位作者 王惠霞 朱红涛 吴明海 周婷 黄晓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599,共4页
肝脏疾病由于其流行率高以及预后不良,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是从传统中药丹参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已证实,TanⅡA可以通过抗炎、抗氧... 肝脏疾病由于其流行率高以及预后不良,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是从传统中药丹参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已证实,TanⅡA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抗癌、抗血管生成等作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TanⅡA是一种脂溶性成分,存在口服吸收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为改善TanⅡA的吸收需制备新的剂型,如纳米颗粒、聚合胶束、固体分散体等。本文综述TanⅡA对肝脏疾病,包括炎症相关性肝损伤、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治疗作用,以及TanⅡA新剂型的研究进展,为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炎症相关性肝损伤 肝纤维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细胞癌 治疗作用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离子对微丝凝聚网络的形态影响分析研究
14
作者 赵宏博 邓林红 刘艳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34-134,共1页
肌动蛋白纤维网络构成细胞骨架,其性质与细胞的力学行为关系密切,研究细胞力学必须了解不同离子在各浓度下对微丝网络形态的影响。在此项目中我们探究二价铜离子对肌动蛋白纤维形态变化的影响。我们利用肌动蛋白单体自组装成微丝,并用... 肌动蛋白纤维网络构成细胞骨架,其性质与细胞的力学行为关系密切,研究细胞力学必须了解不同离子在各浓度下对微丝网络形态的影响。在此项目中我们探究二价铜离子对肌动蛋白纤维形态变化的影响。我们利用肌动蛋白单体自组装成微丝,并用鬼笔环肽对其进行标记,之后在多个微丝溶液样品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二价铜离子,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由交联蛋白与微丝构成网络的形态变化,确定二价离子浓度等条件,研究微丝浓度、长度变化如何影响凝聚微丝网络生物形态和生物力学行为。结果表明,2mM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加入肌动蛋白纤维溶液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丝 肌动蛋白纤维 肌动蛋白单体 二价离子 鬼笔环肽 交联蛋白 二价铜离子 网络形态 行为关系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生物力学问题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明志 倪凯 +1 位作者 闻康 邓林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5-270,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危重症患者常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乃至急性呼吸衰竭,需要通过机械通气提供呼吸支持。但临床观察发现,机械通气后患者死亡率非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危重症患者常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乃至急性呼吸衰竭,需要通过机械通气提供呼吸支持。但临床观察发现,机械通气后患者死亡率非常高(>50%)。鉴于机械通气的力学本质,机械通气后的高死亡率很可能与通气条件下机械拉伸刺激引起的肺损伤相关,因而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理解机械通气条件下呼吸系统的病理变化及其机理和潜在对抗措施,对完善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Covid-19危重症患者治疗中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涉及诸多生物力学因素及作用机制,包括机械通气力学参数的变化、炎症因子风暴、纤毛-黏液系统、气道平滑肌的作用、肺纤维化、细胞对于拉伸的感应机制等。这些生物力学问题应当得到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以为完善新冠肺炎等呼吸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机械通气 呼吸力学 气道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BA-DEAEMA)的合成及其作为人工气管内表面修饰材料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朱剑 蒋雪梅 +2 位作者 钟军 段翼远 邓林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为制备p(nBA-DEAEMA)乳液及表面具有纤毛样结构的共聚物膜材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p(nBA/DEAEMA)乳液,再用Velcro成型工艺将纯化干燥的产物制备成纤毛样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 为制备p(nBA-DEAEMA)乳液及表面具有纤毛样结构的共聚物膜材料,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p(nBA/DEAEMA)乳液,再用Velcro成型工艺将纯化干燥的产物制备成纤毛样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核磁共振光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NMR)、凝胶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粒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静态接触角测定、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及力学分析对材料进行详细表征.最后用浸提液实验对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FT-IR和~1 HNMR表明目标产物结构正确.共聚物乳液的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PDI)为0.385,平均粒径(Z-average)为46.48nm.DSC结果显示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和粘流温度(viscous flow temperature,Tf)分别为33.2℃和47.7℃.纤毛样膜对水的接触角为102.3°,表面自由能13.81J·m2.SEM结果显示共聚物粒子大小为40~50nm,纤毛样层高度为5~10μm.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材料对大鼠气道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BECs)具有可接受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BA-DEAEMA) 乳液 纳米粒子 膜材料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氮共掺杂石墨烯负载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17
