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钠离子电池材料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钟贵明 刘子庚 +3 位作者 王大为 李琦 傅日强 杨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1-243,共13页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定量分析固体材料结构与组成的强有力手段,结合固体核磁共振和常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吸收谱(XAS)等表征方法可对锂/钠离子电池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的结构演化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通过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定量分析固体材料结构与组成的强有力手段,结合固体核磁共振和常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吸收谱(XAS)等表征方法可对锂/钠离子电池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的结构演化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通过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可获得不同合成与修饰条件下,锂/钠离子电池电极和电解质材料体相以及电极/电解质界面层的化学组成、局域结构和离子扩散动力学等信息,为高性能电池材料的设计和研发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结合作者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三年来国内外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锂/钠离子电池电极、电解质材料以及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磁共振 局域结构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四极磁体降温和升温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洪明 王莉 贾林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8-652,共5页
超导四极(SCQ)磁体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升级改造中的新增关键设备之一,在磁体降温和升温过程中,温度梯度引起的过大热应力有可能毁坏磁体。从SCQ磁体安全运行角度来研究该磁体降温和升温过程,提出了SCQ磁体降温和升温的数值模型。... 超导四极(SCQ)磁体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升级改造中的新增关键设备之一,在磁体降温和升温过程中,温度梯度引起的过大热应力有可能毁坏磁体。从SCQ磁体安全运行角度来研究该磁体降温和升温过程,提出了SCQ磁体降温和升温的数值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降温和升温时间分别为120 min和150 min。考察了氦流进出磁体温度、压力、磁体上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以及最大温差的变化过程。降温过程中磁体上的最大温差为46.5 K,升温过程中磁体上的最大温差为47.3 K。降温过程中氦流最大压力为0.39MPa,升温过程最大压力为0.41 MPa。为保证磁体安全运行,应小心调节混合气的温度,尽量使磁体上的温度分布均匀后再注入4.5 K或300 K的氦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超导四极磁体 降温 升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能量色散法与新矿物--罗布莎矿的测试
3
作者 戎合 杨经绥 +4 位作者 MAO HoKwang SHU JingFu HU JingZhu 白文吉 方青松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05-1612,共8页
同步辐射 X 射线能量色散法以其高能量微射束,对微小矿物和包裹体的晶体结构分析有着独特优势。以在 BNL-NSLS-X17C 对新矿物罗布莎矿的测试为例,阐述其基本原理特点及其方法。
关键词 罗布莎矿 X射线能量色散法 美国BNL—NSLS—X17C射束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铯钠镱和其它金属与固体氨功函数的测量和研究
4
作者 徐彭寿 S.L.Qiu M.Strongi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72-477,共6页
测量了80K 下氨吸附在金、钽、镱的表面引起的功函数的改变.结果表明,氨的吸附会引起功函数的减小.当铯(或钠)淀积在固体氨上时,其功函数变得此铯(或钠)本身还要低.更为有趣的是经过一层接一层的交替淀积可溶于氨的金属(如铯、钠、钝),... 测量了80K 下氨吸附在金、钽、镱的表面引起的功函数的改变.结果表明,氨的吸附会引起功函数的减小.当铯(或钠)淀积在固体氨上时,其功函数变得此铯(或钠)本身还要低.更为有趣的是经过一层接一层的交替淀积可溶于氨的金属(如铯、钠、钝),可得到最小功函数0.9(±0.1)eV.其值与金属本身和所用的衬底无关.本文对上述实验现象连行了解释,并用“大极化子理论”,估算了极化频率和耦合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固体氨 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镱和固体氨的光电发射谱研究及其功函数的测量
5
作者 徐彭寿 S.L.Qiu M.Strongi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57-260,共4页
1 引言自从1946年Ogg报道钠—氨溶液具有超导性质以来,碱金属和氨溶液体系一直是人们极感兴趣的课题。这种体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金属原子分解为溶解的阳离子和溶解的电子,其次是导电性由电解溶液向液体金属改变。某些稀土金属(如... 1 引言自从1946年Ogg报道钠—氨溶液具有超导性质以来,碱金属和氨溶液体系一直是人们极感兴趣的课题。这种体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金属原子分解为溶解的阳离子和溶解的电子,其次是导电性由电解溶液向液体金属改变。某些稀土金属(如镱、铕)具有和钠氨体系类似的性质。本文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光电发射谱的研究和功函数的测量来研究镱—氨体系的电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氨 光电发射谱 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于拼接干涉术的同步辐射镜测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磊 王添翼 Mourad Idir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9-177,共9页
随着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光束质量的提升,对用于转递和聚焦光束能量的X光反射镜的指标要求也逐渐提高。为避免引入额外的波前误差,反射镜面形高度误差均方根值的要求已逼近至亚纳米量级。如此苛刻的面形要求对... 随着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光束质量的提升,对用于转递和聚焦光束能量的X光反射镜的指标要求也逐渐提高。为避免引入额外的波前误差,反射镜面形高度误差均方根值的要求已逼近至亚纳米量级。如此苛刻的面形要求对X光反射镜的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除了在各国同步辐射光源得到广泛使用的长程轮廓仪等基于角度测量的轮廓扫描仪器之外,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拼接干涉技术也发展为测量同步辐射镜的一种有效手段。文中主要介绍了近期笔者等为测量X光反射镜而开发的拼接干涉平台。利用这一测量平台,研究了在不同的拼接参数下的多种拼接模式。着重讲述了其中纯软件拼接模式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测量。用实测结果与不同测量仪器和不同研究机构的结果进行比对,验证了拼接干涉测量用于检测同步辐射镜的有效性,并展示了此拼接平台的测量表现。根据所得的测量数据看来,使用纯软件拼接模式来测量X光平面反射镜时,测量重复性的均方差值可以达到0.1 nm左右;而测量X光双曲柱面镜时(曲率半径的变化范围为50~130 m),测量重复性的均方差值为0.2~0.3 nm。此结果基本满足平面和接近平面(曲率半径大于50 m)的同步辐射镜常规检测和为确定性加工提供面形反馈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光学测量 X光反射镜测量 同步辐射镜检测 拼接干涉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