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排表面钝化处理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东亮 尹东海 +1 位作者 陆凯雷 金正祥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9-43,共5页
铜排经铜材钝化液化学处理后,在铜排表面形成无色、光亮的钝化膜,钝化膜将铜排基体与空气隔离,起到了一定的防腐蚀作用,耐中性盐雾试验高于48 h;在生成钝化膜的铜排表面再涂覆电接触保护剂,生成二次保护膜。该双层膜铜排与表面镀锡铜排... 铜排经铜材钝化液化学处理后,在铜排表面形成无色、光亮的钝化膜,钝化膜将铜排基体与空气隔离,起到了一定的防腐蚀作用,耐中性盐雾试验高于48 h;在生成钝化膜的铜排表面再涂覆电接触保护剂,生成二次保护膜。该双层膜铜排与表面镀锡铜排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相当,防腐蚀性能大幅提升,耐中性盐雾试验高于168 h,优于表面镀锡铜排,且环保安全。与铝排接触,钝化铜排导电性明显优于镀锡铜排,表现出了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材钝化液 铜排 表面镀锡 耐蚀性 电力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电力设备镀锡铜排变色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闫继豪 刘亮 +2 位作者 陆凯雷 周传昆 尹东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9-183,共5页
镀锡铜排在一次电力设备中作为载流部件广泛使用,其可靠性关系着一次电力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文中介绍了一起年检时(运行5年后)发现的某工程镀锡铜排变色(发黄、发黑)和麻点的案例,结合现场情况和铜排表面状态对变色原因进行分析,并... 镀锡铜排在一次电力设备中作为载流部件广泛使用,其可靠性关系着一次电力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文中介绍了一起年检时(运行5年后)发现的某工程镀锡铜排变色(发黄、发黑)和麻点的案例,结合现场情况和铜排表面状态对变色原因进行分析,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手段对变色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镀锡层发黄发黑处成分均为SnO_(2),变色原因为铜排搭接处发热过大和镀锡层缺陷导致的表面氧化腐蚀,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电力设备 镀锡铜排 变色 氧化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风速测量的风力机时空尾流重构
3
作者 王龙滟 陈梦 袁建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7,共8页
为了测量风力机动态尾流详细流场信息,提出了一种物理信息深度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一困境,该方法通过结合少量稀疏的激光雷达测量和流体动力学方程(Navier-Stokes方程组)来实现动态尾流的时空重构.具体而言,神经网络中嵌入流体动力学方程... 为了测量风力机动态尾流详细流场信息,提出了一种物理信息深度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一困境,该方法通过结合少量稀疏的激光雷达测量和流体动力学方程(Navier-Stokes方程组)来实现动态尾流的时空重构.具体而言,神经网络中嵌入流体动力学方程组来约束输出的物理量,包括顺风速度、侧风速度和压强,保证输出的可解释性和合理性.以偏航过程中的动态尾流为案例,仅提供少量尾流内部测量数据作为训练集,完成了局部动态尾流的时空重构.该方法成功捕捉偏航过程中尾流动态变化的趋势,准确地预测尾流轨迹和偏转量.在全局尾流的时空重构中,所提出方法完整还原真实流场的流动演变过程,这项技术在风电场智能控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动态尾流 离散测量 深度学习 时空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化电磁斥力机构效率优化研究
4
作者 许元震 方太勋 +4 位作者 吕玮 刘少飞 张良 张建凯 王健良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72,共8页
随着快速开关技术在交直流电网中应用的多样化,电磁斥力机构作为其核心组件,近年来也被各大科研机构广泛研究。“双碳”目标下,输电等级快速开关对工程化应用的电磁斥力机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文中首先介绍了电磁斥力机构的基本原理,结... 随着快速开关技术在交直流电网中应用的多样化,电磁斥力机构作为其核心组件,近年来也被各大科研机构广泛研究。“双碳”目标下,输电等级快速开关对工程化应用的电磁斥力机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文中首先介绍了电磁斥力机构的基本原理,结合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得出影响出力效率及运动速度的关键因素,然后提出了分合闸线圈盘的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常规硅钢片材料设计线圈盘。再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了分合闸线圈盘尺寸参数。最后通过一套10 kV快速开关样机,实测对比了不同线圈盘方案下,电磁斥力机构的出力特性,证明了前期模型的准确性,并确定了工程应用的最优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取向硅钢片卷绕制作的线圈盘出力效率最高,且便于加工,适合工程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开关 电磁斥力 硅钢片 线圈盘 有限元 电磁效率 动能转化 涡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供能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吕玮 许元震 +3 位作者 曹冬明 方太勋 张建凯 陈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83-2790,共8页
