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山县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及成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余黎红 刘国军 +2 位作者 刘晓明 王智雄 徐勇敢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2期56-58,共3页
浙江省常山县有马尾松林18462hm^2,其林分生产力低下,植物群落结构单调、土壤冲刷严重、松毛虫发生频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封山育林、补植阔叶树、营造阔叶林、工程治理等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调查统计结果... 浙江省常山县有马尾松林18462hm^2,其林分生产力低下,植物群落结构单调、土壤冲刷严重、松毛虫发生频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封山育林、补植阔叶树、营造阔叶林、工程治理等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调查统计结果至2004年,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减少、小溪流水时间延长15-20d、松毛虫发生率处在0.1%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马尾松林 常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常山县古树名木生存现状调查及保护措施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勇敢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46-48,共3页
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全县范围内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状况及生长情况,建立健全古树名木档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提出一些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古树名木 存在问题 措施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胡柚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 被引量:7
3
作者 仲山民 何照斌 胡芳名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3期14-17,共4页
通过设立试验地,采用标准株法,对常山胡柚不同方位的果实进行了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常山胡柚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大小的变化规律是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其中有两个明显的增长快速期,分别处于7月的中上旬和9月... 通过设立试验地,采用标准株法,对常山胡柚不同方位的果实进行了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常山胡柚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大小的变化规律是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其中有两个明显的增长快速期,分别处于7月的中上旬和9月的中上旬;其单果质量的变化规律也是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但是,它与果实大小的增长正好相错。果实纵径与横径的变化规律非常一致,只是横径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纵径的增长速度,进而引起果形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方位的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速度是不同的,经方差分析表明,果实的纵径与横径,在不同的方位之间、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差异极显著;而果形指数、果实质量的变化,在不同方位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果实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胡柚优良无性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仲山民 胡芳名 +3 位作者 谭晓风 郑勇平 何照斌 杜红亮 《湖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4-6,共3页
采用改良的CTAB法成功提取到常山胡柚叶片DNA ,并对常山胡柚的 12个优良无性系及 7个优株之间进行了RAPD分析。从初选的Operon公司的 60个随机引物中又筛选出 12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 ,共产生随机扩增位点10 3个 ,平均每个引物产生 8.6... 采用改良的CTAB法成功提取到常山胡柚叶片DNA ,并对常山胡柚的 12个优良无性系及 7个优株之间进行了RAPD分析。从初选的Operon公司的 60个随机引物中又筛选出 12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 ,共产生随机扩增位点10 3个 ,平均每个引物产生 8.6个识别位点 ,但都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由此表明 ,目前所选的常山胡柚优良无性系及优株之间在分子水平上并无什么差异 ,其经济性状方面的差异可能主要受生长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无性系 RAPD分析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胡柚叶片DNA的抽提与分析
5
作者 仲山民 胡芳名 +3 位作者 谭晓凤 郑勇平 何照斌 杜红亮 《江苏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5-8,共4页
经反复实验,采用在抽提前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β 巯基乙醇,用冰冻的异丙醇来沉淀DNA,并增加氯仿/异戊醇抽提次数的所谓改良CTAB法,对常山胡柚叶片DNA抽提与分析,不仅成功提取到常山胡柚叶片DNA,而且所得的DNA浓度高、纯度好,20个试样的... 经反复实验,采用在抽提前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β 巯基乙醇,用冰冻的异丙醇来沉淀DNA,并增加氯仿/异戊醇抽提次数的所谓改良CTAB法,对常山胡柚叶片DNA抽提与分析,不仅成功提取到常山胡柚叶片DNA,而且所得的DNA浓度高、纯度好,20个试样的DNA平均质量浓度为272 86μg/mL,平均每克鲜叶片可获DNA约82μg,纯度基本上都在1 4~1 8范围内,并经RAPD反应验证,完全能满足常规分子生物学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叶片 DNA抽提 改良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胡柚新品种选育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新建 俞日梁 潘富英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5,共4页
通过对常山县全县范围内各种有价值的胡柚变异单株进行筛选,选出23个预选母株,经对母株观察评价,选出品质较好的10个初选单株进行高接换种并进行观察鉴定,经果品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酸度、口味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最终选出7个单... 通过对常山县全县范围内各种有价值的胡柚变异单株进行筛选,选出23个预选母株,经对母株观察评价,选出品质较好的10个初选单株进行高接换种并进行观察鉴定,经果品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酸度、口味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最终选出7个单株5个性状优良的胡柚初选新品种,并建立了子代鉴定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变异 初选单株 新品种 选育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胡柚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总结 被引量:2
7
作者 梁秋霞 李端兴 陈金和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97-99,共3页
总结了常山县东案乡胡柚基地无公害栽培的生产管理技术,并对其经济效益作了分析。
关键词 浙江 常山 胡柚 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胡柚9个优株高接鉴定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杜红亮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6期28-30,共3页
1987年选用常山胡柚9个初选优株的春梢作接穗,建立高接鉴定圃,经1990~1993年连续4年的观察,结果表明,7号、8号2个初选优株,其树势强、产量高,果实品质优,具有推广前景.
