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模态理论参照下的大学英语思辨教学模式 |
韩燕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25 |
0 |
|
2
|
基于任务教学法和网络技术的探究型大学英语教学 |
冯霞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3
|
从跨文化能力角度解读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与方向 |
韩燕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4
|
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索 |
刘丽敏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5
|
计算机与大学英语课程有效整合的再思考 |
朱铭
|
《海外英语》
|
2012 |
0 |
|
6
|
中国哲学典籍翻译的译释层次分析——以《传习录》英译文本为例 |
张帆
刘华文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理学视角下儒家概念“仁”的英译 |
张帆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8
|
中国古典诗歌《问刘十九》中的意象英译 |
韩正虎
王刚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0 |
|
9
|
高校外语信息资源建设及利用研究 |
冯霞
陈坚林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12 |
30
|
|
10
|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
陶宇炜
熊长江
王娟琳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13 |
6
|
|
11
|
高校外语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研究 |
冯霞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2
|
语义韵视角下虚化程度副词研究 |
陈颖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3
|
《老友记》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
王春燕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4
|
《全球职场英语能力量表》的研制及其启示 |
孔文
李迪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0 |
2
|
|
15
|
Cool Edit Pro运用于外语听力教学多媒体课件 |
熊长江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13 |
2
|
|
16
|
对英语教材词表和例句设计思路的思考 |
董耐婷
陈颖
|
《英语教师》
|
2010 |
1
|
|
17
|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China English和Chinese English |
杨小惠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8
|
基于Achieve3000的自适应英语阅读能力提升实践 |
尹延安
|
《海外英语》
|
2021 |
1
|
|
19
|
面向行业需求的翻译能力概念界定与体系重构 |
李敦东
唐红英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22 |
0 |
|
20
|
日本动漫艺术的双面解读 |
陈林俊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