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常居地-旅游地二元情境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志飞 夏磊 邓胜梁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旅游者离开常居地来到旅游地,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吗?文章从旅游者及其旅伴互视的角度出发,运用关键事件和扎根理论的内容分析方法,对异地情境下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的表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主... 旅游者离开常居地来到旅游地,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吗?文章从旅游者及其旅伴互视的角度出发,运用关键事件和扎根理论的内容分析方法,对异地情境下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的表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主要表现在服饰异化、语言宽化、性格转向、兴趣转移、宽容倾向、互助倾向和冒险倾向等7个方面。同时,引发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文化环境的差异、自我需求导向、旅游认同、心理因素驱动、角色适应的需要和个人价值观导向等6个方面。其中,旅游认同是旅游者在异地情境中的一种反思性思考,思考自己是谁,处于什么样的环境,该做些什么等。在这个旅游认同的过程中,文化环境为旅游者寻求认同提供了载体,旅游者的自我需求导向成为旅游者在旅游中寻求旅游认同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心理因素驱动、角色适应和个人价值观是旅游者为适应异地文化环境所做出行为改变的具体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居地-旅游地二元情境 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 关键事件法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比平稳更重要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0,共6页
本文将消费习惯引入Lucas(1987)模型,采用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人均消费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消费增长比消费平稳更重要,且收入等级越高,这种相对重要性就越突出。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一定时,两类福利成本之比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 本文将消费习惯引入Lucas(1987)模型,采用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人均消费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消费增长比消费平稳更重要,且收入等级越高,这种相对重要性就越突出。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一定时,两类福利成本之比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倒U型;当习惯强度一定时,两类福利成本之比随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大而递减。相对于其他等级的收入户,促进消费增长的经济政策为高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福利,而平抑消费波动的经济政策能为低收入户带来较多的福利。因此,政府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同时,也应重视消费波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的福利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增长 消费平稳 消费习惯 福利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函数的假说检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持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假说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随机游走假说与绝对收入假说不适用于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但预防性储蓄假说与流动性约束假说是适用的。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消费函数 假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波动的福利分析——基于异质居民户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4期46-49,共4页
文章在Lucas(1987)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并将其拓展成含收入变量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收入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收入增长比收入平稳更为重要。当风险偏好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 文章在Lucas(1987)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并将其拓展成含收入变量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收入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收入增长比收入平稳更为重要。当风险偏好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倒U型;习惯形成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着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大而递减。在不考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时,促进收入增长能为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经济福利;不考虑收入增长的福利效应时,收入波动加剧会给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福利成本。因此,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应该兼顾收入波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波动 习惯形成 福利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