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步法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调制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茂海 孙元章 宋永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7-11,共5页
该文将整个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建模为一个级联系统:直流系统为第一级,交流系统为第二级,并为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设计了非线性调制策略:为交流子系统设计虚拟控制,该虚拟控制能够增强交流子系统的阻尼;对直流子系统进行调制策略设计,使... 该文将整个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建模为一个级联系统:直流系统为第一级,交流系统为第二级,并为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设计了非线性调制策略:为交流子系统设计虚拟控制,该虚拟控制能够增强交流子系统的阻尼;对直流子系统进行调制策略设计,使得交流子系统的输出能够渐近地跟踪所要求的虚拟控制,并保证整个系统的状态不发散。所设计的调制策略提供了2个正定矩阵参数KD和KV。矩阵KD决定了虚拟控制增强交流系统阻尼的能力;矩阵KV决定了直流子系统的输出渐近地跟踪虚拟控制的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级联系统 直流输电 直流调制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网络化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郑刚 谭民 SONG Y H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9-755,共7页
网络传输引起的时滞在网络化控制系统中经常出现.针对存在多个运动模式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建立了时滞混杂自动机模型,分析了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给出了平衡点保持稳定的充分条件在于构造的与离散状态相关的Lyapunov泛函在离散状态的切... 网络传输引起的时滞在网络化控制系统中经常出现.针对存在多个运动模式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建立了时滞混杂自动机模型,分析了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给出了平衡点保持稳定的充分条件在于构造的与离散状态相关的Lyapunov泛函在离散状态的切换时刻是非增的.当时滞混杂自动机中连续性子系统为线性时不变时滞系统时,可以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来寻找系统的公共Lyapunov泛函,并求解使系统平衡点保持稳定的时滞上界.最后,给出了一个例子说明了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 混杂系统 稳定性 时滞系统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速相关性下的最优旋转备用容量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里 刘俊勇 +3 位作者 刘友波 吴杨 李茂贞 Bazargan Masoud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12-3417,共6页
在兼顾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负荷预测偏差以及风电出力预测偏差等不确定性因素后,研究了计及风速相关性下的电网最优旋转备用。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建立了系统发电成本、备用成本和期望停电成本之和最小的目标函数,利用... 在兼顾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负荷预测偏差以及风电出力预测偏差等不确定性因素后,研究了计及风速相关性下的电网最优旋转备用。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建立了系统发电成本、备用成本和期望停电成本之和最小的目标函数,利用基于随机模拟的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了风速相关性对旋转备用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相关性 旋转备用 随机模拟 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速相关性下的电网阻塞概率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里 刘俊勇 +4 位作者 刘友波 吴杨 闫占新 李茂贞 BAZARGAN Masoud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96-1702,共7页
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由于风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等特点,会对电网潮流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当风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时,会造成部分线路出现输电阻塞。由于风速分布呈现非线性和尾部相关性的特点,使用广义Copula函数对风电场风... 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由于风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等特点,会对电网潮流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当风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时,会造成部分线路出现输电阻塞。由于风速分布呈现非线性和尾部相关性的特点,使用广义Copula函数对风电场风速进行相关性建模,然后对其进行参数估计,并对风速相关性模型进行评价和对比,最后将特定相关性风速数据应用于潮流优化算法中。通过基于改进的小生境遗传算法的潮流优化和排序集抽样的蒙特卡洛仿真获取断面的潮流有功功率的概率分布,从而预测输电断面的阻塞概率。最后通过IEEE39节点系统的算例表明,在故障条件下风速相关性对电网阻塞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所提方法和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Copula 风速相关性 输电阻塞 概率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的NOMA网络用户分组与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国权 林金朝 +2 位作者 徐勇军 黄正文 刘挺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28,共8页