高压直流断路器受限于运行方式,其内部大量电力电子器件驱动板卡无法通过系统自取能工作,是高压直流断路器研制的主要难点之一。该文基于500kV高压直流断路器中电力电子器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驱动板卡的负载特性,提出了对地级、... 高压直流断路器受限于运行方式,其内部大量电力电子器件驱动板卡无法通过系统自取能工作,是高压直流断路器研制的主要难点之一。该文基于500kV高压直流断路器中电力电子器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驱动板卡的负载特性,提出了对地级、层间级和组件级的分层隔离供能方法,开展了对地隔离供能变压器电磁场、机械和热的多物理场仿真研究,并对IGBT器件高电位驱动板卡的供能线圈进行了设计,通过有限元仿真模块Maxwell和电路仿真模块Simplorer搭建了供能线圈和驱动负载的仿真模型,进行了场路耦合联合仿真,最后在500 kV高压直流断路器上试验验证了所提供能技术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通过分层次的隔离供能,可为各层供能线圈提供稳定的输入电流,从而可靠地为电力电子器件高电位驱动板卡提供电源,不仅解决了高压直流断路器无法通过系统直接取能的难题,还能显著减小供能设备的绝缘水平要求,降低研制难度,并已在±500kV张北柔直工程中应用。采用多级串联的对地隔离变压器能够满足500 kV电压等级的绝缘要求,内部温升小于30 K,且能够满足9级烈度抗震要求。采用硅钢片工频取能的供能线圈能够满足高电位驱动板卡5 VA的负载容量要求,且结构尺寸小,易于大规模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断路器 电力电子器件 分层隔离供能 供能线圈 场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kV双断口快速开关效率优化分析
6
作者 和帅 王智勇 +3 位作者 吴中友 李钊 李德召 陈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9,88,共8页
电磁斥力效率的优化研究,以往研究主要针对斥力盘、线圈等关键零件的结构优化和参数匹配,以及预充电电容的电压和容值的优化分析,很少有关于开关辅助支撑结构件对效率影响的分析研究。不同结构形式和材质的辅助支撑结构件对斥力盘效率... 电磁斥力效率的优化研究,以往研究主要针对斥力盘、线圈等关键零件的结构优化和参数匹配,以及预充电电容的电压和容值的优化分析,很少有关于开关辅助支撑结构件对效率影响的分析研究。不同结构形式和材质的辅助支撑结构件对斥力盘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文中以快速开关支撑板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在不改变样机结构形式的前提下,提出了通过设计导磁板,对支撑板开槽等方式,降低支撑板的涡流损耗,提高电磁斥力效率。文章最后,基于仿真结果,对一款110 kV双断口快速开关样机进行了改造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在容值不变情况下,增加导磁板或者支撑板开槽可以有效降低电容预充电压,提高斥力机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斥力机构 快速开关 能效转化 仿真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串补系统中火花间隙系统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周启文 潘勇斌 +5 位作者 王德昌 方太勋 项硕 张茂强 孙健 陈忠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0-44,共5页
介绍了500 kV串补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火花间隙系统结构及导通原理。针对GTD强电磁干扰的工作条件重新设计其相关电路,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了密封间隙的结构及导通原理,通过对密封间隙和整个火花间隙进行触发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 介绍了500 kV串补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火花间隙系统结构及导通原理。针对GTD强电磁干扰的工作条件重新设计其相关电路,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了密封间隙的结构及导通原理,通过对密封间隙和整个火花间隙进行触发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GTD装置能够可靠地将密封间隙强制击穿导通,进而使整个火花间隙系统导通。实际人工接地短路试验结果表明整个火花间隙能够可靠地强制导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 火花间隙 间隙触发装置 密封间隙 MOV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断口快速开关型高压故障限流器 被引量:24
8
作者 吕玮 刘云飞 +3 位作者 周启文 方太勋 王智勇 张广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34-239,共6页
随着电网容量不断发展,局部地区电网短路电流过高,严重威胁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了一种多断口串联的高压快速开关型故障限流器,通过隔离变压器将操作机构与断口等电位,采用"一拖二"式电磁斥力机构,取消了绝缘拉杆,既... 随着电网容量不断发展,局部地区电网短路电流过高,严重威胁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了一种多断口串联的高压快速开关型故障限流器,通过隔离变压器将操作机构与断口等电位,采用"一拖二"式电磁斥力机构,取消了绝缘拉杆,既实现了快速分合闸,也解决了故障限流器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供能时系统不带电情况下无法分合闸的问题。另外,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优化设计了双线圈串联型斥力机构参数,提取了多断口对地杂散电容,并通过增加断口均压电容保证多断口均压一致性。最后,搭建了LC振荡试验回路,对所研制的220 kV多断口串联快速开关型故障限流器进行了原理验证,获得了多断口快速开关在向限流电抗转移短路电流动态过程中的均压特性。此外,对该样机快速开关进行了不同燃弧时间的开断合成试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快速开关能够在一个周期内开断高直流分量的短路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限流器 多断口串联 快速开关 电磁斥力机构 有限元仿真 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直流融冰兼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翔 丁勇 +3 位作者 朱炳坤 陈松林 张辉亮 李建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04-108,共5页
