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摄影和微区XRF面扫描方法在烟熏壁画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牛加明 付常青 +2 位作者 多吉平措 王思科 武媛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壁画烟熏病害给相关研究带来很大挑战,进行烟熏病害的深入研究对壁画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红外摄影和微区XRF面扫描技术结合方法对布达拉宫时轮坛城殿烟熏壁画进行分析研究,相关数据不仅可以揭示被油烟覆盖壁画的内容、风格、画派... 壁画烟熏病害给相关研究带来很大挑战,进行烟熏病害的深入研究对壁画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红外摄影和微区XRF面扫描技术结合方法对布达拉宫时轮坛城殿烟熏壁画进行分析研究,相关数据不仅可以揭示被油烟覆盖壁画的内容、风格、画派、题记等,还能同步显示出被覆盖画面的颜料元素分布等。两种技术结合的成果可以为烟熏壁画的研究、保护、保存状态评估及修复工作等提供数据支持,对于壁画的价值揭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摄影 微区XRF面扫描 烟熏壁画 布达拉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聂塘卓玛拉康早期泥塑造像的调查研究
2
作者 拉巴郑堆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5,157,共11页
聂塘卓玛拉康现存大日如来(或释迦牟尼)、燃灯佛、弥勒佛构成的三佛配置八大菩萨及两金刚力士的组合造像,是11世纪拉萨河谷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不可移动文物。通过对聂塘卓玛拉康泥塑遗存的实地调查,结合考古、历史文献材料,全面考察造... 聂塘卓玛拉康现存大日如来(或释迦牟尼)、燃灯佛、弥勒佛构成的三佛配置八大菩萨及两金刚力士的组合造像,是11世纪拉萨河谷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不可移动文物。通过对聂塘卓玛拉康泥塑遗存的实地调查,结合考古、历史文献材料,全面考察造像组合关系、风格特征和身份识别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艺术风格、题材和技艺等问题。这对于完善后弘期早期西藏中部佛教造像艺术史的脉络,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塘卓玛拉康 泥塑造像 调查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法的藏式砌体劣化风险权重系数试验标定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凡 杨娜 +3 位作者 常鹏 旦增格桑 旦增卓嘎 滕东宇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8-164,共7页
藏式砌体广泛应用于藏式建筑墙体中,在自然灾害、人为损坏等赋存环境影响作用下,出现了裂缝、倾斜及材料损伤等多种劣化形式。基于科学手段对劣化藏式墙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合理评估一直是藏式古建砌体保护的难点。基于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 藏式砌体广泛应用于藏式建筑墙体中,在自然灾害、人为损坏等赋存环境影响作用下,出现了裂缝、倾斜及材料损伤等多种劣化形式。基于科学手段对劣化藏式墙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合理评估一直是藏式古建砌体保护的难点。基于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藏式砌体墙的几种主要损伤形式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参数分析迭代耦合,得到裂缝、倾斜及材料损伤等多种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及层次排序,并通过两个砖砌体试验模型进行验证。结合砌体结构安全评价规范,给出砌体结构墙体性能的量化评价标准,解决了利用模糊评价法评估藏式墙体时损伤形式权重系数难以客观确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式砌体 模糊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竖向通缝 斜裂缝 面外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治藏宗教政策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阴海燕 王清华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0,共9页
明代封建统治者对西藏的宗教政策:一方面给予藏传佛教各教派足够的尊崇和优礼,另一方面又从国家法律和制度层面进行必要的限制和管理,有力地维护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主权管辖和有效治理。明代治藏宗教政策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明代封建统治者对西藏的宗教政策:一方面给予藏传佛教各教派足够的尊崇和优礼,另一方面又从国家法律和制度层面进行必要的限制和管理,有力地维护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主权管辖和有效治理。明代治藏宗教政策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既有对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地方成功经验的总结提升,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藏传佛教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明代治藏宗教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西藏地方和祖国内地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治藏 宗教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古城城址选择刍议 被引量:1
5
作者 阴海燕 王清华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9,共8页
拉萨是以藏传佛教文化著称的高原圣地名城,其城址的确立基本是在吐蕃松赞干布时期完成的。拉萨古城城址的选择,是由包括自然环境、军事战略、政治优势、经济基础、文化条件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拉萨古城 选址 吐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区旅游人数与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德庆卓嘎 次仁卓玛 +1 位作者 格央 尼琼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45-49,69,共6页
