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邹旻 祝海林 +1 位作者 胡爱萍 葛乐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0-111,120,共3页
基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机械基础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从建设理念、改革思路与方案、教学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机械基础课程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激光冲击处理后的残余应力产生机理 被引量:16
2
作者 孔德军 周朝政 吴永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6-740,共5页
利用激光冲击波对304不锈钢表面进行了强化处理,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了激光强化处理后表面显微组织结构的变化,并测定了其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分析了激光冲击处理后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并对残余应力产生的微观机理进行了讨论... 利用激光冲击波对304不锈钢表面进行了强化处理,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了激光强化处理后表面显微组织结构的变化,并测定了其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分析了激光冲击处理后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并对残余应力产生的微观机理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表面强化处理后,冲击区微观结构中产生了微塑性变形,显微硬度从基材的220 HV提高到冲击区的310 HV;用X射线分析仪测得冲击区残余压应力为-200 MPa以上,有利于提高其疲劳寿命;在激光冲击波作用下,材料表面发生的塑性变形不能完全恢复,是残余压应力产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处理 304不锈钢 残余应力 X射线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筛分特性分析的并联运动振动筛优化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宝祥 沈惠平 +1 位作者 薛国新 储开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0-212,共3页
并联运动振动筛具有较为理想的运动轨迹和筛分效果,现已成为振动筛研究的热点领域。为便于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需对其筛分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此给出了一种并联运动振动筛的基本结构,通过考察并联振动筛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得到了筛分特... 并联运动振动筛具有较为理想的运动轨迹和筛分效果,现已成为振动筛研究的热点领域。为便于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需对其筛分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此给出了一种并联运动振动筛的基本结构,通过考察并联振动筛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得到了筛分特性曲线,分析了筛分特性,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特性参数,建立筛分模型。基于筛分模型得到了一定筛分效率和恒转速筛分条件下的转速优化结果。实验表明,所述筛分模型精度高,构建方便有效,转速优化结果满足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运动振动筛 筛分特性 转速优化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齿蜂窝衬套封严结构风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纪国剑 吉洪湖 +2 位作者 黄云霞 帅海山 王政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7,共5页
对台阶齿-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结构的泄漏特性和风阻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体的泄漏特性和风阻特性随转速、压比、节流间隙和蜂窝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泄漏流体风阻生热总温升随转速和蜂窝单元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压比和节流间... 对台阶齿-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结构的泄漏特性和风阻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体的泄漏特性和风阻特性随转速、压比、节流间隙和蜂窝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泄漏流体风阻生热总温升随转速和蜂窝单元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压比和节流间隙的增大而减小;蜂窝深度对风阻生热影响不大,基本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篦齿 蜂窝衬套 泄漏特性 风阻生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点、线接触副弹流润滑油膜的观测 被引量:3
5
作者 苗乃明 苏少航 +1 位作者 丁建宁 华同曙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1,共4页
应用光干涉方法,在自制的光弹流试验机上分别对纯滚动条件下点接触和线接触形成的弹流油膜进行变卷吸速度实验,并进行油膜测量。结果表明,在卷吸速度为零时都有封油现象的出现。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加,油膜厚度增加,点接触形成的弹流油膜... 应用光干涉方法,在自制的光弹流试验机上分别对纯滚动条件下点接触和线接触形成的弹流油膜进行变卷吸速度实验,并进行油膜测量。结果表明,在卷吸速度为零时都有封油现象的出现。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加,油膜厚度增加,点接触形成的弹流油膜具有典型的马蹄形特征,线接触形成的弹流油膜在接触区端部有类似点接触的马蹄形收缩。要达到同样的最大赫兹接触压力,施加在线接触实验上的载荷要比施加在点接触实验上的载荷大4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副接触 弹流润滑 油膜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分析与状态监测的钻井泵剩余工作寿命预测 被引量:5
6
作者 裴峻峰 张嗣伟 +1 位作者 齐明侠 张志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25,共5页
在对大量同类钻井泵的大修间隔时间数据进行概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与钻井泵的运行可靠度相关的特征参数,在宏观上提供钻井泵寿命预测的依据。动力端中情况最差的轴承的寿命可代表钻井泵的寿命,所以将状态监测所得的经优选的各域振... 在对大量同类钻井泵的大修间隔时间数据进行概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与钻井泵的运行可靠度相关的特征参数,在宏观上提供钻井泵寿命预测的依据。动力端中情况最差的轴承的寿命可代表钻井泵的寿命,所以将状态监测所得的经优选的各域振动信息作为神经网络系统的模糊输入向量,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求出轴承的故障隶属度,作为轴承理论寿命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由此解决钻井泵剩余工作寿命的预测问题,进而获得钻井泵剩余工作寿命。实际预测结果证明了预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泵 动力端轴承 可靠性分析 状态监测 剩余工作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静态台阶篦齿封严结构泄漏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纪国剑 吉洪湖 王政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6,共4页
