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压蒸馏塔塔顶回流管线露点腐蚀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偶国富 陶情情 金浩哲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32,共8页
针对某石化企业常压蒸馏塔塔顶(简称常顶)回流管线出现的露点腐蚀问题,采用基于烃水二元交互的PR(Peng-Robinson)状态方程法,建立标定工况下常顶回流系统工艺计算模型。结合露点形成机制,分析露点出现前后腐蚀性介质在油气水三相中的分... 针对某石化企业常压蒸馏塔塔顶(简称常顶)回流管线出现的露点腐蚀问题,采用基于烃水二元交互的PR(Peng-Robinson)状态方程法,建立标定工况下常顶回流系统工艺计算模型。结合露点形成机制,分析露点出现前后腐蚀性介质在油气水三相中的分布变化;研究不同注水比例下塔顶回流管线中HCl和H_(2)S的分布情况以及原料油中不同S、N含量及常顶油量下塔顶压力、汽提蒸汽量及注水比例对露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Cl和H_(2)S是引起露点腐蚀的关键影响因素,随着冷凝过程的进行,塔顶回流管线中的HCl含量不断增加,H_(2)S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标定工况下塔顶水的露点温度为100.45℃,塔顶压力、汽提蒸汽量及注水比例与露点温度均呈正相关性,其中塔顶压力对露点温度的影响最大,平均每增加0.02 MPa,相应露点温度升高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蒸馏塔 塔顶回流管线 露点温度 塔顶压力 汽提蒸汽量 注水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柴油加氢装置热高分系统腐蚀机理与失效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绍良 全建勋 +5 位作者 金浩哲 李强 杨杰 偶国富 陈炜 艾志斌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0,共8页
以某石化企业煤柴油加氢装置换热器腐蚀失效为研究对象,采用PENG-ROB物性方法构建腐蚀失效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系统内铵盐结晶温度、腐蚀介质含量、液态水含量等分布规律,明确了该系统内主要是以NH 4Cl结晶沉积堵塞为主的失效模式。此外,... 以某石化企业煤柴油加氢装置换热器腐蚀失效为研究对象,采用PENG-ROB物性方法构建腐蚀失效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系统内铵盐结晶温度、腐蚀介质含量、液态水含量等分布规律,明确了该系统内主要是以NH 4Cl结晶沉积堵塞为主的失效模式。此外,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内无NH 4HS结晶风险,管、壳程NH 4Cl结晶温度分别为164~170℃,161~171℃,温度段位置位于E104换热器尾端出口以后的低温区。由液态水含量可知,该温度下换热器无充足液态水溶解NH 4Cl,极易发生NH 4Cl堵塞、穿孔、泄漏等问题。结合对E104内部温度分布预测以及现场垢物化验,得知热高分系统内存在NH 4Cl结晶沉积问题,其位于管束出口端向内3.94 m区域,与模拟分析结果相吻合,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准确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加氢反应流出物换热系统的抗腐蚀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装置 换热器 工艺仿真 铵盐结晶 腐蚀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加氢空气冷却器NH_(4)Cl结晶影响因素分析及沉积特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顾友杰 金浩哲 +1 位作者 张艺骞 偶国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5-142,共8页
渣油加氢装置因原料劣化腐蚀性强,设备长期处于极端运行工况下,导致冷换设备铵盐腐蚀性风险大。以沸腾床渣油加氢系统空气冷却器(简称空冷器)为研究对象,采用NRTL-RK模型构建多组分体系下反应流出物系统化学离子-平衡模型,并通过工艺过... 渣油加氢装置因原料劣化腐蚀性强,设备长期处于极端运行工况下,导致冷换设备铵盐腐蚀性风险大。以沸腾床渣油加氢系统空气冷却器(简称空冷器)为研究对象,采用NRTL-RK模型构建多组分体系下反应流出物系统化学离子-平衡模型,并通过工艺过程关联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系统内铵盐结晶腐蚀风险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空冷器存在NH 4Cl腐蚀风险,结晶温度为169~187℃,且铵盐结晶速率随着温度降低不断增加,极限工况下为0.22 kg h。空冷器对流换热模型通过组分运输方程和冷凝模型构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流动的持续,最大的传质系数(1.52×10^(-4)m s)和腐蚀速率(0.43 mm a)出现在出口集合管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床渣油加氢 空气冷却器 铵盐结晶 沉积预测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H_(2)S环境蜡油加氢空冷出口管道冲蚀损伤特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浩哲 俞晨炀 +4 位作者 吉洋 张雪雪 赵宏利 偶国富 刘骁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8-136,共9页
以蜡油加氢反应流出物空冷器出口管道为研究对象,基于腐蚀性介质组分H_(2)S、NH_(3)在水相中不同温度下的分布特性分析,揭示了多组分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冲蚀损伤机理,构建了空冷器出口管道冲蚀损伤特性的预测方法。采用Mixture模型与k-ω... 以蜡油加氢反应流出物空冷器出口管道为研究对象,基于腐蚀性介质组分H_(2)S、NH_(3)在水相中不同温度下的分布特性分析,揭示了多组分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冲蚀损伤机理,构建了空冷器出口管道冲蚀损伤特性的预测方法。采用Mixture模型与k-ω湍流模型对出口管道的冲蚀损伤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剪切应力、传质系数、损伤速率等参数对冲蚀损伤特性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空冷器出口管系距离三通中心轴向距离的增加,管内流体流速和水相体积分数不断增加,传质系数和损伤速率较大区域位于管道底部区域,传质系数最大值为5.055×10-4 m/s,最大损伤速率为0.153 mm/a;剪切应力最大位置位于三通管道底部距离中心约760 mm处,综合判定该区域为发生冲蚀损伤的最高风险区域;预测的冲蚀损伤高风险区域与实际测厚减薄最严重区域基本重合,研究成果可为空冷器出口管系的测厚布点及寿命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油加氢 出口管系 冲蚀损伤特性 数值预测 测厚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