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动脉抽吸溶栓治疗急性肾梗死六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凯 蒋国民 +5 位作者 赵进委 李绍钦 田丰 黄文华 张贤舜 刘一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点和血管介入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6年以来6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诊治情况,明确诊断为急性肾梗死后即行肾动脉抽吸溶栓治疗。结果 6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CT增强扫描及血管... 目的探讨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点和血管介入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6年以来6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诊治情况,明确诊断为急性肾梗死后即行肾动脉抽吸溶栓治疗。结果 6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CT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均获得明确诊断,行肾动脉抽吸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梗死灶血流完全或部分恢复。结论急性肾梗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是首选的诊断方法;肾动脉抽吸溶栓是治疗急性肾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梗死 增强CT 血管造影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评估与术后随访--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二) 被引量:9
2
作者 贾中芝 赵添 +3 位作者 王斯妮 郑丽丽 胡红杰 王维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7-1062,共6页
钇-90(^(90)Y)放射栓塞治疗可以直接将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带到靶肿瘤组织内,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与TACE治疗不同,^(90)Y微球放射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如腹痛、发热、恶性、呕吐。然而,^(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 钇-90(^(90)Y)放射栓塞治疗可以直接将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带到靶肿瘤组织内,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与TACE治疗不同,^(90)Y微球放射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如腹痛、发热、恶性、呕吐。然而,^(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取决于术前仔细的评估和术后密切的随访。本文将详细讨论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90 玻璃微球 树脂微球 评估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进委 恽文伟 +1 位作者 蒋国民 王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ARAS)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304例疑为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行颅内-外动脉造影,同时作双侧肾动脉造影,了解颅内-外动脉和ARAS情况,对临床资料和ARAS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4例患者中颅内-... 目的探讨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ARAS)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304例疑为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行颅内-外动脉造影,同时作双侧肾动脉造影,了解颅内-外动脉和ARAS情况,对临床资料和ARAS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4例患者中颅内-外动脉狭窄186例,ARAS90例(患病率29.6%)。186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合并ARAS77例,罹患率41.4%(77/186)。单纯ARAS患者13例,患病率11.0%(13/118)。ARAS在颅内-外动脉狭窄病变组中的罹患率明显高于无颅内-外血管病变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内-外动脉狭窄组中,中-重度或多支颅内-外动脉狭窄者ARAS发病率高。结论对有颅内-外动脉狭窄病变的患者造影后,应常规行肾动脉造影,以便早期发现AR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外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