运用数值方法研究篦齿盘旋转速度、篦齿与光滑衬套相对轴向位置等对上、下台阶斜齿封严结构的泄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进行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齿形结构参数相同时,上、下台阶篦... 运用数值方法研究篦齿盘旋转速度、篦齿与光滑衬套相对轴向位置等对上、下台阶斜齿封严结构的泄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进行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齿形结构参数相同时,上、下台阶篦齿的封严特性相当,泄漏系数比直通齿降低了30%,在不考虑转速和温度变化引起的间隙变化时,台阶篦齿的泄漏系数在高转速下随转速的增加线性下降;篦齿与衬套轴向位置的改变对泄漏特性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篦齿 泄漏系数 轴向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钱苏翔 李竹平 顾小军 《中国测试》 CAS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方便研究变压器绕组故障,采用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开发出了变压器绕组故障仿真模拟系统。参照国家标准的测试方法,对变压器绕组模型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到了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经过仿真模拟,找出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实验表... 为了方便研究变压器绕组故障,采用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开发出了变压器绕组故障仿真模拟系统。参照国家标准的测试方法,对变压器绕组模型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到了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经过仿真模拟,找出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实验表明,在固有频率附近幅值响应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故障 测试系统 频率响应分析 仿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机构抗粘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岳陆游 何兴春 +2 位作者 丁建宁 杨继昌 马皓晨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11,共5页
粘附现象是微/纳机构中特有的现象,在构件材料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微/纳机构中的粘附和摩擦是造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如何防止或减轻粘附已成为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微/纳机构中的粘附问题,分析了粘附机理... 粘附现象是微/纳机构中特有的现象,在构件材料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微/纳机构中的粘附和摩擦是造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如何防止或减轻粘附已成为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微/纳机构中的粘附问题,分析了粘附机理和各种粘附接触模型,说明了表面能法和微凸体积分法防粘附设计微/纳机构的原理,最后阐述了释放干燥工艺、减少实际接触面积和降低表面能等各种抗粘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机电系统 粘附 模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变速工况下弹流润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苗乃明 苏少航 华同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为了揭示重载变速工况下的弹流润滑特性,在自行开发的光干涉弹流实验装置上,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实验主要针对钢球点接触,在重载(0.83GPa)和超重载(1.44GPa)两种载荷和变卷吸速度工况条件下,对弹流油膜进行了测量,获得了有效的实验... 为了揭示重载变速工况下的弹流润滑特性,在自行开发的光干涉弹流实验装置上,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实验主要针对钢球点接触,在重载(0.83GPa)和超重载(1.44GPa)两种载荷和变卷吸速度工况条件下,对弹流油膜进行了测量,获得了有效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重载和超重载条件下形成的弹流油膜都具有马蹄形特征。但超重载的没有重载的马蹄形特征明显。卷吸速度为零时有明显的封油现象,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加,由卷吸速度产生的流体效应使得膜厚增加。另外,在进行超重载实验时,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镀铬膜玻璃表面会有较多划痕,甚至出现玻璃表面被压溃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重载 变速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垃圾压缩机废液排放机构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宗华 王强锋 +3 位作者 杨勇 陈超锋 陈玉明 王启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2-44,共3页
对垃圾压缩装置机体构架、机体底板等主要机构、部件进行了研究;根据垃圾压缩过程中废液污染问题,提出了废液排放机构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相关的设计论证;分析了废液排放机构的工作原理;对垃圾压缩装置的底板进行了改进;对废液排放装置... 对垃圾压缩装置机体构架、机体底板等主要机构、部件进行了研究;根据垃圾压缩过程中废液污染问题,提出了废液排放机构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相关的设计论证;分析了废液排放机构的工作原理;对垃圾压缩装置的底板进行了改进;对废液排放装置的"V"型板结构、废液导流漏斗装置、机体倾斜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Y-800垃压缩圾压缩机 导流装置 废液排放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QY-800压缩机的机体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超锋 杨龙兴 +3 位作者 王强锋 杨勇 王启录 陈玉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39,共3页
对垃圾压缩机中所常用的LQY-800型压缩机的机体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针对垃圾压缩机的工作特点,分析了机体设计要求;根据机体的受力特性对底板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和计算;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对机体倾斜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相关计算;对机体的尺... 对垃圾压缩机中所常用的LQY-800型压缩机的机体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针对垃圾压缩机的工作特点,分析了机体设计要求;根据机体的受力特性对底板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和计算;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对机体倾斜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相关计算;对机体的尺寸和结构强度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计算,以满足垃圾压缩机整体的可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压缩机 废液排放机构 机体结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导轨二滑块驱动在一侧的并联操作手的运动轨迹实现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小蓉 沈惠平 朱伟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共5页