关键词 胡柚 优株 无性系鉴定 高接 柚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药剂防治常山胡柚黄斑病的效果试验
9
作者 何照斌 黎雨金 徐东良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55,59,共3页
为防治黄斑病对常山胡柚的叶片和果实的危害,于1998~1999年连续两年选用50%代森锰锌、70%托布津和进口可杀得(Kocide)进行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用5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及时喷防,能有效地防治黄斑... 为防治黄斑病对常山胡柚的叶片和果实的危害,于1998~1999年连续两年选用50%代森锰锌、70%托布津和进口可杀得(Kocide)进行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用5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及时喷防,能有效地防治黄斑病蔓延,控制病菌再次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黄斑病 代森锰锌 防治效果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油茶叶片与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吴家森 张勇 +5 位作者 吕爱华 王增 刘海英 汪舍平 刘娟 蒋仲龙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2,共7页
以浙江省常山县3年生、6年生、9年生、30年生的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龄油茶叶片和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油茶叶片碳含量在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9年生叶片氮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的,磷含量则表现为9年... 以浙江省常山县3年生、6年生、9年生、30年生的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龄油茶叶片和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油茶叶片碳含量在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9年生叶片氮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的,磷含量则表现为9年生和30年生的叶片显著高于3年生的;3年生叶片的C∶N显著高于9年生的,C∶P则表现为3年生叶片显著高于9年生和30年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增加,9年生和30年生油茶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的。土壤氮、磷含量则随着林龄的增大而降低,3年生和6年生油茶林土壤磷含量显著高于30年生的,其中土层为10~30 cm的土壤氮含量显著高于30年生的。土壤C∶N、C∶P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林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除N∶P外,同一林龄油茶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叶片氮、磷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碳含量与表层土壤氮含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叶片氮、磷含量则与表层土壤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油茶生长的限制元素是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适当增施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叶片 生态化学 土壤 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叶片氮磷钾含量与经济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曹永庆 任华东 +4 位作者 王开良 陈新建 汪舍平 俞春莲 姚小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5-172,共8页
[目的]解析油茶叶片矿质养分含量与其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为油茶树体营养状态科学评估和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广泛栽培的国家油茶良种‘长林4号’和‘长林53号’为研究对象,利用等角对数比(ILR)方法对矿质养分含量多元数据进行处理... [目的]解析油茶叶片矿质养分含量与其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为油茶树体营养状态科学评估和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广泛栽培的国家油茶良种‘长林4号’和‘长林53号’为研究对象,利用等角对数比(ILR)方法对矿质养分含量多元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油茶叶片氮、磷、钾含量与产量、种仁含油率、花芽数量等性状的相关性。[结果]‘长林53号’叶片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2.72、0.89、3.65 g·kg^(−1),显著高于‘长林4号’叶片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1.40、0.80、3.11 g·kg^(−1)),且3种矿质元素含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长林4号’和‘长林53号’叶片ILR[N,P|K]值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2)值分别为0.4056和0.7136;‘长林4号’和‘长林53号’叶片ILR[N,P|K]值与花芽/叶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2)值分别为0.9437和0.9887;‘长林4号’和‘长林53号’叶片ILR[N,P|K]值与种仁含油率则呈显著负相关,R^(2)值分别为0.8074和0.8573。