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的油藏深部调剖体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邵明鲁
左姜
+4 位作者
赵红雨
常爱莲
李晓骁
浮历沛
廖凯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油藏深部调剖作为一类改善开采效果、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非均质油藏水窜治理。为改善水窜治理过程中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这一矛盾,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提出自组装深部封堵技术。首先,以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
油藏深部调剖作为一类改善开采效果、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非均质油藏水窜治理。为改善水窜治理过程中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这一矛盾,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提出自组装深部封堵技术。首先,以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烯丙基-β-环糊精和苯乙烯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得粒径为170 nm、表面含有β-环糊精基团的主体纳米颗粒;然后,以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通过可控自由基聚合法制得数均分子量低于4000、分子量分布为1.1~1.4的客体聚合物。通过主体纳米颗粒和客体聚合物,构筑具有自组装性能的调剖体系。通过调剖体系的黏度来评价纳米颗粒与聚合物的自组装性能;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调剖体系的注入-封堵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客体聚合物分子中的疏水烷基链与主体纳米颗粒表面的β-环糊精基团具有主客体识别作用,β-环糊精基团包合疏水烷基链形成包合物,客体聚合物发挥“桥连”作用,纳米颗粒自组装聚集形成团粒簇,使调剖体系黏度缓慢增至约90 mPa·s。0.1%纳米颗粒与0.2%聚合物组成的调剖体系的注入性良好,阻力系数为2.0;待自组装后进行后续水驱,残余阻力系数为3.42,封堵率为70.7%。该研究为缓解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识别
自组装
纳米颗粒
Β-环糊精
聚合物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藏深部调剖-驱油技术
被引量:
7
2
作者
孙天宇
邵明鲁
+3 位作者
赵红雨
常爱莲
浮历沛
廖凯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3-749,760,共8页
深部调剖-驱油技术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首先从水窜关键问题分析及残余油高效驱替关键问题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油藏深部调剖-驱油的两个主要矛盾:调剖剂注入性与油藏深部水窜通道封堵的矛盾以及深部调剖与剩余油驱替的矛盾。重...
深部调剖-驱油技术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首先从水窜关键问题分析及残余油高效驱替关键问题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油藏深部调剖-驱油的两个主要矛盾:调剖剂注入性与油藏深部水窜通道封堵的矛盾以及深部调剖与剩余油驱替的矛盾。重点综述了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的原理以及在低渗透油藏中的研究应用,指出了各技术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并分析了我国深部调剖-驱油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驱油
综述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的油藏深部调剖体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邵明鲁
左姜
赵红雨
常爱莲
李晓骁
浮历沛
廖凯丽
机构
常州
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学院、
能源
学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开发管理中心
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超分子自组装油藏调剖体系的构建与自适应封堵机制”(项目编号BK20220622)
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基于分数阶导数模型的含油、水复杂多重介质中CO_(2)运移及多场耦合机理研究”(项目编号BK20220615)
+2 种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面上项目“复杂油藏中CO_(2)驱油的变分数阶导数建模及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2KJB130001)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开放基金“油水增溶乳化性能表征及主控因素研究”(项目编号33550000-22-ZC0613-0198)
常州大学科研启动计划“可控型油藏深部调剖剂研究”(项目编号ZMF21020383)。
文摘
油藏深部调剖作为一类改善开采效果、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非均质油藏水窜治理。为改善水窜治理过程中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这一矛盾,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提出自组装深部封堵技术。首先,以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烯丙基-β-环糊精和苯乙烯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得粒径为170 nm、表面含有β-环糊精基团的主体纳米颗粒;然后,以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通过可控自由基聚合法制得数均分子量低于4000、分子量分布为1.1~1.4的客体聚合物。通过主体纳米颗粒和客体聚合物,构筑具有自组装性能的调剖体系。通过调剖体系的黏度来评价纳米颗粒与聚合物的自组装性能;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调剖体系的注入-封堵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客体聚合物分子中的疏水烷基链与主体纳米颗粒表面的β-环糊精基团具有主客体识别作用,β-环糊精基团包合疏水烷基链形成包合物,客体聚合物发挥“桥连”作用,纳米颗粒自组装聚集形成团粒簇,使调剖体系黏度缓慢增至约90 mPa·s。0.1%纳米颗粒与0.2%聚合物组成的调剖体系的注入性良好,阻力系数为2.0;待自组装后进行后续水驱,残余阻力系数为3.42,封堵率为70.7%。该研究为缓解调剖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主客体识别
自组装
纳米颗粒
Β-环糊精
聚合物
封堵
Keywords
host-guest recognition
self-assembly
nanoparticle
β-cyclodextrin
polymer
plugging
分类号
TE35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藏深部调剖-驱油技术
被引量:
7
2
作者
孙天宇
邵明鲁
赵红雨
常爱莲
浮历沛
廖凯丽
机构
常州
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学院、
能源
学院
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开发管理中心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3-749,760,共8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超分子自组装油藏调剖体系的构建与自适应封堵机制”(项目编号BK20220622)。
文摘
深部调剖-驱油技术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首先从水窜关键问题分析及残余油高效驱替关键问题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油藏深部调剖-驱油的两个主要矛盾:调剖剂注入性与油藏深部水窜通道封堵的矛盾以及深部调剖与剩余油驱替的矛盾。重点综述了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的原理以及在低渗透油藏中的研究应用,指出了各技术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并分析了我国深部调剖-驱油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
深部调剖
驱油
综述
发展趋势
Keywords
deep profile control
oil displacement
review
development
review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的油藏深部调剖体系
邵明鲁
左姜
赵红雨
常爱莲
李晓骁
浮历沛
廖凯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油藏深部调剖-驱油技术
孙天宇
邵明鲁
赵红雨
常爱莲
浮历沛
廖凯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