为了提高传输的灵活性和应对应急通信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用户分组与功率分配联合优化算法。考虑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与用户分组约束,构建了NOMA多用户和速率最大化的资源分配问题。为了解决该非凸问... 为了提高传输的灵活性和应对应急通信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用户分组与功率分配联合优化算法。考虑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与用户分组约束,构建了NOMA多用户和速率最大化的资源分配问题。为了解决该非凸问题,基于图论提出了最大割定理下的用户分组算法,实现了组内用户与无人机的相对距离最小。基于分组结果,利用辅助变量法,将原非凸功率分配子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和速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非正交多址接入 用户分组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WT的心电信号基线矫正算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国权 李必禄 +2 位作者 林金朝 黄正文 庞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6-166,共11页
基线漂移严重影响心电信号的特征提取和识别,而矫正方法的效果决定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和分段多项式拟合理论的心电信号基线矫正算法。利用经验小波变换自适应分割心电信号频谱,在分割区间上构造合适的小波... 基线漂移严重影响心电信号的特征提取和识别,而矫正方法的效果决定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和分段多项式拟合理论的心电信号基线矫正算法。利用经验小波变换自适应分割心电信号频谱,在分割区间上构造合适的小波窗提取具有紧支撑的经验模态分量,并重构剔除基漂分量后的经验模态分量,再进行多项式分段拟合来去除残留基线漂移。对同一心电信号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相对于对原始经验小波变换算法信噪比改进超过1.9 dB,在保持较好心电信号形态特征的同时能够有效矫正基线漂移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基线漂移 经验小波变换 分段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信号结构分析的心电信号R波识别算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金朝 李必禄 +2 位作者 李国权 黄正文 庞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52-2360,共9页
R波作为确定心电信号各波段的重要参考,是心电自动分析的前提。针对大多数R波识别算法的预处理过程影响识别准确度和耗时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信号结构分析的算法对带噪心电信号(ECG)的R波直接进行识别。首先... R波作为确定心电信号各波段的重要参考,是心电自动分析的前提。针对大多数R波识别算法的预处理过程影响识别准确度和耗时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信号结构分析的算法对带噪心电信号(ECG)的R波直接进行识别。首先通过EEMD将带噪声的心电信号分解成一系列本征模态分量,然后对分解后的各模态分量作独立成分分析以提取出R波特征最明显的成分,对该成分进行结构分析,从而实现对R波的准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对带噪声心电信号的R波识别具有更优性能,对异常心电信号的R波识别也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R波识别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信号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WT和结构特征提取的心电信号R波识别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林金朝 李必禄 +2 位作者 李国权 黄正文 庞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7-1223,共7页
R波作为心电信号中最明显的特征,常作为确定心电信号其他波段的重要依据.针对现有算法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和信号结构特征的R波识别算法.首先利用经验小波变换对心电信号频谱进行自适应分割,在分割区间上构造合适... R波作为心电信号中最明显的特征,常作为确定心电信号其他波段的重要依据.针对现有算法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和信号结构特征的R波识别算法.首先利用经验小波变换对心电信号频谱进行自适应分割,在分割区间上构造合适的小波滤波器组提取出具有紧支撑的模态分量,然后对提取出的各模态分量进行频谱分析,找出R波对应的高频分量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从而实现R波的准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心电信号R波识别的灵敏度达到99.93%,准确率达到了99.92%,阳性准确率达到99.99%,并且算法耗时仅0.68s,对R波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R波识别 经验小波变换 结构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负荷参与配电网电压管理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被引量:25
9
作者 吴润基 王冬骁 +3 位作者 谢昌鸿 赖俊升 黄佳畅 赖来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5-222,共8页
配电网中空调负荷的规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快速增长,而带有空调的建筑具有热缓冲能力,使其具备了参与需求侧响应的价值。与此同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也在逐步提高。光伏发电的波动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造成了消极的影... 配电网中空调负荷的规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快速增长,而带有空调的建筑具有热缓冲能力,使其具备了参与需求侧响应的价值。与此同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也在逐步提高。光伏发电的波动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趋同控制的方法,通过聚合商之间建立的有限通信链路对聚合空调负荷进行调度,以参与到配电网的电压管理中。其中,采用二维热工参数模形,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带有空调的建筑热交换,使得用户的热舒适性需求得到保障。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15节点配电网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负荷 分布式控制 电压管理 分布式光伏发电 有源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