研制了新型大容量直流融冰兼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装置。与小容量直流融冰装置相比,大容量直流融冰兼SVC装置具有以下特点:设备容量较大且具有SVC功能,一次结构上采用2台三绕组换流变压器,高压侧从高压电网直接受电,中压侧连接交流滤波器... 研制了新型大容量直流融冰兼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装置。与小容量直流融冰装置相比,大容量直流融冰兼SVC装置具有以下特点:设备容量较大且具有SVC功能,一次结构上采用2台三绕组换流变压器,高压侧从高压电网直接受电,中压侧连接交流滤波器组,低压侧连接晶闸管阀组;通过14组三相电动隔离开关的位置变换和控制保护系统的功能切换,实现了融冰和SVC运行模式之间的自动切换,可尽量避免人工参与;由于设备应用场合重要性更高且需要长期运行,控制保护系统采用了双系统冗余配置,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现场应用表明,大容量直流融冰兼SVC装置在融冰模式运行时可有效解决大线径、长距离超高压线路的覆冰问题;在SVC模式运行时可有效提高电网电压的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线路 直流融冰 融冰装置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减速器模型空化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亮 肖佳伟 +1 位作者 明加意 刘厚林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液力减速器内部流场空化特性,基于ANSYS CFX软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选取液力减速器模型单个流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泵轮外环壁不同压力时进行数值模拟,并搭建减速器试验台,进行降压性能试验... 为了研究液力减速器内部流场空化特性,基于ANSYS CFX软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选取液力减速器模型单个流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泵轮外环壁不同压力时进行数值模拟,并搭建减速器试验台,进行降压性能试验.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对液力减速器空化特性预测是可靠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法获得的性能曲线与试验结果变化趋势一致,且可以捕捉到空化初生状态,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平均误差为3.24%,可较好地反映液力减速器内部空化特性;随着泵轮外环壁压力不断降低,空化最先发生在泵轮叶片吸力面靠近轮毂的位置,之后向叶片中部扩大,直至占据叶片吸力面大部分区域;空泡分布在径向存在不均匀性,泵轮外环壁压力为0.25 MPa时,空化区域面积比(Sc/S)随着径向位置(r/R)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空化现象在流道靠近轮毂位置(r/R=0.3~0.5处)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减速器 流道 空化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丝增强Ti-48Al-2Cr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复合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微 陈武 彭德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59,共6页
采用真空水冷铜坩埚感应熔炼炉及石墨型离心铸造工艺,制备了Nb丝连续增强Ti-48Al-2Cr基复合材料。测试了该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界面结合形貌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b丝与基体结合良好,界面处元素发生了相互扩散,界面层组织为Ti2AlN... 采用真空水冷铜坩埚感应熔炼炉及石墨型离心铸造工艺,制备了Nb丝连续增强Ti-48Al-2Cr基复合材料。测试了该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界面结合形貌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b丝与基体结合良好,界面处元素发生了相互扩散,界面层组织为Ti2AlNb相,α2-Ti3Al相及γ-TiAl相,硬度呈梯度分布,在界面层处最高为448HV。复合材料断裂韧性为14.1MPa·m1/2,比Ti-48Al-2Cr基体提高了7.63%。复合材料冲击韧性比铸态基体合金提高了8倍,加入Nb丝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丝 Ti-48Al-2Cr 界面结构 力学性能 复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路隧病害一体化监测车的原理分析
12
作者 齐英杰 杜祥哲 +1 位作者 方彦 白璐 《森林工程》 2018年第1期80-84,共5页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路隧病害一体化监测车是通过整合空间技术、公路、病害一体化监测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型特种车辆,具有路网病害可视化,监测高效化,数据传输及时准确化等功能。本文总结了现有的3种一体化监测技术,分析我国多功能监测车...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路隧病害一体化监测车是通过整合空间技术、公路、病害一体化监测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型特种车辆,具有路网病害可视化,监测高效化,数据传输及时准确化等功能。本文总结了现有的3种一体化监测技术,分析我国多功能监测车的使用现状,并通过实际检监测数据详解一体化监测车的工作原理,认为相对于传统检测技术,现有的基于空间技术的路隧病害一体化监测车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为早日研发在各级公路的监测工作实现更先进的监测手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养护 多功能监测车 监测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 GIS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内部绝缘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翁凌云 张广泰 +3 位作者 李磊 王强 石亲民 罗苏南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快速发展,GIS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已逐渐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中。