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及其理论研究关注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乐传永 孙立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74,共7页
本文通过对200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所转载论文进行的统计分析,回顾了一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呈现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理论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红燕 宋建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8-50,共3页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素养与对国家情怀的认识作为内容之一,结合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文化育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社会责任感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之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志良 赵佩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26,共2页
"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要突破吸引力的瓶颈,政府、学校应该协同行动,共同解决,各自要定好位,发挥好各自应有的功能。政府应建立高职本科教育层次;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促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重点要做好... "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要突破吸引力的瓶颈,政府、学校应该协同行动,共同解决,各自要定好位,发挥好各自应有的功能。政府应建立高职本科教育层次;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促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重点要做好专业品牌建设工程、卓越团队建设工程、校企合作推进工程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示范”时期 高职院校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缪宁陵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0,共2页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存在缺乏整体规划、与产业结构对接度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相对僵化,主动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动力不足,对人才的需求预测不科学等。因此,应改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审批制度,建...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存在缺乏整体规划、与产业结构对接度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相对僵化,主动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动力不足,对人才的需求预测不科学等。因此,应改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审批制度,建立高职院校信息服务和人才预测体系,增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问题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后示范”建设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春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77,共3页
通过示范建设验收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建设期间,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是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后示范"建设时期更应在提升综合... 通过示范建设验收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建设期间,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是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后示范"建设时期更应在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形成办学特色,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建设 “后示范”建设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阈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建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4,共4页
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文化具有导向性和引导性,鲜明的育人性与职业性,全员参与性和认同性的特征。因此,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要坚持精神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建设、质量文化... 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文化具有导向性和引导性,鲜明的育人性与职业性,全员参与性和认同性的特征。因此,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要坚持精神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建设、质量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文化建设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行靳 宋建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4-176,共3页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转型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具有健康、独立、创新和开放的特性。转型期大学生人格"非和谐"有其现实的社会依据。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需要建立在建设思维转型、教育范式转型、社会机制转型和文...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转型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具有健康、独立、创新和开放的特性。转型期大学生人格"非和谐"有其现实的社会依据。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需要建立在建设思维转型、教育范式转型、社会机制转型和文化建设转型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和谐人格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2007年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0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乐传永 郑礼平 孙立新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89-94,共6页
本文通过对200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所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回顾了这一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呈现的一些特点,并对2008年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进行了宏观展望。
关键词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