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通道反应器内乙苯连续氧化反应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严生虎 沈卫 +2 位作者 张跃 刘建武 沈介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97,共4页
研究了在"心型"结构微通道反应器内乙苯与过氧化氢反应连续合成苯乙酮的氧化工艺过程,考察了乙苯与催化剂醋酸钴的摩尔比、停留时间、溶剂量、反应温度等对单程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在典型的工艺条件下,n(醋酸钴)∶n(乙苯)=... 研究了在"心型"结构微通道反应器内乙苯与过氧化氢反应连续合成苯乙酮的氧化工艺过程,考察了乙苯与催化剂醋酸钴的摩尔比、停留时间、溶剂量、反应温度等对单程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在典型的工艺条件下,n(醋酸钴)∶n(乙苯)=13%,停留时间70 s,促进剂Br/Co=1.75,V(冰乙酸)/V(乙苯)=10∶1,温度为100℃,乙苯的转化率达到30.7%,苯乙酮的选择性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反应器 乙苯 氧化 苯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通道内氯苯-水非均相体系混合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严生虎 张沫 +2 位作者 张跃 刘建武 沈介发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0,55,共5页
以氯苯-水体系为对象,研究了毫米通道内液液非均相流体在不同流速下的流动形态及其混合传质效果。通过对子弹流型、子弹单滴混合流型、三相并行流型的观察分析,以流动雷诺数、毛细数、韦伯数为评价参数,讨论了流体流动表面力与流型形成... 以氯苯-水体系为对象,研究了毫米通道内液液非均相流体在不同流速下的流动形态及其混合传质效果。通过对子弹流型、子弹单滴混合流型、三相并行流型的观察分析,以流动雷诺数、毛细数、韦伯数为评价参数,讨论了流体流动表面力与流型形成的关系。以混合传质前后水相中醋酸浓度的变化为分析依据,探究了流体流型、流速对液液非均相体系传质效率与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张力是子弹流型、子弹单滴混合流型形成的主导控制力,流动惯性力则促进三相并流的产生;随着流速的增加和流型的转变,扩大了二相传质界面积,提高了混合过程的总体积传质系数和传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非均相体系 流体流型 传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中由二氯丙醇连续合成环氧氯丙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严生虎 张稳 +4 位作者 沈卫 沈介发 马兵 刘建武 张跃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2-357,共6页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由二氯丙醇在塔式反应器中经皂化环合反应生产。为了简化反应系统的连续控制、提高装备生产率,选择了一种具有脉冲混合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设计了连续合成环氧氯丙烷的新工艺。研究了物料摩...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由二氯丙醇在塔式反应器中经皂化环合反应生产。为了简化反应系统的连续控制、提高装备生产率,选择了一种具有脉冲混合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设计了连续合成环氧氯丙烷的新工艺。研究了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碱液浓度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NaOH):n(二氯丙醇)为1.1:1,反应温度为60℃,停留时间为10 s,NaOH原料浓度为20%(wt)时,二氯丙醇的转化率达到99.6%,环氧氯丙烷的收率达到98.5%。与传统塔式反应工艺相比,微通道反应工艺提高了环氧氯丙烷的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微通道结构对反应也存在影响,脉冲混合式微通道连续反应工艺的原料消耗较低,装置效率较高,产品收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反应器 二氯丙醇 环合 环氧氯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0级人造板用微游离醛脲醛树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代祥 邱俊 +4 位作者 沈介发 严生虎 刘建武 张跃 李春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9-241,共3页
以尿素、甲醛为主要原料,聚乙烯醇、三聚氰胺为改性剂,采用分级、分步聚合反应工艺制备了微游离醛脲醛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和优化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甲醛/尿素摩尔比为1.12∶1,加成反应pH为7.5-8.5,反应温度为60-65℃,缩聚反... 以尿素、甲醛为主要原料,聚乙烯醇、三聚氰胺为改性剂,采用分级、分步聚合反应工艺制备了微游离醛脲醛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和优化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甲醛/尿素摩尔比为1.12∶1,加成反应pH为7.5-8.5,反应温度为60-65℃,缩聚反应pH为4.8-5.1,缩聚反应温度85-90℃条件下,添加0.4%(wt)的聚乙烯醇和4%(wt)的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制成了微游离醛脲醛树脂胶黏剂。经在杨木板材人造板中应用,该脲醛树脂胶黏剂的胶合性能和环保等级满足E0级人造板用胶黏剂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胶黏剂 微游离醛 E0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聚合工艺中醛脲配比对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邱俊 陈代祥 +4 位作者 沈介发 刘建武 严生虎 张跃 李春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5-257,共3页
以甲醛、尿素等为原料,采用四级分段聚合工艺合成脲醛树脂产品,考察了不同阶段醛脲摩尔配比对胶液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醛脲总配比为1.05∶1(mol,物质的量,下同),第一段醛脲配比为2.05∶1,第二段醛脲配比为1.40... 以甲醛、尿素等为原料,采用四级分段聚合工艺合成脲醛树脂产品,考察了不同阶段醛脲摩尔配比对胶液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醛脲总配比为1.05∶1(mol,物质的量,下同),第一段醛脲配比为2.05∶1,第二段醛脲配比为1.40∶1,第三段醛脲配比为1.14∶1时,制得的脲醛树脂的粘接强度达1.25MPa,游离醛质量含量为0.067%,符合E0级人造板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分段聚合工艺 醛脲配比 低游离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中环己酮氧化合成ε-己内酯的连续流工艺 被引量:13
6
作者 严生虎 韩玲玲 +3 位作者 沈卫 沈介发 刘建武 张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61-3066,共6页