[结论]不同油茶品种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差异显著且存在显著正相关,以ILR[N,P|K]值为参考指标在评估不同品种的单位面积冠幅产量和种仁含油率时较单一元素指标更稳定可靠,油茶林分的叶片ILR[N,P|K]值宜控制在0.40~0.43之间。本研究为油茶营养状态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氮磷钾 产量 种仁含油率 等角对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采穗圃树体截干对穗条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龙伟 姚小华 +3 位作者 吕乐燕 王开良 滕建华 史禹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为摸清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采穗圃大树截干复壮对穗条性状影响,对国家审定的长林3号、4号、18号、21号、27号、40号、53号和55号良种的树体性状进行测定,选择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3号和长林55号进行截干处理,并连续两年对... 为摸清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采穗圃大树截干复壮对穗条性状影响,对国家审定的长林3号、4号、18号、21号、27号、40号、53号和55号良种的树体性状进行测定,选择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3号和长林55号进行截干处理,并连续两年对春梢穗条性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树体指数顺序依次为长林40号(1.18),长林27号(1.15),长林55号(1.05),长林23(1.03),长林21(1.02),长林3号(0.93),长林4(0.92),长林18(0.88),长林53(0.86);树体截干提高了穗条腋芽数量,截干初期腋芽萌发率较高,截干后期穗条性状与CK间的差距缩小;良种间长林4号和55号以截干90 cm为宜,长林18号和23号以截干130 cm为宜。截干初期穗粗对于芽位萌发的影响较强,截干后期则主要受到穗长的影响。综上所述,截干促进了油茶穗条性状的提高,在树形结构间存在差异,因此需根据树体结构采取合理的截干措施,同时对截干后树体应采取合理的修剪,维持树体穗条性状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采穗圃 截干 穗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榧树种仁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永庆 胡文翠 +1 位作者 汪舍平 姚小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目的]明确不同品种榧树种仁的氨基酸组分和营养品质。[方法]以6个主栽榧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种仁不同种类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榧树种仁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包含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不同品种的总氨基酸及氨基酸... [目的]明确不同品种榧树种仁的氨基酸组分和营养品质。[方法]以6个主栽榧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种仁不同种类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榧树种仁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包含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不同品种的总氨基酸及氨基酸组分含量不同。各品种种仁氨基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东榧2号、丁山榧、东榧3号、龙凤细榧、东榧1号、朱岩榧;氨基酸组分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变异系数较低,人体必需氨基酸(E)与氨基酸(T)的比值为0.39,人体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为0.64,符合WHO/FAO推荐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标准;人体必需氨基酸(E)、儿童必需氨基酸(CE)、味觉类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总氨基酸含量可作为氨基酸组分特征的代表性指标对不同品种榧树种仁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榧树 种仁 氨基酸 营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桃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仲山民 何照斌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5-298,共4页
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黑桃果实不论大小,成熟时的水分含量均高达88%左右,为多汁水果。果实富含4种糖,5种有机酸。含量的高低次序均为:蔗糖>果糖>葡萄糖>棉籽糖,苹果酸>柠檬酸>乙酸>草酸>琥珀酸。果实含有4种维生素及... 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黑桃果实不论大小,成熟时的水分含量均高达88%左右,为多汁水果。果实富含4种糖,5种有机酸。含量的高低次序均为:蔗糖>果糖>葡萄糖>棉籽糖,苹果酸>柠檬酸>乙酸>草酸>琥珀酸。果实含有4种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大果和小果分别含有14种和9种游离氨基酸,但都以苏氨酸和组氨酸为主,两者之和分别占大果和小果所含氨基酸总量的72 63%和70 63%;大果和小果都含有15种水解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所占比例大果为33 51%,小果为28 36%。此外,水解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占绝对优势,大果中占52 58%,小果中占49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黑挑 果实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疏剪强度对油茶新梢生长和矿质元素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永庆 汪舍平 +1 位作者 杜红亮 姚小华 《农学学报》 2018年第5期31-34,共4页
