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烟腈水解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催化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玉财 周琼 +7 位作者 张跃 王龙耀 王利群 高大舟 郑明 赵希岳 卢彬 丁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14-2718,共5页
利用富集培养技术筛选获得一株高活性烟腈水解菌株Rhodococcus sp.CCZU10-1。经研究,最适产酶培养条件和催化反应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10 g/L),氮源为酵母蛋白胨(10 g/L)与酵母膏(5 g/L),诱导剂ε-己内酰胺(2.0 mmol/L),培养温度为30℃... 利用富集培养技术筛选获得一株高活性烟腈水解菌株Rhodococcus sp.CCZU10-1。经研究,最适产酶培养条件和催化反应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10 g/L),氮源为酵母蛋白胨(10 g/L)与酵母膏(5 g/L),诱导剂ε-己内酰胺(2.0 mmol/L),培养温度为30℃,初始培养pH值为7.0,最适催化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0。分批补料烟腈10批,烟酸的累计浓度为927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腈 烟酸 Rhodococcussp.CCZU10-1 筛选 催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腈水解酶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何玉财 周琼 +4 位作者 林春昕 纪俊玲 赵希岳 蔡志强 卢彬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3-857,共5页
水解腈的酶类(腈水解酶或腈水合酶/酰胺酶)在制药行业中生产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较多的酶源,建立高通量筛选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今利用改进的羟肟酸铁分光光度比色法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通量的筛选方法,... 水解腈的酶类(腈水解酶或腈水合酶/酰胺酶)在制药行业中生产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较多的酶源,建立高通量筛选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今利用改进的羟肟酸铁分光光度比色法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通量的筛选方法,同时利用产酶菌株Rhodococcus sp.CCZU10-1静息细胞催化反应来进行方法的准确性验证。并且通过与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羟肟酸铁比色法对有机羧酸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在产腈水解酶微生物筛选及应用方面有很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水解酶 有机羧酸 高通量筛选 羟肟酸铁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耐NMMO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夏东琴 何玉财 +5 位作者 谭春伟 龚磊 龚婷 严生虎 张跃 王利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0-424,共5页
在常规筛选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在富集培养基中加入10 g/L NMMO,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耐NMMO的高活性纤维素酶菌株Galactomyces sp.CCZU11-1。经研究,最适产酶培养条件为:碳源为甘蔗渣(5 g/L),氮源为(NH4)2SO4(5 g/L),表面活性剂为Tween-8... 在常规筛选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在富集培养基中加入10 g/L NMMO,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耐NMMO的高活性纤维素酶菌株Galactomyces sp.CCZU11-1。经研究,最适产酶培养条件为:碳源为甘蔗渣(5 g/L),氮源为(NH4)2SO4(5 g/L),表面活性剂为Tween-80(8 g/L),培养温度为30℃,初始培养pH值为5.5。在此条件下菌株培养7天后,FPA及CMCase分别为13.5 IU/mL和24.6 IU/mL。在培养体系和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200 g/L NMMO,Galactomyces sp.CCZU11-1纤维素酶仍具有良好的活性,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耐NMMO性能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酶 Galactomyces SP CCZU11-1 筛选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酸辅助离子液体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高效预处理木薯渣厌氧发酵残渣 被引量:1
4
作者 龚磊 吴殷琦 +5 位作者 何玉财 王茜 王利群 张跃 刘海军 朱庆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67-1571,共5页
为了有效地糖化木薯渣厌氧发酵残渣,建立了稀酸辅助离子液体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Mmim]DMP)预处理工艺。通过考察不同预处理条件对残渣酶解糖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最适的预处理条件。进一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F... 为了有效地糖化木薯渣厌氧发酵残渣,建立了稀酸辅助离子液体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Mmim]DMP)预处理工艺。通过考察不同预处理条件对残渣酶解糖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最适的预处理条件。进一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预处理前后残渣纤维素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最适的预处理介质是盐酸、水和[Mmim]DMP(1.5∶20∶78.5,质量比)的混合物;最适预处理温度和预处理时间分别为130℃和30min;糖化20g/L预处理的残渣96h,还原糖产率为70.9%;再生纤维素的表面及晶体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聚合度降低,便于酶解的进行,达到了高效糖化木薯渣厌氧发酵残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盐酸 木薯渣厌氧发酵残渣 预处理 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球菌CCZU10-1选择性氧化拆分外消旋苯甲亚砜的性能
5
作者 杨振兴 陶志成 +5 位作者 何玉财 王利群 张跃 邢震 龚磊 潘雪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44-2747,2763,共5页
为了高效地合成高光学纯手性亚砜,在单水相体系中利用Rhodococcus sp.CCZU10-1选择性氧化拆分外消旋苯甲亚砜(rac-PMSO)合成了(S)-PMSO(ee>99.9%)。通过考察反应pH值、反应温度、摇床转速、辅助底物、生物催化剂添加量对催化反应的影... 为了高效地合成高光学纯手性亚砜,在单水相体系中利用Rhodococcus sp.CCZU10-1选择性氧化拆分外消旋苯甲亚砜(rac-PMSO)合成了(S)-PMSO(ee>99.9%)。通过考察反应pH值、反应温度、摇床转速、辅助底物、生物催化剂添加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pH值8.0、反应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辅助底物为半乳糖(50mmol/L)、细胞浓度为0.08g(湿重)/mL。在最适反应条件下生物转化20mmol/L rac-PMSO时,(R)-PMSO完全转化,(S)-PMSO(ee>99.9%)产率为47.1%。因此,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S)-PMSO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球菌属 (S)-苯甲亚砜 拆分 生物转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