在微通道反应器中,由H2O2、乙酸酐反应连续合成过氧乙酸氧化剂,再与环己酮经Baeyer-Villiger氧化连续合成ε-己内酯。先后考察了过氧乙酸氧化剂合成中乙酸酐与H2O2摩尔比、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环己酮氧化反应中原料摩尔配... 在微通道反应器中,由H2O2、乙酸酐反应连续合成过氧乙酸氧化剂,再与环己酮经Baeyer-Villiger氧化连续合成ε-己内酯。先后考察了过氧乙酸氧化剂合成中乙酸酐与H2O2摩尔比、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环己酮氧化反应中原料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ε-己内酯合成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乙酸酐)∶n(H2O2)=1.2∶1、反应温度为70℃、停留时间为115s时,H2O2转化率达88.9%,过氧乙酸收率达86.7%;当n(过氧乙酸)∶n(环己酮)=1.1∶1、反应温度为90℃、停留时间为90s时,环己酮转化率达96.2%,ε-己内酯的收率达80.9%。与传统间歇釜式反应工艺相比,微通道反应工艺提高了ε-己内酯的收率和选择性,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原料消耗,实现了连续化操作,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反应器 环己酮 Ε-己内酯 BAEYER-VILLIGER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反应器中苄亚甲基二氯水解制苯甲醛连续流工艺 被引量:7
7
作者 严生虎 陈代祥 +4 位作者 沈卫 沈介发 马兵 刘建武 张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9-302,339,共5页
以苄亚甲基二氯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连续合成了苯甲醛。考察了苄亚甲基二氯水解反应的温度、盐酸催化剂起始浓度、反应物料摩尔比以及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在起始浓度为20%(质量分数)... 以苄亚甲基二氯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连续合成了苯甲醛。考察了苄亚甲基二氯水解反应的温度、盐酸催化剂起始浓度、反应物料摩尔比以及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在起始浓度为20%(质量分数)的盐酸催化下,水解反应温度为140℃,盐酸与苄亚甲基二氯物料摩尔比为15∶1,停留时间为370 s时,苄亚甲基二氯的转化率达到69.2%,GC选择性超过99.9%。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实现了连续化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采用盐酸作催化剂,避免了传统金属催化剂残留对产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亚甲基二氯 微通道反应器 苯甲醛 水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废水的沉降模型分析、验证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严生虎 钱杰 +2 位作者 王哲明 刘建武 张跃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沉降预处理过程中,对苯二甲酸(TA)悬浮颗粒的沉降模型是沉降装备设计和操作条件优化的技术基础。根据PTA废水中TA颗粒沉降的行为属性,在Stokes经典沉降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废水的参数计算、推演,获得了FTA废水... 在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沉降预处理过程中,对苯二甲酸(TA)悬浮颗粒的沉降模型是沉降装备设计和操作条件优化的技术基础。根据PTA废水中TA颗粒沉降的行为属性,在Stokes经典沉降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废水的参数计算、推演,获得了FTA废水静沉降模型:u_1=0.5374d_p^2(p_p-p)/μ。采用重力沉降法实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的误差在9%以内。将模型应用于实际的重力沉降试验中,建立了水力流速工艺条件与固体分离度操作目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为提升PTA废水沉降预处理生产装置的分离效率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A废水 重力沉降 沉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丙醇制备环氧氯丙烷的管式反应薄膜蒸发耦合工艺
9
作者 严生虎 何向前 +2 位作者 张跃 沈介发 刘建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3-667,共5页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生产环氧树脂的聚合单体,工业生产中由二氯丙醇经塔式皂化环合反应工艺制得。为快速高效分离环氧氯丙烷,降低能耗,减少废水排放,设计了管式反应器与薄膜蒸发耦合制备环氧氯丙烷的工艺路线,研究了...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生产环氧树脂的聚合单体,工业生产中由二氯丙醇经塔式皂化环合反应工艺制得。为快速高效分离环氧氯丙烷,降低能耗,减少废水排放,设计了管式反应器与薄膜蒸发耦合制备环氧氯丙烷的工艺路线,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管道反应停留时间、薄膜蒸发温度和薄膜蒸发压力对环氧氯丙烷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物料摩尔比n(NaOH)∶n(DCP)=1.05∶1、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反应温度为50℃、管式反应停留时间为15 s、薄膜蒸发温度为50℃、薄膜蒸发压力为9.5 kPa时,环氧氯丙烷的收率达97.3%。薄膜蒸发与管式反应的工艺耦合,降低了原料消耗,缩短了反应时间,产物收率较高;与管式反应-精馏耦合工艺相比,操作弹性较大,产物收率较高,能耗较低,产生废水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丙醇 环氧氯丙烷 管式反应 薄膜蒸发 耦合工艺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基苯基氯化镁的合成工艺改进
10
作者 严生虎 康琳 +2 位作者 张跃 刘建武 沈介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77-2981,共5页
对甲基苯基卤化镁是合成2-氰基-4'-甲基联苯的重要原料,后者是最新一代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关键中间体。价廉的对氯甲苯原料在格氏反应中由于引发困难,影响了对甲基苯基氯化镁格氏试剂的应用。本文以镁粉、对氯甲苯为原料,在无水2... 对甲基苯基卤化镁是合成2-氰基-4'-甲基联苯的重要原料,后者是最新一代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关键中间体。价廉的对氯甲苯原料在格氏反应中由于引发困难,影响了对甲基苯基氯化镁格氏试剂的应用。本文以镁粉、对氯甲苯为原料,在无水2-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制备格氏试剂,对影响反应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合成收率达95.4%。与传统工艺方法相比,本文方法降低了装置无水性要求,操作简便,收率较高。该工艺为对甲基苯基卤化镁格氏试剂的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线,可显著降低2-氰基-4'-甲基联苯的合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基苯基氯化镁 格氏试剂 2-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呋喃 混合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