文章整理布达拉宫2008~2009年两年的每日参观人数及门票销售额,并对与其相对应的气象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旅游人数与气温、降水、大风等气象因子的关系,与已经建立并在内地普遍使用的旅游气象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目前在内地普遍... 文章整理布达拉宫2008~2009年两年的每日参观人数及门票销售额,并对与其相对应的气象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旅游人数与气温、降水、大风等气象因子的关系,与已经建立并在内地普遍使用的旅游气象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目前在内地普遍使用的旅游气象指数一部分适宜在西藏高原应用,但也有一部分需要修正才能在高原上应用。而修正之后的旅游气象指数将能更好地引导游客到高原旅游,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准确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人数 气象指数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藏族器物纹样西番莲纹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边巴琼达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外来因素对藏族传统图案的审美追求和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西番莲纹作为典型的外来装饰纹样,在西藏众多器物中体现广泛,形成独特的装饰题材。本文从西番莲装饰纹样的释义特征、西番莲纹在西藏流传的历史脉络与背景,以及藏族器物中的表现... 外来因素对藏族传统图案的审美追求和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西番莲纹作为典型的外来装饰纹样,在西藏众多器物中体现广泛,形成独特的装饰题材。本文从西番莲装饰纹样的释义特征、西番莲纹在西藏流传的历史脉络与背景,以及藏族器物中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意涵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器物 外来文化 器物纹样 西番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藏族“(酉仓)”文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边巴琼达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30-133,共4页
青稞是西藏古老的农作物,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酉仓)"指青稞酒,是藏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也是藏族酒文化的重要源泉。文章对有关青稞酒的文献记载、文化内涵以及藏族酒歌的文化特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青稞 (酉仓) (酉仓)谐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更庆寺格萨尔唐卡 被引量:2
9
作者 伦珠多吉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更庆寺格萨尔唐卡,就画上出现的神袛和功能看,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充分反映了格萨尔与莲花生、赤松德赞、山神崇拜与煨桑节之间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 更庆寺 格萨尔唐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木蒙古八旗综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边巴琼达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元朝以来,蒙古族与藏族多有交往,西藏当雄地方也因清初顾始汗在此驻牧而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蒙藏两个民族混居杂处与交往融合的历史缩影,成为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加强管理的历史见证。文章从历史渊源、生产生活方式、驻牧人口、... 元朝以来,蒙古族与藏族多有交往,西藏当雄地方也因清初顾始汗在此驻牧而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蒙藏两个民族混居杂处与交往融合的历史缩影,成为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加强管理的历史见证。文章从历史渊源、生产生活方式、驻牧人口、兵源数量、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达木蒙古八旗的历史渊源,并指出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雄 达木 蒙古八旗 历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史的嬗递——有关藏文吐蕃史史料的两个传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多吉平措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89,158,共8页
历史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是史学研究的基础。藏族历史叙述模式一直带着强烈的“著书环境”,使得历史文献的考证与分析成为藏族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吐蕃历史研究,就不得不提到吐蕃历史研究这一概念以及记述吐蕃历史的各类文献。针... 历史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是史学研究的基础。藏族历史叙述模式一直带着强烈的“著书环境”,使得历史文献的考证与分析成为藏族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吐蕃历史研究,就不得不提到吐蕃历史研究这一概念以及记述吐蕃历史的各类文献。针对吐蕃历史的研究,相关史料众多,这些史料因属性的差异、内容的不同和形成背景的区别,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总结和分析每一阶段呈现出的藏文史书典籍对吐蕃历史叙述的不同态度,可以探究西藏社会发展过程中史书所表现出的文化意义等较为深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历史 藏文史料 史书与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