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
刘曼
卢青
|
《南方农机》
|
2021 |
2
|
|
2
|
职业院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
单艳芬
刘天宋
余萍
|
《南方农机》
|
2021 |
1
|
|
3
|
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
高学群
|
《南方农机》
|
2020 |
2
|
|
4
|
高职“双核驱动、双轨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
黄小璜
刘维俭
杨燕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5
|
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机器人技术人员的实践探索——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
刘天宋
史玉立
熊家慧
张俊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6
|
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专业为例 |
钱荣明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7
|
乡村振兴背景下常州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李培培
杨昕
方斌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与培训现状——基于常州的调查 |
杨燕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9
|
多元共治视域下职业学校校长治理能力的提升 |
刘维俭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职业学校试办综合高中实践与思考 |
王福义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04 |
3
|
|
11
|
职业学校网络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
张群元
耿淬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2
|
多层褶皱橡胶组件的气密性检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
万萍
|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
2025 |
0 |
|
13
|
从职业教育角度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 |
杨燕
刘维俭
马建富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4
|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杨燕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20 |
25
|
|
15
|
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
王猛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16
|
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以常州市为例 |
杨燕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7
|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实践研究 |
王萍
蒋珂
|
《南方农机》
|
2022 |
4
|
|
18
|
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
李芸达
强桂凤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9
|
基于行动导向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活页式教材开发实践研究 |
刘曼
卢青
|
《南方农机》
|
2023 |
2
|
|
20
|
五年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 |
耿淬
|
《职业技术教育》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