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东光叶紫花苕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1
作者 张昌兵 文兴金 +9 位作者 陈莉敏 罗欣 罗国清 周靖文 欧才龙 闫利军 李达旭 游明鸿 张健 张建波 《草学》 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
以国家审定品种凉山光叶紫花苕和原始群体为对照,在布拖县特木里镇开展了滇东光叶紫花苕新品系的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滇东光叶紫花苕年均生育周期222.5d,分别比对照原始群体和凉山光叶紫花苕长4d和2.5d;干草产量为12459.95kg/hm... 以国家审定品种凉山光叶紫花苕和原始群体为对照,在布拖县特木里镇开展了滇东光叶紫花苕新品系的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滇东光叶紫花苕年均生育周期222.5d,分别比对照原始群体和凉山光叶紫花苕长4d和2.5d;干草产量为12459.95kg/hm^(2),分别比对照原始群体和凉山光叶紫花苕增产14.17%和10.76%;茎叶比为1:1.41,比对照原始群体和凉山光叶紫花苕均小;总体上看滇东光叶紫花苕适应性强、产量高、叶量丰富,适宜在该区域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紫花苕 品种比较试验 物候期 产量 茎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虉草新品系区域试验报告
2
作者 季晓菲 周靖文 +7 位作者 闫利军 陈莉敏 李达旭 游明鸿 雷雄 罗国清 张建波 赵晓燕 《草学》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为进一步确定川西虉草新品系在不同区域适应性及其生产推广范围,2019—2021年,以川草引3号虉草和原始群体为对照,分别在四川省布拖县、红原县和贵州省威宁县3个区试点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川西虉草新品系在3个试验... 为进一步确定川西虉草新品系在不同区域适应性及其生产推广范围,2019—2021年,以川草引3号虉草和原始群体为对照,分别在四川省布拖县、红原县和贵州省威宁县3个区试点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川西虉草新品系在3个试验点均能完成生长周期,越冬率高,试验期间没有发现病虫害;通过田间水淹评价,发现川西虉草可长期在水淹条件下生存,耐水淹能力显著高于川草引3号虉草;川西虉草在布拖试验点、威宁试验点和红原试验点的生态修复效率分别为320d、313d和336d,比原始群体减少6~25d,比川草引3号虉草减少19~34d;川西虉草在3个试验点每年的干草产量均显著或者极显著高于原始群体和川草引3号虉草,3年3点的干草平均产量为17168.59kg/hm^(2),分别比原始群体和川草引3号虉草增产15.93%和11.90%。因此,川西虉草在3个试验点均表现出适应性强、生态修复效率高、草产量高、生产性能稳定的优良特性,适宜用于川西高原及西南地区退化湿地、退化草地生态修复和高产人工草地建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虉草 新品系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松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及培育策略
3
作者 林晓蓉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8期109-111,共3页
华山松具备极高的生态、经济与观赏价值,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干旱胁迫已然成为左右华山松生长与分布的关键因素。本文剖析了华山松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包括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光合作用与水分生理等层面,通过对这... 华山松具备极高的生态、经济与观赏价值,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干旱胁迫已然成为左右华山松生长与分布的关键因素。本文剖析了华山松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包括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光合作用与水分生理等层面,通过对这些生理指标的剖析,解析出华山松应对干旱胁迫的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育途径,期望增强华山松的抗旱能力,促进其在干旱环境下健康生长,为华山松的可持续管理和生态环境塑造供给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机制 培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拖县黑绵羊产业发展与天然草原保护的问题与建议
4
作者 周靖文 罗欣 +9 位作者 罗国清 欧才龙 巴足木且 王晋康 罗云 常丹 李达旭 游明鸿 张健 张建波 《草学》 2025年第4期66-69,共4页
饲草料保障是黑绵羊产业发展的基础,布拖县黑绵羊的饲草供给主要来源为天然草地,但是目前该县天然草地放牧压力大,协调饲草料供给与天然草地保护是黑绵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布拖黑绵羊产业发展现状、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情... 饲草料保障是黑绵羊产业发展的基础,布拖县黑绵羊的饲草供给主要来源为天然草地,但是目前该县天然草地放牧压力大,协调饲草料供给与天然草地保护是黑绵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布拖黑绵羊产业发展现状、天然草地饲草生产情况、全县饲草料供给现状和草畜平衡分析,对黑绵羊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推动黑绵羊产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绵羊产业 天然草原保护 草畜平衡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虉草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季晓菲 周靖文 +6 位作者 闫利军 陈莉敏 李达旭 游明鸿 雷雄 罗国清 张建波 《草学》 2024年第4期12-17,37,共7页
以‘川草引3号’虉草和原始群体为对照,在布拖县对‘川西’虉草新品系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对生态修复能力、耐水淹能力和生产性能等进行了测定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西’虉草在布拖县越冬率高,可正常完成生长发育周期,试验期间没有... 以‘川草引3号’虉草和原始群体为对照,在布拖县对‘川西’虉草新品系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对生态修复能力、耐水淹能力和生产性能等进行了测定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西’虉草在布拖县越冬率高,可正常完成生长发育周期,试验期间没有发现病虫害;其生态修复效率为318d,分别比原始群体和‘川草引3号’虉草少12d和27d,具有更强的生态修复能力;‘川西’虉草和原始群体在长达20d的水淹胁迫过程中,成活率均为100%,耐水淹能力显著优于‘川草引3号’虉草;‘川西’虉草新品系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70 931.57kg/hm^(2)和20 929.69kg/hm^(2),均显著高于原始群体和‘川草引3号’虉草;种子产量显著超过原始群体,与‘川草引3号’虉草差异不显著;粗蛋白含量为11.8%,分别比原始群体和‘川草引3号’虉草高1.2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因此,‘川西’虉草新品系一致性好,适应性强,生态修复效率高,耐水淹能力强,草产量高,草品质好,持青期长,可用于川西高原退化湿地、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也可用于高产人工草地建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虉草 品种比较试验 生态修复 建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虉草栽培驯化选育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季晓菲 闫利军 +6 位作者 陈莉敏 李达旭 游明鸿 雷雄 周靖文 罗国清 张建波 《草学》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针对用于湿地治理的生态修复草种匮乏的现状,选育团队自2007年开始采集具有耐水淹和抗寒特性的野生虉草资源并进行种植评价,经过3代农艺性状及抗逆性筛选,最终选出物候期一致、性状稳定的‘川西’虉草新品系。