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绝缘特性是制约其长期运行稳定性和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保证互感器内部绝缘可靠尤为重要。笔者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及实验相... 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快速发展,GIS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已逐渐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中。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绝缘特性是制约其长期运行稳定性和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保证互感器内部绝缘可靠尤为重要。笔者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220 k V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内部绝缘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互感器内部电场分布和场强,采用增加屏蔽结构对场强集中处进行了优化改进,最后结合有限元仿真和实验对改进后的互感器内部绝缘进行了验证,分析及试验表明互感器的绝缘特性满足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有限元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溶液中纯铝微弧氧化陶瓷层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潆月 蒋永锋 +2 位作者 包晔峰 耿亭 朱燕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144,148,共5页
研究了纯铝在磷酸盐处理液中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机理,并分析了陶瓷层的磨损特性。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观察和分析了陶瓷层磨损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结合TT260测厚仪、数显千分尺分析了陶瓷层的生长规律。利用盘-盘式磨损试... 研究了纯铝在磷酸盐处理液中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机理,并分析了陶瓷层的磨损特性。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观察和分析了陶瓷层磨损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结合TT260测厚仪、数显千分尺分析了陶瓷层的生长规律。利用盘-盘式磨损试验机测试了陶瓷层磨损性能,分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陶瓷层由Al、O、Si、Fe构成,无处理液中的Na、P、N、C、F存在,说明在磷酸盐处理液中纯铝微弧氧化陶瓷层是由基体成分与氧反应烧结形成的氧化物组成。在相同磨损条件下,微弧氧化陶瓷层试样比纯铝试样的耐磨性显著提高,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并带有从裂纹处的片状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铝 微弧氧化 处理液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含双馈风电机组配网无功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奚露露 周玲 +1 位作者 杨明耀 徐运兵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4-99,共6页
针对风电机组并网后对配电网无功补偿产生的影响,从双馈风电机组自身的有功、无功输出特性出发,基于场景概率的方法计算风力机组出力情况,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寻求优化求解方法。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来实现系统接入双馈风电机组后的无... 针对风电机组并网后对配电网无功补偿产生的影响,从双馈风电机组自身的有功、无功输出特性出发,基于场景概率的方法计算风力机组出力情况,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寻求优化求解方法。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来实现系统接入双馈风电机组后的无功优化,在Matlab 2013b软件中构造IEEE33节点模型并利用该算法求解。结果表明,双馈风电机组在参与系统无功优化时具有良好的性能,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粒子群算法 双馈风电机组 无功优化 场景概率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混合式断路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姚宁 李德召 +4 位作者 杜道忠 王智勇 王文杰 张广泰 方太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4-190,共7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及直流负荷的迅猛增长,交流配电网不能满足未来电网的发展,直流配电网以其控制灵活、稳定性高、电能质量好等优势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直流断路器作为关键保护设备,对配电网的可靠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及直流负荷的迅猛增长,交流配电网不能满足未来电网的发展,直流配电网以其控制灵活、稳定性高、电能质量好等优势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直流断路器作为关键保护设备,对配电网的可靠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配电网用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方案,直流断路器分3条支路:主通流支路由快速机械开关和IEGT阀组串联组成、转移支路由压接式IEGT阀组组成、能量吸收由每一级IEGT并联的避雷器组成。从仿真设计到样机试制进行阐述,并且样机完成10 kV电压等级下关断15 kA故障电流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直流断路器方案可满足在直流配电网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IEGT阀组 快速机械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互易回路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兆荣 王强 +4 位作者 达建朴 罗苏南 王耀 张广泰 李钊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31,共8页
