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燃气体和混合气极限氧浓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任常兴 张欣 +2 位作者 慕洋洋 李晋 李海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59,共4页
介绍可燃气体极限氧浓度测定的标准及要求,给出可燃气体极限氧浓度的测定原理、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测定方法主要分为管式法和球式法两种,分别采用火焰传播距离(≥100mm)和爆炸起始压力增量指标(5%或7%)判定爆炸现象。4次重复测定爆炸... 介绍可燃气体极限氧浓度测定的标准及要求,给出可燃气体极限氧浓度的测定原理、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测定方法主要分为管式法和球式法两种,分别采用火焰传播距离(≥100mm)和爆炸起始压力增量指标(5%或7%)判定爆炸现象。4次重复测定爆炸性混合气体的LAC,计算确定待测可燃气体的LOC。采用20L球爆炸实验装置分别测定纯物质丙烷(C3H8)和混合气液化石油气(LPG)的爆炸极限和极限氧浓度,结果表明:混合气的最大爆炸压力随着氧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二者爆炸极限分别为2.0%~9.5%、3.0%~8.0%,用二氧化碳惰化的极限氧浓度分别为13.8%、1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气体 混合气 极限氧浓度 爆炸极限 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层分析在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宁 孙权 +3 位作者 魏钰人 毕海普 张冰冰 陈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126-129,共4页
保护层分析(LOPA)在化工工艺和装置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在石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借鉴化工工艺保护层分析理论的思想,以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或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将化工园区的保护层分为6个层次,建立了化工园区... 保护层分析(LOPA)在化工工艺和装置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在石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借鉴化工工艺保护层分析理论的思想,以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或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将化工园区的保护层分为6个层次,建立了化工园区保护层分析方法,并将只针对单个工艺或装置的安全措施有效性评估方法扩展为整个化工园区;运用化工园区保护层分析法对化工园区内企业或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场景风险分析,通过计算失效概率来评估保护层的风险防控能力,并针对防控能力不足的保护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化工园区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重大危险源 保护层分析(LOPA) 独立保护层(IPL) 失效概率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