作者 汤琳 周晓 +2 位作者 刘杨 季培红 秦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142,共5页
通过热退火法制备了铝氮共掺杂石墨烯负载纳米钌复合催化剂(Ru/ANG),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用作电催化剂时,Ru/ANG对氢燃料电池领域的3个重要... 通过热退火法制备了铝氮共掺杂石墨烯负载纳米钌复合催化剂(Ru/ANG),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用作电催化剂时,Ru/ANG对氢燃料电池领域的3个重要反应——氧还原反应(ORR)、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均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该材料的发现对廉价多功能电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氮共掺杂石墨烯 电催化剂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基增韧角膜修复支架的研究
18
作者 季培红 刘杨 +4 位作者 吴秋惠 丁硕秋 任天 闻元杰 邓林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9-99,共1页
目的天然胶原蛋白是研制人工角膜的首选材料。然而,现有胶原基材料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在于其韧性不够,往往因不耐受眼科手术线的缝合而发生撕裂。通过调节材料内部微结构来改善胶原膜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解决角膜修复材料不耐受手术缝... 目的天然胶原蛋白是研制人工角膜的首选材料。然而,现有胶原基材料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在于其韧性不够,往往因不耐受眼科手术线的缝合而发生撕裂。通过调节材料内部微结构来改善胶原膜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解决角膜修复材料不耐受手术缝合的难题。方法采用粒子沥滤法制备多孔胶原基角膜修复材料。配制0.5 mol/L的NaCl溶液,将NaCl溶液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加入到6.5mg/mL的Col溶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角膜 眼科手术 手术缝合 不耐受 角膜修复 胶原膜 胶原蛋白 NaCl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细胞对微组织纤维化力学的抑制作用和时空依赖性
19
作者 韩潇宁 徐乐乐 +3 位作者 窦婷 杜蓉 邓林红 王翔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4-394,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上皮细胞如何通过与成纤维细胞的相互作用影响微组织的纤维化力学特性,并研究这种影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依赖性。方法研究者建立了一个三维微组织模型,该模型使用NIH/3T3成纤维细胞负载的胶原水凝胶,并内嵌微弦基力传...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上皮细胞如何通过与成纤维细胞的相互作用影响微组织的纤维化力学特性,并研究这种影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依赖性。方法研究者建立了一个三维微组织模型,该模型使用NIH/3T3成纤维细胞负载的胶原水凝胶,并内嵌微弦基力传感器来评估纤维化力学。通过将MDCK上皮细胞共培养于微组织表面,对比有或没有上皮细胞共培养的微组织在致密化、刚度和收缩力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单培养微组织相比,共培养微组织在致密化、刚度和收缩力方面显著降低。关键纤维化特征,如a-SMA、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蛋白的蛋白表达增强,表明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换(FMT)和基质沉积也显著减少。上皮细胞对微组织的抗纤维化效应依赖于前列腺素E2(PGE2)的浓度(10u M)及其与成纤维细胞的接近程度,表明存在旁分泌细胞信号。此外,PGE2对微组织收缩的影响还取决于PGE2被提供或阻断的时间点。结论上皮细胞在空间和时间上对纤维化组织致密化驱动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共培养的微组织模型结合实时敏感力传感器为评估纤维化和药物筛选提供了合适的系统,有助于深入理解纤维化组织形成的生物力学机制,并为预防和治疗纤维化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维化 细胞共培养 成纤维细胞 纤维连接蛋白 上皮细胞 收缩力 力传感器 PG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交联方法构建的胶原基支架及其性能表征
20
作者 孔彦惠 张传蕾 +5 位作者 刘慧玉 陈诚 高闻语 奚晓玮 郭佳 刘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分别采用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交联法、甲基丙烯酸酐(MA)修饰光聚合交联法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LAP)光交联法制备了3种胶原基支架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理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 分别采用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交联法、甲基丙烯酸酐(MA)修饰光聚合交联法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LAP)光交联法制备了3种胶原基支架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理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这3种交联法制备的胶原基支架材料的孔洞结构具有显著差异,其孔径范围均为50~250μm,符合组织修复材料对孔径的需求。此外,通过MA复合光交联所得的胶原基支架材料(Col-MA),其抗压强度可达2.17 MPa,满足组织工程理想支架材料对力学性能的基本要求。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支架材料均能够为细胞生长提供合适的空间以及供应足够的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交联 多孔结构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