针对传统有源电磁式互感器易饱和、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差、安装受限等问题,本文基于Faraday磁光效应,设计了一种无源全光纤电流互感器,通过旋光角来测量被测电流;设计互感器以HB Spun光纤作为传感元件,无饱和现象,可用于大电流测量;利... 针对传统有源电磁式互感器易饱和、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差、安装受限等问题,本文基于Faraday磁光效应,设计了一种无源全光纤电流互感器,通过旋光角来测量被测电流;设计互感器以HB Spun光纤作为传感元件,无饱和现象,可用于大电流测量;利用光学互易回路,消除光路中温度、光纤缺陷等因素对旋光角测量的干扰;采用反射式光路将电场引起的旋光角放大4倍,实现小电流的精确测量;传感元件采用柔性传感光纤环结构,形状可变,适应复杂空间内电流的测量。对比了不同圈数的柔性光纤传感环与标准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学互易回路可以消除温度对电流测量的影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在-5℃~70℃全温度范围内精度为0.5,可实现小电流的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互易回路 温度 旋光角 小电流测量 柔性光纤传感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0 kV快速真空断路器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邓吉勇 张建凯 +4 位作者 严伟 王智勇 吕玮 陈羽 李德召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2,共8页
文中基于多断口串联技术,提出了气体绝缘罐式550 k V快速真空断路器。首先介绍了550 kV快速真空断路器的拓扑和结构方案,然后针对绝缘和温升开展仿真计算,以校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最后通过绝缘和温升试验验证产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 文中基于多断口串联技术,提出了气体绝缘罐式550 k V快速真空断路器。首先介绍了550 kV快速真空断路器的拓扑和结构方案,然后针对绝缘和温升开展仿真计算,以校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最后通过绝缘和温升试验验证产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有断口处于合位时,最大场强在快速开关进出线处的屏蔽罩上,为19.5 kV/mm,所有断口处于分位时,最大场强在真空灭弧室静触头端面处,为18.9 kV/mm,各部分场强均符合场强设计基准;根据温升场分布,最高温升在真空灭弧室动静触头接触处,为50.8 K。此外,样机通过了对地和端间绝缘试验,单断口罐体的温升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值最大偏差小于4 K,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真空断路器 多断口 罐式 绝缘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rtz-Mindlin接触模型的摩擦界面颗粒剪切膨胀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侯淑晴 王智勇 王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01-1605,共5页
为了研究颗粒流在平行板之间的剪切膨胀特性,文章针对平行板颗粒流的理想状态,利用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了颗粒物质剪切流的二维数值Hertz-Mindlin接触模型,并分别从驱动面摩擦因数和剪切膨胀个数出发,通过改变颗... 为了研究颗粒流在平行板之间的剪切膨胀特性,文章针对平行板颗粒流的理想状态,利用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建立了颗粒物质剪切流的二维数值Hertz-Mindlin接触模型,并分别从驱动面摩擦因数和剪切膨胀个数出发,通过改变颗粒的内外参数变化来探究颗粒流的剪切膨胀特性。结果表明:载荷增大则驱动面摩擦因数减小,速度增大则驱动面摩擦因数增大;随着载荷的增加,剪切膨胀个数先增大后减少,即剪切膨胀出现的可能性降低并最终消失;而随着速度的增大,剪切膨胀个数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颗粒层数的增加使得剪切膨胀个数不断增加,而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剪切膨胀个数呈现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润滑 离散元法(DEM) 摩擦因数 剪切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式换流阀塔用支柱复合绝缘子的选型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佳 顾志斌 +4 位作者 姜田贵 高彪 李杨 汪敏 谢晔源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155,共7页
绝缘子的选型设计对支撑式换流阀塔至关重要。文中介绍了±535 k V电压等级支柱复合绝缘子的选型设计过程,包括芯体和伞套的成型工艺选择以及绝缘子的外绝缘设计(爬电距离和干弧距离计算)等。将所选型的支柱复合绝缘子用于±535... 绝缘子的选型设计对支撑式换流阀塔至关重要。文中介绍了±535 k V电压等级支柱复合绝缘子的选型设计过程,包括芯体和伞套的成型工艺选择以及绝缘子的外绝缘设计(爬电距离和干弧距离计算)等。将所选型的支柱复合绝缘子用于±535 kV支撑式换流阀塔,通过阀塔整体的耐压试验和抗震仿真,验证了按照此过程所选型的支柱复合绝缘子在绝缘性能和结构强度上可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复合绝缘子 选型设计 耐压试验 抗震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