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海丰国际重要湿地生物资源调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谢首冕 钟志强 +5 位作者 李艺 曾向武 林少娜 段智钊 严云仙 秦思思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1期43-50,共8页
海丰湿地在水鸟保护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亚太地区南中国海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国际珍贵水鸟、濒危水禽等的重要栖息场所,也是我国水鸟保护网络的重要节点。对此对海丰湿地的植物植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资源... 海丰湿地在水鸟保护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亚太地区南中国海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国际珍贵水鸟、濒危水禽等的重要栖息场所,也是我国水鸟保护网络的重要节点。对此对海丰湿地的植物植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海丰湿地的生态价值设定8个服务价值评估指标,采用直接价值法、成本替代法等方法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海丰湿地生物资源丰富,有野生维管植物109科308属437种,鱼类13目42科71属79种,两栖动物1目5科10种,爬行动物2目7科11种,鸟类16目43科120种,哺乳类4目5科10种。(2)海丰湿地生态服务年总价值85 290.57万元,渔业产值、栖息地服务等价值类型为湿地生态价值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生态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丰湿地 资源调查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锡涛 段智钊 +4 位作者 钟志强 李艺 谢首冕 林少娜 曾向武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3期63-72,共10页
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区域,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主体,更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保护区内开展长期、有效的监测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为此,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采用样线法对广东海丰鸟类... 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区域,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主体,更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保护区内开展长期、有效的监测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为此,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采用样线法对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共调查纪录到鸟类15目43科120种,种类上雀形目鸟类最多,数量上鹳形目鸟类最多;居留型上,留鸟和冬候鸟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3.33%和41.67%;鸟类区系以古北种为主,占鸟类总数的42.50%;季节上,冬季物种数与个体数为四季最高;海丰保护区内珍稀濒危鸟类众多,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1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物种19种;CITES附录Ⅱ 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丰 鸟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钟锦城 徐瑞霞 +4 位作者 林宜舟 罗素娜 钟烨瑶 彭志远 黄舒雯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5期97-104,共8页
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Castanopsis hystrix省级自然保护区对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设置了40个1 km×1 km的公里网络和40个相机位点,总计拍摄照片48248张,有效照片达12112张... 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Castanopsis hystrix省级自然保护区对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设置了40个1 km×1 km的公里网络和40个相机位点,总计拍摄照片48248张,有效照片达12112张,共调查到了鸟兽12目11科45种,其中鸟类有9目3科35种,兽类有3目8科1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2种。同时,以鸟类多样性为基础,将其Gleason指数与广东省内其他保护区的进行对比,发现本保护区Gleason指数相对较小,提示鸟类多样性较低,推测这与人类干扰后红锥林内植物多样性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鸟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黑翅长脚鹬繁殖生态调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谢首冕 李艺 +3 位作者 林少娜 钟志强 曾向武 林宜舟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175-177,180,共4页
黑翅长脚鹬一般在我国北方繁殖,其在南方的繁殖地鲜有报道。本研究于2021年5—6月在广东省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对鸟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黑翅长脚鹬的繁殖种群,并对其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与测量。本研究共发现80个黑翅长脚鹬巢,其中... 黑翅长脚鹬一般在我国北方繁殖,其在南方的繁殖地鲜有报道。本研究于2021年5—6月在广东省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对鸟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黑翅长脚鹬的繁殖种群,并对其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与测量。本研究共发现80个黑翅长脚鹬巢,其中有鸟卵的为37个,黑翅长脚鹬大多将巢修筑在离开水面的滩涂芦苇中,巢距水面平均距离为47 m(0~400 m),巢址处的植被密度为9.4株/m^(2),巢周围的植被密度为23.7株/m^(2)。巢比较简陋,巢材以无瓣海桑、芦苇为主;巢外径平均为16.7 cm(14~20 cm),巢内径平均为15.6 cm(13~20 cm),巢深平均为2.9 cm(1.5~4.0 cm);巢外径、内径均显著大于北方的巢,而巢深无显著差异。海丰的黑翅长脚鹬窝卵数以4枚居多,平均为3.108枚,卵的长径为42.8 mm(39.9~47.1 mm),短径为31.2 mm(29.4~32.9 mm),与北方的卵大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翅长脚鹬 繁殖生态 巢生境 巢特征 卵特征 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物种扩散模型构建广东沿海地区黑脸琵鹭的功能性生态廊道 被引量:5
5
