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UL43和UL56基因失活株的构建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吕家轩 张传健 +3 位作者 王志胜 何青 王继春 费荣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1,共8页
为探究UL43与UL56基因失活对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毒力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AH02LA细菌人工染色体(BAC)BACPRV-G,应用En Passant操作技术,分别将UL43与UL56基因的起始密码子进行点突变,获得两株重组BAC株:BACPRV... 为探究UL43与UL56基因失活对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毒力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AH02LA细菌人工染色体(BAC)BACPRV-G,应用En Passant操作技术,分别将UL43与UL56基因的起始密码子进行点突变,获得两株重组BAC株:BACPRV-G-UL43^(mut)与BACPRV-G-UL56^(mut)。之后将携带同源臂的PRV AH02LA gE/gI基因分别于BACPRV-G-UL43^(mut)和BACPRV-G-UL56^(mut)共转染猪睾丸(ST)细胞,从而获得重组病毒PRV-UL43^(mut)和PRV-UL56^(mut)。生长动力学试验显示PRV-UL43^(mut)病毒滴度在感染后12 h有升高趋势,表明UL43基因可能在感染细胞早期抑制病毒增殖;PRV-UL56^(mut)与亲本毒株PRV AH02LA生长动力学相似,表明UL56基因对病毒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荧光定量PCR试验发现UL56基因可抑制感染细胞早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分子的转录。此外,小鼠致病力试验显示,相较于亲本毒PRV AH02LA(LD_(50)=10-3.26/0.2 mL),PRV-UL43^(mut)(LD_(50)=10-2.63/0.2 mL)与PRV-UL56^(mut)(LD_(50)=10-2.19/0.2 mL)对小鼠的致病力均降低,表明UL43基因与UL56基因可能介导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RV变异株UL43、UL56基因失活株,为进一步揭示PRV免疫逃逸的机制奠定基础,也为研制更加安全有效的PRV弱毒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细菌人工染色体 UL43 UL56 点突变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验狂犬病毒毒价和灭活效果试验
2
作者 张传明 蒋雯雯 +1 位作者 杨敏 虞华芳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21期56-57,共2页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毒价比小鼠脑内接种法约高10^0.17-10^0.50,呈平行关系,并且两者做灭活检验结果完全一致。所以,直接免疫荧光法可取代小鼠脑内接种法做狂犬病毒毒价检测和灭活检验。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毒价比小鼠脑内接种法约高10^0.17-10^0.50,呈平行关系,并且两者做灭活检验结果完全一致。所以,直接免疫荧光法可取代小鼠脑内接种法做狂犬病毒毒价检测和灭活检验。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遍布世界各地,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区。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狂犬病有三次大流行。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二次大流行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此次流行共持续了十几年,最高年份有多达7000人死于狂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免疫荧光法 狂犬病毒 接种法 鼠脑 平行关系 灭活效果 人畜共患病 狂犬病病例 病人数 狂犬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灭活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3
《中国工作犬业》 2013年第5期67-68,共2页
一、狂犬病国内外现状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国际经验表明,当犬群免疫覆盖率达到70名时,狂犬病就能有效控制。欧美日等国通过对宠物注射、野生动物投喂口服疫... 一、狂犬病国内外现状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国际经验表明,当犬群免疫覆盖率达到70名时,狂犬病就能有效控制。欧美日等国通过对宠物注射、野生动物投喂口服疫苗等免疫手段已有效控制了狂犬病,发病人数每年不超过1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使用注意事项 灭活疫苗 烈性传染病 急性传染病 人畜共患 国际经验 口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的预防与自我保护
4
《中国工作犬业》 2013年第6期67-68,共2页
狂犬病发病与否与致伤动物带毒情况、咬伤部位、创伤程度、局部处理情况、衣着厚薄以及疫苗注射情况等因素有关。狂犬病潜伏期为i0日至12个月以上,一般为20~90日,有个别甚至可长达几十年。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
关键词 狂犬病 自我保护 预防 发展中国家 局部处理 疫苗注射 潜伏期 传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CVS-11株的培养及其效价测定
5
作者 张传明 冷雪梅 +1 位作者 蒋雯雯 杨敏 《现代畜牧兽医》 2014年第7期42-44,共3页
本研究通过神经瘤细胞(NA)培养CVS-11株狂犬病病毒,并测定不同批次的病毒毒价,为优化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工艺提供数据支持,具有实际意义。病毒培养和检测结果表明,第1次和第2次收获的病毒液病毒含量较高,在107.0FFU/0.1 mL以上,毒力为10... 本研究通过神经瘤细胞(NA)培养CVS-11株狂犬病病毒,并测定不同批次的病毒毒价,为优化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工艺提供数据支持,具有实际意义。病毒培养和检测结果表明,第1次和第2次收获的病毒液病毒含量较高,在107.0FFU/0.1 mL以上,毒力为106.4~107.0LD50/0.03 mL;而第3次收获的病毒含量则较低,只有106.0FFU/0.1 mL左右,毒力为105.0~105.3LD50/0.03 mL。第1次和第2次收获的病毒液可用于制备狂犬疫苗,第3次收获的病毒液因毒价较低不适于制备狂犬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细胞 狂犬病病毒CVS-11株 病毒含量 病毒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