2016—2018年开展品比试验,... 针对用于湿地治理的生态修复草种匮乏的现状,选育团队自2007年开始采集具有耐水淹和抗寒特性的野生虉草资源并进行种植评价,经过3代农艺性状及抗逆性筛选,最终选出物候期一致、性状稳定的‘川西’虉草新品系。2016—2018年开展品比试验,2019—2021年开展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2年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川西’虉草(品种编号:国S-WDV-PA-006-2022)。该品种根系发达、修复效率高、耐水淹性能好、耐寒性强、叶量丰富,修复效率为318d,分别比原始群体和‘川草引3号’虉草少12d和27d,水淹胁迫20d,成活率为100%;平均干草产量17168 kg/hm^(2),比对照‘川草引3号’虉草提高11.9%;粗蛋白含量在初花期为11.8%,比对照‘川草引3号’虉草高2个百分点。因此,‘川西’虉草是一种优良的生态修复和饲草兼用型新品种,主要用于川西高原及西南地区退化湿地、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也可用于高产人工草地建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虉草 野生驯化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楠木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群 程晓玲 +6 位作者 刘明 谢佳鑫 彭建 余波 晏奎 辜云杰 杨汉波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27-35,共9页
楠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研究楠木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对强化楠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楠木良种选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4对SSR引物,以102份楠木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M策略、随机取样法、遗传多样性最大法和等位基因最大法分别... 楠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研究楠木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对强化楠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楠木良种选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4对SSR引物,以102份楠木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M策略、随机取样法、遗传多样性最大法和等位基因最大法分别构建核心种质。采用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等遗传多样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来确定最适合的楠木核心种质构建方法。14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6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875,Shannon’s信息指数为1.297,表明楠木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较高抽样比例时,等位基因最大化、遗传多样性最大化法和M策略抽取的核心种质均对原有种质有较好的代表性。等位基因最大化法抽取的核心种质等位基因保留率与M策略均达100.00%,但其有效等位基因数和遗传多样性的保留率相对较低;遗传多样性最大化法抽取的核心种质的Shannon’s信息指数保留率与M策略相差不大,但其等位基因和有效等位基因数保留率低于M策略。综合考虑遗传多样性参数,M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能最大程度地代表原有种质,为最优的取样策略。主坐标分析结果也证明M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够较为全面地代表楠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后,利用M策略得到60份楠木核心种质,保留原有种质58.8%的种质材料,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的保留率分别达到100.00%、120.51%和106.86%。依据14对SSR引物的扩增谱带,构建了60份核心种质的分子身份信息,能对每份核心种质进行准确识别和鉴定。本研究结果可为楠木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加强利用、发掘优异基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核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SSR 核心种质 分子身份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润楠扦插生根的影响
8
作者 崔玉婷 吴亚 +2 位作者 程显斌 辜云杰 晏奎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34-138,共5页
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穗条类型、基质种类和激素浓度3个因素对润楠扦插生根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和均值比较,筛选出润楠扦插的最适组合,以期为润楠大规模扩繁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穗条类型、激素浓度对润楠扦插生根率有极显著影... 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穗条类型、基质种类和激素浓度3个因素对润楠扦插生根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和均值比较,筛选出润楠扦插的最适组合,以期为润楠大规模扩繁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穗条类型、激素浓度对润楠扦插生根率有极显著影响,对生根数量及主根长度影响不显著;基质种类对扦插生根率和主根长度有极显著影响,对生根数量影响不显著。通过进一步筛选得出,以珍珠岩:蛭石=1:4的嫩枝在ABT浓度为100 mg·L^(−1)溶液中浸泡2 h的生根率最高;在保证生根率较高的同时,以蛭石的嫩枝在ABT浓度为100 mg·L^(−1)溶液中浸泡2 h的主根长度最大,生根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楠扦插 穗条类型 基质种类 激素浓度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二半山区杨树无性系引种育苗初探
9
作者 兰霞 程晓玲 +3 位作者 崔玉婷 何帅 程显斌 晏奎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做好川西南二半山区杨树无性系初步选育工作,进一步满足当地造林需求,加快杨树产业发展,分别引进28个杨树无性系,选取布拖县开展苗期试验;以地径和苗高两个主要苗期生长量为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宜在该区域生长的优良无性系。采用方差分... 为做好川西南二半山区杨树无性系初步选育工作,进一步满足当地造林需求,加快杨树产业发展,分别引进28个杨树无性系,选取布拖县开展苗期试验;以地径和苗高两个主要苗期生长量为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宜在该区域生长的优良无性系。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年生各杨树无性系间苗期生长性状差异较大,以地径和苗高两因素为依据,南林312苗期表现最优,从而为杨树优良无性系在川西南二半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二半山区 布拖县 杨树无性系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