作者 杨锡涛 钟志强 +5 位作者 修晨 林少娜 李艺 曾向武 段智钊 谢首冕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2期12-22,共11页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栖息地斑块化导致了其种群规模、地理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率都发生了变化,并阻碍了它们的迁移和扩散,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逐渐成为降低这些影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功能性生态廊道的连接是基于物种的扩散实现的,然而...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栖息地斑块化导致了其种群规模、地理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率都发生了变化,并阻碍了它们的迁移和扩散,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逐渐成为降低这些影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功能性生态廊道的连接是基于物种的扩散实现的,然而扩散是最难表观的参数之一。这导致了功能性生态廊道在构建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主要包括(1)如何表观物种的扩散趋势;(2)如何利用物种扩散模式确定功能性生态廊道踏脚石的间距值。鉴于此,以2010—2020年广东沿海地区的黑脸琵鹭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扩散模型,获得了它们的扩散意愿链、踏脚石间距值的估算方法,并完成了功能性生态廊道的空间布局。结果如下:(1)黑脸琵鹭具有北向、东向和西向的扩散意愿链;(2)功能性生态廊道踏脚石间的适宜间距为33~50 km;(3)以此间距为参考,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可以保持黑脸琵鹭中等强度的扩散强度,以稳定种群的扩散加速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增长速度,从而更好的发挥扩散的源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脸琵鹭 扩散 栖息地 保护 生态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惠州市建成区湿地鸟类多样性及保护热点区域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段智钊 牛晓楠 +4 位作者 熊晴帆 黄志文 李双霜 刘微 欧阳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6期22-29,共8页
广东省惠州市建成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同时位于全球候鸟“东亚—澳大利亚”迁徒路线上中端位置,在全球候鸟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快速城市化发展加剧了湿地鸟类栖息地的破碎与萎缩,威胁着湿地鸟类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加... 广东省惠州市建成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同时位于全球候鸟“东亚—澳大利亚”迁徒路线上中端位置,在全球候鸟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快速城市化发展加剧了湿地鸟类栖息地的破碎与萎缩,威胁着湿地鸟类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建成区湿地鸟类多样性保护,在建成区湿地鸟类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利用GAP分析方法对湿地鸟类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热点区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共调查记录到鸟类14目42科136种,有珍稀濒危物种12种;(2)建成区的北部和西部是鸟类丰富度最高区域,同时也是保护热点区域,在鸟类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地位。建议将尚未纳入自然保护地内鸟类丰富度高的热点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在北部和西部之间建立生态廊道,以实现对鸟类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鸟类 多样性 冷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冗余分析(RDA)的红树林水鸟物种组成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屈明 刘源志弘 +4 位作者 邓诗泉 刘曦庆 梁惠玲 杨锡涛 于冬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6期11-19,共9页
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水鸟多样性被认为是衡量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水鸟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不同会导致其栖息地选择的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影响了红树林水鸟的物种多样性。开展红树林水鸟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从景观尺度研究... 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水鸟多样性被认为是衡量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水鸟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不同会导致其栖息地选择的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影响了红树林水鸟的物种多样性。开展红树林水鸟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从景观尺度研究影响水鸟多样性的因子,可为广东省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水鸟保护提供重要参考。文章分析了广东省红树林水鸟物种组成及动态变化,并应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探讨了影响红树林水鸟多样性的因子及相关性。结果如下:(1)广东红树林水鸟物种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和香农指数分别由2018年的56种、10种和2.4921提升至2022年的88种、23种和2.7423;(2)RDA检验显示水鸟类群各典型轴对物种-景观因子关系方差的累积解释均超过96%,且蒙特卡罗排列检验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前两个典型轴可以很好地解释水鸟物种与景观因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3)RDA分析表明红树林面积、滩涂面积和水产养殖池面积是影响水鸟多样性的正向因子,人为干扰因子如道路和建设用地面积是影响水鸟多样性的负向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水鸟 物种组成 影响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间竞争对燕鸥繁殖生态的影响
8
作者 杨锡涛 柯素强 +4 位作者 林宜舟 李双霜 林少娜 刘金成 游永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160-164,170,共6页
本文研究了乌屿岛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种间竞争如何影响巢址选择和繁殖生态。结果表明:大凤头燕鸥占据了粉红燕鸥的巢址,迫使粉红燕鸥侵占褐翅燕鸥的巢区,出现粉... 本文研究了乌屿岛粉红燕鸥、褐翅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的巢址选择偏好和繁殖生态,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种间竞争如何影响巢址选择和繁殖生态。结果表明:大凤头燕鸥占据了粉红燕鸥的巢址,迫使粉红燕鸥侵占褐翅燕鸥的巢区,出现粉红燕鸥和褐翅燕鸥最佳巢址重叠的现象;在大凤头燕鸥的竞争压力下,褐翅燕鸥倾向于低密度的繁殖方式,而粉红燕鸥则偏向于高密度的繁殖方式;大凤头燕鸥进入后,粉红燕鸥平均窝卵数由1.17枚增加到1.76枚,有2枚卵的巢占比由1/6增加到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鸥 种间竞争 繁殖生态 巢址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