为了探明油茶树体对疏剪的反应,为油茶的科学修剪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了不同疏剪强度处理对油茶新梢生长及矿质元素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疏剪显著影响了油茶新梢的发枝量,疏剪强度越大,发枝量越小;疏剪处理显著提高了新... 为了探明油茶树体对疏剪的反应,为油茶的科学修剪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了不同疏剪强度处理对油茶新梢生长及矿质元素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疏剪显著影响了油茶新梢的发枝量,疏剪强度越大,发枝量越小;疏剪处理显著提高了新梢的长度,改变了不同长度新梢的比例,高强度的疏剪提高了长梢(>10 cm)的比例,降低了短梢(<5 cm)比例。此外,疏剪处理改变了不同组织器官矿质元素的含量和分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梢和枝干间氮、磷、钾元素含量的比值;1/4强度疏剪对促进新梢萌发、平衡长短梢比例、改善新梢矿质元素含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修剪 新梢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不同器官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随年龄的变化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增 蒋仲龙 +5 位作者 刘海英 叶柳欣 汪舍平 张勇 金锦 吴家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4-270,共7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中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但关于油茶不同器官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以浙江省常山县油茶人工林为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龄油茶叶片、枝条、主干、根系和果实中氮、磷、钾质量分数,探讨了...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中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但关于油茶不同器官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以浙江省常山县油茶人工林为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龄油茶叶片、枝条、主干、根系和果实中氮、磷、钾质量分数,探讨了油茶不同年龄各器官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及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油茶氮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枝条、根系、果实、主干,磷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枝条、果实、根系、主干,钾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果实、叶片、根系、枝条、主干;随年龄的增加,枝条中的氮、磷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而其他器官中氮、磷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钾质量分数先增高而后降低。油茶各器官氮磷比(N∶P)为3.91~10.68,氮钾比(N∶K)为0.33~1.31,钾磷比(K∶P)为3.71~19.08;随年龄的增长,油茶果实N∶P逐渐增高,而其他器官N∶P则先增高而后降低,叶片、枝条、根系和果实的N∶K逐渐增大,叶片、主干和果实K∶P先升高而后下降,枝条、根系的K∶P逐渐降低。油茶叶片的氮、磷平均分配比例为31.4%和28.6%,钾在根系中具有最高的分配比例,平均占比达30.5%。影响油茶生长的限制元素是氮,在生产经营程中,可适当增施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油茶 器官 生态化学计量 分配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除草剂开设防火线试验初报
17
作者 鲁小珍 陈永江 吕勤 《林业科技开发》 1999年第2期46-47,共2页
3年试验证明 ,在以白栎、满山红、木为优势种组成的亚热带次生灌丛或林下植被 ,应用 2 2 %草甘磷水剂喷洒开设防火线 ,省工省钱、高效简便。开设成本由人工开挖的 72 0元 /hm2下降到 3 1 4 8元 /hm2 ,节约成本 5 7 7%,且有效地避免... 3年试验证明 ,在以白栎、满山红、木为优势种组成的亚热带次生灌丛或林下植被 ,应用 2 2 %草甘磷水剂喷洒开设防火线 ,省工省钱、高效简便。开设成本由人工开挖的 72 0元 /hm2下降到 3 1 4 8元 /hm2 ,节约成本 5 7 7%,且有效地避免了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草剂 除草 防火线 森林防火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菌核病防治用药适期调查和防治方案制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彩萍 于少芳 +3 位作者 刘生有 马焕艳 沈国新 陈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针对浙江省果桑种植区桑椹菌核病发生与为害严重的问题,拟通过观察桑花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的形态变化,划分接种感染时期及接种部位,调查感染率及病原侵染部位,据此确定病害的防治适期,并且通过田间防效试验确定2种常用防治药剂的用量和... 针对浙江省果桑种植区桑椹菌核病发生与为害严重的问题,拟通过观察桑花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的形态变化,划分接种感染时期及接种部位,调查感染率及病原侵染部位,据此确定病害的防治适期,并且通过田间防效试验确定2种常用防治药剂的用量和施药次数。