以平行导轨二滑块驱动在一侧且内点作为操作点的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在给出显式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学逆解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仿真研究;在操作头轨迹规划中,加减速及匀速阶段采用四次多项式进行拟合,拐角段采用对称... 以平行导轨二滑块驱动在一侧且内点作为操作点的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在给出显式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学逆解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仿真研究;在操作头轨迹规划中,加减速及匀速阶段采用四次多项式进行拟合,拐角段采用对称的Clothoid曲线光滑匀速过渡;同时,利用运动学逆解确定了操作点按预期轨迹运动时应在原动件上施加的运动规律;最后,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所规划的运动轨迹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并联机构驱动滑块的速度、加速度及作用在滑块上的驱动力均为连续函数,机构运行平稳,操作点的位置和速度与规划一致,能够满足操作点快速和实时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位置逆解 轨迹规划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效率的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光斌 肖立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2-844,共3页
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为基础,根据黑箱子原理和热力学能量平衡定律考虑系统进入的总能与输出的总能,建立分析模型,给出燃气-蒸汽循环系统各设备的能量平衡和热效率的估算方法,并与精确计算相比较,得出估算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热效率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强制水循环热法磷酸燃磷塔余热回收技术研究
15
作者 王政伟 官文洪 +1 位作者 管泓瑞 张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65,共4页
针对传统热法磷酸燃磷塔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强制水循环的盘管式热法磷酸燃烧塔,并分析讨论了其结构、原理和设计要点。该塔在保证产磷酸量的同时,副产了更多的工业蒸汽,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环保。
关键词 燃磷塔 强制水循环 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CAD VBA的摆线齿锥齿轮实体三维仿真的实现
16
作者 王强锋 杨勇 +2 位作者 李海宁 陈玉明 陈超锋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以AutoCAD VBA为基础对摆线齿锥齿轮实体进行了三维仿真;分析了摆线齿锥齿轮实体建模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摆线齿锥齿轮建模基本过程,包括绘制锥齿轮齿坯实体刀具路径的形成、绘制产形冠轮单个轮齿实体、摆线齿锥齿轮三维实体的生成等... 以AutoCAD VBA为基础对摆线齿锥齿轮实体进行了三维仿真;分析了摆线齿锥齿轮实体建模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摆线齿锥齿轮建模基本过程,包括绘制锥齿轮齿坯实体刀具路径的形成、绘制产形冠轮单个轮齿实体、摆线齿锥齿轮三维实体的生成等;对实体建模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作了分析;为摆线齿锥齿轮的研究和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齿锥齿轮 实体建模 VBA 三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嵌段共聚物EO_(20)PO_(70)EO_(20)相分离行为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燕 钟璟 +3 位作者 黄维秋 陈若愚 胡文虎 陈正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27-1833,共7页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研究了嵌段共聚物EO20PO70EO20(P123)在水、乙醇/水溶液及二氧化硅溶胶体系中的相分离行为.不同质量分数的P123在水溶液中共形成4种相分离状态:球状胶束(10%);椭球胶束(20%)、棒状胶束(30%)和三维立方胶束(5...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研究了嵌段共聚物EO20PO70EO20(P123)在水、乙醇/水溶液及二氧化硅溶胶体系中的相分离行为.不同质量分数的P123在水溶液中共形成4种相分离状态:球状胶束(10%);椭球胶束(20%)、棒状胶束(30%)和三维立方胶束(50%).在模板剂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水溶液中,模板剂胶束稳定性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变差.在二氧化硅溶胶体系中,模板剂质量分数低于5%时无胶束形成;模板剂质量分数增至10%时,P123发生相分离形成三维球状胶束;随着模板剂质量分数的进一步增加,模板剂分子夹含着水分子形成三维椭球状结构(20%)、三维立方结构(40%)和层状结构(60%).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说明DPD模拟可以从计算角度推测模板剂对介孔材料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 EO20PO70EO20 乙醇/水溶液 二氧化硅溶胶体系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带附加气室空气悬架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薛在彪 葛友华 姚程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334-6338,共5页
以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悬架为研究对象,按照物理模型建立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数学模型,考虑到空气弹簧刚度的非线性,将该模型以空气弹簧非线性力的形式直接引入到1/4车辆模型。以提高车辆平顺性、行驶安全性及操纵稳定性的综合性能为... 以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悬架为研究对象,按照物理模型建立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数学模型,考虑到空气弹簧刚度的非线性,将该模型以空气弹簧非线性力的形式直接引入到1/4车辆模型。以提高车辆平顺性、行驶安全性及操纵稳定性的综合性能为目标,以附加气室容积为优化变量,设计带附加气室空气悬架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考虑到悬架性能各指标量在量纲与量级上的差异,对各指标量进行统一化处理,并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评价函数。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仿真模型,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对典型工况下的最优附加气室容积进行寻优。优化结果表明,优化附加气室容积能有效提高悬架的综合性能,降低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但轮胎动载荷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 附加气室 多目标优化 线性加权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纹板束传热与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平 张锁龙 郝存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234,共3页
应用数值分析Fluent软件对新开发的一种用于气—气换热的双波纹板管换热器板束的传热与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板束叠放采用对顶和平行两种形式,分别模拟计算出不同流量和温度下两种模型的传热系数和湍流强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数值分析Fluent软件对新开发的一种用于气—气换热的双波纹板管换热器板束的传热与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板束叠放采用对顶和平行两种形式,分别模拟计算出不同流量和温度下两种模型的传热系数和湍流强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热通道对顶叠放模型的换热系数是平行叠放的1.2倍,湍流强度比平行叠放模型提高了一倍;随着热侧流量和进口温度的不断升高,总换热系数逐渐增大,但其对冷侧对流系数和压降影响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纹 板式换热器 传热系数 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