在桑树开花及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人工接种病原菌(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发现病原菌侵染桑花的起始时间是初花期,侵染部位是雌花柱头,被感染的桑花柱头完全伸展开,颜色呈乳白色或白色。在桑树开花的不同时期以2种常用防治药物供试,通过不同用药次数和不同用药浓度的组合试验调查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仍然是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有效药剂,2种药剂分别以质量浓度1 mg/L、1.5 mg/L的药液轮流施用3次(每次间隔7 d),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其中第1次施药在花穗形成后到初花期,此时大部分桑花柱头呈半圆形卷曲状、部分开始伸展,颜色介于浅绿色至乳白色之间,但尚未完全成熟。调查施药时间、施药次数和施药浓度对成熟桑椹的果实性状(果长、果横径、千克果实数量、单粒果实质量)影响不明显,而桑果产量则与感病率相关。依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果桑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观察桑花柱头的形态辅助开花物候期来确定桑椹菌核病的防治适期,实施上述组合防治方案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 防治适期 初花期 花柱头 药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复合经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舍平 曹永庆 吴家森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文在综述油茶纯林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油茶复合经营的原理,进一步探讨了油茶—农作物、油茶—混交果木、油茶—中药材等复合经营的技术及效果,同时提出了今后油茶科学合理经营的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油茶产量及经济效... 本文在综述油茶纯林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油茶复合经营的原理,进一步探讨了油茶—农作物、油茶—混交果木、油茶—中药材等复合经营的技术及效果,同时提出了今后油茶科学合理经营的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油茶产量及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纯林 复合经营 经营模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群云斑天牛对寄主取食和产卵的行为差异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凯文 吴守欣 +3 位作者 张冬勇 吴佳昊 杜永斌 樊建庭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9-165,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群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方法】通过室内取食和产卵试验,测定余姚种群云斑天牛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对4种寄主植物(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白蜡Fraxinus chine... 【目的】研究不同种群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方法】通过室内取食和产卵试验,测定余姚种群云斑天牛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对4种寄主植物(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的取食和产卵行为差异。【结果】取食试验结果显示:余姚种群云斑天牛与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对4种寄主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取食偏好性。余姚种群取食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黄连木、女贞、白蜡和大叶杨,余姚种群最喜欢取食黄连木。在选择性条件和无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分别为(1520.00±34.79)和(1815.50±42.13)mm^(2)。临安种群取食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女贞、黄连木、白蜡和大叶杨。临安种群最喜欢取食女贞,在选择性条件和无选择性条件下,取食量分别为(1347.33±51.95)和(1173.00±75.54)mm^(2)。产卵结果试验显示:余姚种群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对4种寄主植物表现出比较一致的产卵偏好性,都喜欢在大叶杨上产卵。余姚种群产卵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叶杨、女贞、黄连木和白蜡,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在大叶杨上的刻槽数分别为(72.00±5.87)和(82.00±7.64)个,产卵数分别为(60.00±6.19)和(58.00±5.66)粒。临安种群产卵偏好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叶杨、女贞、白蜡和黄连木,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在大叶杨上的刻槽数分别为(35.00±5.22)和(30.00±3.85)个,产卵数分别为(22.00±4.51)和(25.00±3.08)粒。【结论】余姚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为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取食偏好寄主不同。余姚种群云斑天牛偏好取食黄连木,而临安种群云斑天牛偏好取食女贞。2个种群云斑天牛产卵偏好寄主相同,均为大叶杨。图3参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云斑天牛 寄主 取食 产卵 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